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有的重疾险看起来病种特别多、保障范围特别广,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宣传噱头,最高发的病种是否在保障范围之内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购买了重疾险以后,都以为确诊了重疾就会赔付,这样的观念其实错得相当离谱。我们通常把重疾险当做一件买回来暂时不用的商品,因为未必会用得到或者很久之后才用到,难道我们在买的时候就完全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细节吗?如果不了解,也许会为此付出代价。下面,笔者就带大家进入重疾险中病种的世界。有的重疾险看起来病种特别多、保  相似文献   

2.
2007年8月《规范》出台后,购买重疾险的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很多的益处,而作为被规范对象的保险公司也从中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如何看待重疾险在百姓理财规划中的功能?《规范》对于保险公司的意义是什么?保险公司又该如何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对此,光大永明产品开发部产品市场主管王颖有着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重疾险除了明晰购买额度外,还要留意3个事项。家庭收入要考虑不同收入家庭购买保险,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合理搭配。一般来说,家庭购买保障型保险的保费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在10%~15%是比较合理的,而重疾险在保障型保险产品中保费可占到一半左右。重  相似文献   

4.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责任”等专业名词的概念定位上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等产品竟然需要货比70多家才能周全,重疾险的保险对象是人,有男女老幼之分,但某些病种的医学概念是不能由保险公司自己来解释的,而应该由保险行业协会对主要病种进行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5.
也许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了购买重疾病险的必要性,但面对市场上数量繁多、种类各异的重疾险,一些人还是感到很茫然,不知该如何选择。专家指出,没有不好的保险产品,只有不合适的保险产品。在购买前,消费者应当尽量了解一些重疾险的相关知识和购买原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6.
《大众理财顾问》2014,(5):62-63
正这些年来,重大疾病发生率逐步攀升。在社保基础上买一份额度合适的商业重疾险,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抵御重疾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那么,重疾险该怎么买呢?购买优先次序最高为了应对生老病死给家庭造成的经济影响,我们需要在现有社保的基础上补充购买至少7种保险来完善自身保障,分别是:子女教育险、养老险、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还未被完全开垦的新领域,重疾险是让保险代理人拓展业务的新机会。当然,它让保险代理人获得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丰厚的佣金的同时,也确实让很多的投保人受益。重疾险需求人群广每一种保险都需要确定潜在需求者。重疾险的重点目标人群是30~64岁  相似文献   

8.
“重疾新规来了,抓紧时间上车”“最好现在就买,错过了就亏几十万元”“最高发的癌症少赔70%,快上车”……前一段时间,很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重疾险”刷爆了,整个行业也在浓浓的营销氛围下掀起了一股旧版重疾险“抢购热潮”。与旧版重疾险相比,新版重疾险真的是“又贵又不好”吗?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9.
信息动态     
编辑部:好友小王向我推荐保险,我没有接受,因为单位的社保非常完善了,除了五险一金外,还给我们购买了20万元的重疾险。对于我这种情况,还有必要购买商业保险吗?北京读者陈铁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对于"保险责任"等专业名词的概念定位上没有统一标准,消费者购买重疾险等产品竟然需要货比70多家才能周全.重疾险的保险对象是人,有男女老幼之分,但某些病种的医学概念是不能由保险公司自己来解释的,而应该由保险行业协会对主要病种进行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11.
如果提到重大疾病,多数人都会认为发生的概率非常低,肯定不会降临到自己和家人身上。当然,概率低是肯定的,但重大疾病会不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谁也不能保证。对于重大疾病一旦自己或家人患上,对自己和家人的打击都是异常沉重的。患病后一方面病人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而另一方面,病人和家人还得承受高昂医疗费的负担。基于此,对于多数人来说,最好还是考虑购买一些重疾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蒋女士,37岁,理财规划师;先生,38岁,合资企业中层管理干部。双方月收入稳定,家庭年总收入50万元。孩子今年4岁,双方父母需赡养,是典型的421家庭结构。虽然目前无负债,但家庭责任及未来养老是必须要面对的。目前,蒋女士与先生除公司提供的社保外,还为自己和先生分别购买了终身寿险和万能保险,自己寿险保额120万元,重疾险保额100万元,并额外配置了100万元保额的高端医疗险;先生寿险保额230万元,重疾险保额60万元。在宝宝刚出生时,就为她购买了储蓄型保险,2岁时又购买了终身年金保险。为父母购买了100万元的高端医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幕幕明星猝然离世的悲剧相继上演:陈晓旭因患乳腺癌香消玉殒、侯耀文突发心脏病英年早逝、帕瓦罗蒂的人生舞台因胰腺癌而黯然谢幕…… 慨叹唏嘘之间,更感人生无常、风险难测。在疾病进攻面前,无论是童真的笑靥、无敌的青春,还是壮年的豪情都是那么地不堪一击。网上曾经流传一句戏言,人生的三大风险是走得太早、病得太重、活得太久。看似戏虐调侃,却也透着无奈和伤感。“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一旦罹患大病,带给自己的不仅是难忍的身体痛楚,更令人不堪的是,沉重的医疗费用会把整个家庭拖入负债的泥潭。重大疾病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有效工具,正被越来越多的公众所认可。然而,面对市场上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重疾险产品,很多人都感到无所适从,难以选择。其实,买重疾险如同买衣服,合体是唯一的标准。本期,我们将带着你拨开遮眼的迷雾,绕开误区和陷阱,帮你选对重疾险。  相似文献   

14.
王丽 《中国保险》2004,(7):62-64
1995年,作为人寿保险中的一项保险责任,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重疾险)被引进我国。经过几年的发展,重疾险已经具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保费和销售,在各寿险公司新契约销售份额中一度占据首位,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关注。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以及“非典”事件,重疾险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重大疾病保险(以下简称“重疾险”)是指以保险合同约定的疾病发生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该保险自1983年于南非诞生以来已有40年历史。我国于1995年引入重疾险,目前已形成中国特色的重疾险发展体系,但在发展中也面临不少困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南非、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重疾险起步早,发展时间长,形成独特发展特色,对我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如图1)。  相似文献   

16.
重大疾病保险需要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 《中国保险》2004,(5):49-51
1995年,作为人寿保险中的一项保险责任,重大疾病保险产品(简称重疾险)被引进到我国。最初,它只承保7种重大疾病(癌症、脑中风、心肌梗塞、冠状动脉绕道手术、尿毒症、瘫痪和重要器官移植)。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重疾险不仅保障范围扩大,目前最多可承保的疾病达到52种,而且保障程度也大大增加,如太保推出的重疾险产品,在  相似文献   

17.
全球的消费者正以一种新的目光对重疾险进行审视,把其作为保护家庭资产投资组合的重要工具。重疾险与过去所说的恶性肿瘤险在各个方面相差很大,让我们一起来看它是如何实现功能的。  相似文献   

18.
贾厚祥  粟芳 《保险研究》2016,(11):53-67
本文在分析了传统的衡量短期险逆选择的方法均不适用于重疾险之后,设计了重疾险发生率比值,分析了中国重疾险市场的逆选择情况和影响因素。整体上,中国大陆重疾险市场的逆选择严重于香港市场,华中和东北地区最为严重,华南地区最轻。重疾险逆选择随着年龄增加而缓慢减弱,男性强于女性;额外给付型产品强于提前给付型产品。2010年至2014年内,重疾险逆选择缓慢变得严重;并随着保险金额的增加,先逐渐严重而后又缓慢减弱;癌症、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和其它重疾的逆选择偏强,而主要器官移植的逆选择偏弱。保险公司应重视重疾险的逆选择问题,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效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19.
民众对于寿险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寿险行业给民众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影响民众购买寿险的因素又会是哪些?这些问题看似抽象,但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民众对于寿险的认知度,以及寿险行业的发展水准.  相似文献   

20.
自2月1日起,根据监管规定,新旧重疾险正式切换,新版重疾险产品开始全面走进人们的生活. 那么,面对新版重疾险,人们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了解新版重疾险的哪些内容?配置新版重疾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此,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联合《金融博览?财富》杂志对全国6000位受访者进行了在线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