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过剩时代。国家发改委的产能过剩行业名单不断增长:光伏产能过剩、风电产能过剩、水泥产能过剩、钢铁产能过剩、重型机械产能过剩……与之形成悖论的是,中国却同时进入了一个新的短缺时代,企业缺少“诚信”,用户缺少“放心”,3·15成了企业每年的警戒日。用户每年的吐槽日。  相似文献   

2.
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是不争的事实,但对此一直存在着诸如“宏观看过剩,微观看有市场”、“外地产能过剩,本地不过剩”、“其他行业过剩,本行业不过剩”、“今天过剩,明天不过剩”等不同看法。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严重过剩的行业尚有大量在建、拟建的产能,要提高资源环境门槛,把好土地和信贷闸门,不环评、不审批、不放行。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矛盾始终存在,在2008年“4万亿”经济计划的刺激下,产能过剩的矛盾在近年来更加突出。今年“两会”期间,时任“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记者会上表示,“化解产能过剩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产能过剩就得整合,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也是老百姓的共识。自从国家将治理产能过剩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内容的那一刻起,产能过剩就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一时间,各行业心情复杂、有话难诉:产能不过剩的行业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悠然自得、好不自在;在国家名单之列的产能过剩行业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蓄势待发;苦就苦在那种不在国家名单之列但事实上却产能过剩的行业,对他们来说,整合势必要打破原有的体制,阻力之大可想而知,不整合前面就是“悬崖”,陷入“整也不是,不整也不是”的两难境地。化肥就是这么一个行业。产…  相似文献   

5.
沉重的翅膀     
自2005年国务院第一次专门部署抑制产能过剩工作以来,落后产能就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5年来,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门类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6.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给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下调压力,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的信贷风险。特别是产能过剩形成的信贷风险不同于以往个别企业的信贷风险,它是涉及整个产能过剩行业的大面积信贷风险,对银行业的危害性较为严重。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的信贷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7.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控产举措收效甚微,拥有全国最大钢企和产能的河北堪称是一个缩影。“钢铁行业什么时候能好?我说永远好不了。”今年“两会”期间,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义芳在代表团分组讨论中显得义愤填膺。让王义芳给出几乎是史上最悲观预测的,是河北乃至全国钢铁行业严重的产能过剩现状。  相似文献   

8.
中央对于当前存在的产能过剩,提出了“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要求,并强调本轮产能过剩企业退出,应以市场手段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自主性。  相似文献   

9.
躲过金融危机劫难,却躲不过“震后”生存发展难题。戛然而止的高增长让中国企业的成长焦虑蔓延:靠出口?前有贸易大棒,后有人民币升值之忧;靠内需?产能过剩已是“乌云盖”:靠投资?各路资本经过2009年的投资疯狂已陷入集体彷徨。全世界都在寻找中国机会,中国企业却没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尽管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不少政策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但是部分行业盲目扩张势头依然强劲,产能过剩问题甚至陷入了“越淘汰越过剩”的怪圈。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出台产能置换办法,直指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四大行业,旨在通过等量或减量置换控制过剩行业产能总量。  相似文献   

11.
当前,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我国有11个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其中钢铁、汽车、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铜冶炼等7个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等4个行业存在潜在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累计的水泥产能数字呈持续增长趋势,淘汰落后产能、去库存等单一的解决方式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今天已无关痛痒,或许治得了一时之痛却治不了根本。关于解决产能过剩的根本问题,笔者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及水泥市场现实情况认为,"扼去产能才是解决水泥产能过剩的唯一途径",关于"去产能"的组合措施——关、停、并、转,则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在行动上才能根治产能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压减过剩产能是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为缓解产能过剩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本文以河北为例,分析了河北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中国煤炭运销协会顾问武承厚在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分析预计表示,今年煤炭市场长期看好,短期受阻的总趋势不变。武承厚说:“通过分析一季度的煤炭产业实际情况以及宏观经济走势,我个人认为,受煤炭下游行业产能过剩,需求回升速度缓慢,以及煤炭产能过剩,二季度煤炭市场总体上仍处于下行区间。”  相似文献   

15.
以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出企业的产能利用率,用来衡量其产能过剩程度,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和产能利用率之间均存在“U”型关系,即较低的环境规制会约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剧产能过剩,较高的环境规制会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缓解产能过剩,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与产能利用率的“U”型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孟薇 《中外企业家》2013,(10):34-35
一、导言 产能过剩问题对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产能过剩治理政策与措施屡次出台[1-2]。学术界对产能过剩问题也从不同角度开展了大量相关的研究。有文献[4]着眼于企业投资建厂时信息不完全,尤其是“行业内企业总数目不确知”这一因素,基于博弈理论这一分析工具,对厂商数目不确知环境下的产能竞争框架及其均衡概念给出了正式的定义和分析,建构了一个先建立产能、再进行平均分配的动态架构。本文将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演化博弈模拟的角度[5],专门探讨在投资“潮涌现象”中行业中总需求这一因素对有限理性的企业主体产能决策问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科院有报告称中国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业内专家认为,中国目前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而非全面过剩。因此,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应该重视通过建立有效的价格机制引导资源由产能过剩行业向产能不足行业的转移,而针对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施建淮教授表示,中国目前并不存在社会生产能力的全面过剩,所谓的“产能过剩”其实是结构性的,是制造业的某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而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和金融服务等产业产能不是尽量少用行政手段进行一刀切调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10月11…  相似文献   

18.
院近年来,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均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已成为学术界乃至各行业纷纷研究和探讨的主要内容。文章以相关学者在产能过剩问题上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总结梳理了产能过剩的涵义,从宏观和微观视角系统性地分析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产能过剩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光伏、风电这个在普通老百姓看来与生活还有很大距离的新兴产业,谁也不会想到这么·陕就会收到死神的召唤。光伏产业、风电产业仿佛在一夜间“哀鸿遍野”提前遭遇寒流。我国宏观经济趋缓影响电力需求、行业产能过剩的大环境更加剧了这种担忧。中投最新调研数据表明,2013年上半年风电、光伏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前者过剩65%左右,后者过剩5S%左右。  相似文献   

20.
<正>现在国家各相关部门都在发出警告,中国局部过热,存在产能过剩之忧。而这些年来,中国的产能过剩似乎一直在此消彼长。上世纪80年代,是家电行业产能过剩;90年代,是纺织行业产能过剩;进入新世纪之后,又出现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电石、焦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现在汽车、钢铁也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还有电力、煤炭也可能存在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