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丁俊杰 《中国广告》2005,(6):171-173
如今无论从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践运作角度,传媒影响力营销研究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因为中国的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媒介产业正在从粗放经营走向集约化经营。第二、媒体价值评估已由单纯量化指标转向质化指标。中国的媒体首先经过了一个质化的评价阶段:在1983-2003年,逐步形成了科学的量化评价阶段;2004年则进入质化与量化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广告导报》2006,(3):40-40
从业时间:25年 年度感言:2005年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挑战的一年,各个媒体蓬勃发展,特别是新媒体不断涌现,这对于传统的媒体研究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公司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尼尔森媒介研究2005年在中国区的业务不断开拓和创新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3.
朱艳 《商业时代》2012,(1):144-145
本文通过对当代西方新媒体研究的经典论著作梳理性分类,考察了当代西方新媒体研究的现状及研究方法。国外研究者通常将研究聚焦在新媒体的社会功能上,他们更多地关注其所具有的超越技术层面的文化力量及历史影响力;研究方法主要是经验性的研究,不仅与社会学、传播学密不可分,同时又与媒体研究、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动态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是集评价与教学为一体的交互式评价法。历经几十年的时间,动态评价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其理论探索和实践操作的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因此,系统地梳理和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对未来更好更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肖明超 《广告大观》2011,(11):152-152
对于一个社会化媒体或是一次社会化媒体营销案例而言,果真是粉丝数量越多越好吗? 随着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上时间的增多,消费者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第一,消费信息和所知新闻来源主要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第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会化媒体知悉喜欢品牌的新产品;第三,消费者更渴望与品牌进行互动交流;第四,消费者相信社会化媒体上人们对于品牌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研究成为4A媒体公司的重点消费者洞察一直是突破创意执行和媒体策划的基石。但有人提出4A媒体公司和广告商是在各种趋势之间循环变动的——即他们工作的重点经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的相继出现使得媒体间的竞争主要依靠媒体文化品牌的竞争,而品牌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价值上。广播媒体作为重要的媒体文化品牌,明确其品牌价值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是提升广播媒体文化品牌价值的基础。为此,针对广播媒体文化品牌价值的问题,研究了广播媒体文化品牌价值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广播媒体文化品牌价值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得知广播媒体文化品牌价值与自身、大众、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为广播媒体确立正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市场研究》2008,(4):61-62
<正>(2008年4月2日,上海)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及资讯公司TNS联合《数字媒体》杂志,于日前公布"数字媒体行销的杰出品牌",这是在亚洲市场首次进行此类研究,旨在揭示亚洲消费者对于数字媒体行销推广的认知度和有效性。研究发现,中国移动在数字媒体领域的营销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TNS市场研究联手数字香港杂志《数字媒体》,发布首份"数字媒体应用之品牌报告",关注通过数字媒体投放广告的影响和性价比。本次研究涵盖亚洲的6个主要市场:香港地区、中国内地、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地区和泰国,通过TNS six dimension网络研究小组访问了3000多名15~39岁之间的因特网用户。  相似文献   

10.
众多传播研究专家谈及近年的媒介发展变化,不约而同地会使用“媒介碎片化”一词。所谓“媒体碎片化”至少有三个层面上的意义:第一,媒体数量和信息供应量的激增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第二,受众选择与使用媒体的自由度和个性化空前提升,加剧了分众状况;第三,这一点还是与受众行为相关,那就是受众对某一个媒体的忠诚度不断下降,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一边是不断增长的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