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芸 《江苏企业管理》2003,(12):102-103
稻盛和夫先生是日本京瓷株式会社和第二电信株式会社的创始人。他在日本的地位可与素有“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相媲美,被誉为“经营之圣”。  相似文献   

2.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了“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四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他们分别是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三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唯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企业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在南京接受记  相似文献   

3.
王东民 《企业活力》2010,(10):47-50
价值观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道。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其辉煌的经营成就提供了证实这一论断的不可多得的案例。稻盛先生具备其他企业家所没有或不及的经营哲学,五十多年来稻盛哲学不仅在创建京瓷和KDD I这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经营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在拯救日航的过程中也显示着其巨大威力。探索稻盛经营哲学的内涵以及稻盛和夫实施价值观管理的过程和阿米巴经营的运用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在独创两家全球500强企业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看来,经济萧条正是企业成长的机会?为什么稻盛直言美国式的利润投资说是谬论?为什么京瓷在50年里曾销售下降九成却不亏本?它又是如何度过多次经济萧条的打击而成为世界级企业?历经风雨的稻盛和夫,对于企业如何应付经济萧条,有哪些独到而被证明有效的锦囊对策?  相似文献   

5.
学习稻盛经营模式,学的不是"形",而是"神"。我国企业家应该在在稻盛哲学的启迪下,炼就"中国式经营"的正果。稻盛经营模式有基本框架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白手起家,先后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这早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4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火圣”,他们分别是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3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惟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企业中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还在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在快速扩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中国加入WTO,对所有的跨国企业来说都是特大的“利好”。伴随…  相似文献   

7.
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他用40年时间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他是4000多名经营者追随的企业导师,曾出版过10多本介绍企业经营理念和人生哲学的图书。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理念及管理方式,被誉为“京瓷经营成功的两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8.
《英才》2008,(4):128-128
稻盛和夫何以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圣”?因为他一手打造了两个世界500强企业——京瓷集团和KDDI集团;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因为他有京瓷哲学,其核心就是经营人心。人心最为易变和不可信赖,但精心经营,以坚定的信赖关系联结起来,将坚不可摧。稻盛和夫的哲学把最软的人心变成了最硬的利器。  相似文献   

9.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4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他们是分别创建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京瓷公司的稻盛和夫.其中的前3位都已经过世,稻盛和夫是惟一在世的一位.年届70的稻盛先生,应邀参加了日前在南京举办的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经营七条">的精彩演讲.稻盛先生并在南京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对入世后中国市场的拓展及企业在快速扩张中所要解决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曾在京瓷和KDDI两创奇迹的稻盛和夫,将如何描绘重振日航的蓝图?对裁员始终说不的稻盛,面对日航泥潭会否举起屠刀?他创造的阿米巴经营,会在日航官僚体系中复制吗?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个世纪中期,创造着“经济奇迹”时代的日本有四位企业家被称为“经营之圣”,京陶公司的稻盛和夫就是其中之一。京陶公司创立于1959年,稻盛把企业的目标定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幸福”,首先致力于保护员工的福利,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以让员工和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稻盛和夫——日本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社长、稻盛财团理事长、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在日本为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社长、关西塞尔卡勒公司会长、日本铱化学公司会长。京瓷集团现有员工66496人,2008年年销售额1,181,489亿日元,利润678亿2300万日元。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企业文化》2023,(1):24-29
【编者按】《财富》“世界500强”每年榜单有所变动的特质,呈现“世界500强”动态概念特性,因此“世界500强”排名更具竞争性魅力。本栏目以动态榜单为依据,着重体现这些伟大的公司在其壮大发展中呈现的以下几方面要素:企业使命、企业社会责任担当、战略远景、股东利益体现、企业社会成就、员工福利及个人成长、企业管理风格、企业人才观、企业文化环境等诸多方面真实状态及其实践行为,并以上榜企业官方网站原文为内容基础,以译后中文为文字体现,以飨读者。■作为首期栏目呈现,本期特遴选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及其创立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都陶瓷及KDDI,理由有三:1.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先生离世,谨以此文纪念这位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中最后的谢世者(其他三位是: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本田技研创始人本田宗一郎、SONY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2.稻盛和夫一生创办了两大“世界500强”企业,不仅是业界楷模,其企业文化更是全球商业翘楚。3.稻盛和夫经营哲学通过其创立的“盛和塾”已广泛传播于世界各地。1985年稻盛财团基于“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乃人生之最崇高的行为”理念创立的“京都奖”,用以表彰...  相似文献   

14.
曾在京瓷和KDDI两创奇迹的稻盛和夫,将如何描绘重振日航的蓝图?对裁员始终说不的稻盛,面对日航泥潭会否举起屠刀?他创造的阿米巴经营,会在日航官僚体系中复制吗?  相似文献   

15.
稻盛和夫,与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他一生缔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京瓷和KDDI)。2012年10月受日本政府委托,出面拯救管理混乱并申请破产的日本国企——日航。半年扭亏为盈,一年之后的次年三月财务决算年度,盈利1884亿日元,连同准点率、服  相似文献   

16.
“以德为本的经营”是日本“经营四圣”中唯一健在的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近半个世纪中的成功经验体验。他领悟中国圣贤的智慧,坚持“以德经营”38年,创建了“京瓷”和日本第二电信电话公司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如今,他所经营的企业集团,年销售额高达4兆5000亿日元,并在我国上海、天津、广东等地投资设立了多家“京瓷”企业。他的“以德经营”之道是建设“和谐企业”,实现永续繁荣的成功典范。现将其在天津“中日经营者交流论坛”上的发言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7.
稻盛和夫的演讲,对我们企业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抓好企业管理非常有借鉴意义。 在宏观形势趋好的形势下,中国化工集团总体经营状况持平,但集团内还有许多企业陷入亏损。这与稻盛执掌50年从未亏损的京瓷公司相比,差距很明显。京瓷也遭遇过多次严重的经济萧条,但凭着稳健的经营策略和扎实有效的管理,不但每次都度过危机,而且越做越好。仔细看来,稻盛和夫的管理之道并不复杂、玄妙,  相似文献   

18.
稻盛西来     
解剖心性的聆听阳光和煦的盛夏,日本企业经营之圣稻盛先生以他78岁高龄却不辞辛苦、拨日航冗务而不爽旧约,克服感冒困扰,如期出席了稻盛和夫经营哲学(北京)报告会。  相似文献   

19.
如今市面上介绍稻盛和夫经营之道的出版物虽说不少,却大多经过了加工过滤,多了一丝说教,而少了那份现场讲演或对话的鲜活感.幸运的是,稻盛和夫又有一本新书在中国出版.这本《匠人匠心:愚直的坚持》,是稻盛与比他年轻整整一代人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的对话录,叙述轻松自然,给人以很强的在场感,正好弥补了上述缺憾.尽管一路读来毫不费劲,这本书的信息量却不小,读罢此书,不仅能了解稻盛身上“圣”的一面,还能通过其本人之口,了解他何以如此. 说起稻盛和夫与山中伸弥这两位对话者人生最初的交集,还要追溯到2004年.山中获得了稻盛财团在研究经费上的资助,得以继续开展当时尚处前沿且不被人看好的干细胞研究.稻盛财团设立于1984年,是稻盛和夫以200亿日元创立的一个研究资助基金,今天基金会的总资产已经超过了800亿日元.稻盛还采纳日本学术界人士的建议,设立了“京都奖”,专门奖掖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有“日本诺贝尔奖”乃至“亚洲诺贝尔奖”之称.山中伸弥在2010年也获得了此奖,由此奠定了两人的友谊基础,也为这本对话录的出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日本京瓷的企业文化就颇具特色,它所强调的“和魂”的日本民族精神,实际上与中国的儒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京瓷创始人稻盛和夫创立的“京瓷哲学”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