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以来,伴随我国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飞涨的房价,出现了惊人的争当“地王”现象:你方唱罢,我即登场,吆喝声,槌击声,槌槌敲出“新地王”。有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更表现得异常积极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80%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争当“地王”的现象。各地有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也不甘示弱。  相似文献   

2.
2007年以来,尤其去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热火朝天.房价的飞涨,“地王”频现,你方唱罢,我即登场,槌槌敲出“新地王”。有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更表现得异常积极、活跃。据不完全统计,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80%的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争当地王的现象。各地以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也不甘示弱。去年9月10日,中海地产以70.06亿元拍得上海的长风地块。  相似文献   

3.
黎婧敏 《新前程》2009,(12):54-55
事件 房价 脱缰野马 谁也不会想到,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却拯救了中国房地产市场。2008年下半年对房地产全面推行救市政策之后,在天量信贷、低利率、购房入户、放开二套房、取消限外令等等利好政策下,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地王”你方唱罢我登场,房价更是像脱缰野马快速飚升……  相似文献   

4.
观点     
《东南置业》2009,(7):16-16
“地王”频现是房地产崩溃前兆;国资“称王”,不是啥好事;令人深恶痛绝的地王,房价黑手;地价推高房价说不成立;明年通胀失控?国资委应该把国有企业消灭;中国步入“中国式次债危机”高速通道;目前及今后一两年是抄底好时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颇不宁静,部分城市房价下跌、“地王”流拍、中介倒闭……政策面、市场面、心理面都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表现。这是否意味着,2008年能迎来众所期盼的“楼市拐点”?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下半年以来,全国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房价飙升、地王频现的癫狂。岁末年初,中央政府接连出台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开始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当前房地产调控的难点和切入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之大,出台频率之高,的确是前所未有。调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目的——当静‘地王’,仍然不断涌现、房价依然暗潮涌动,调控显得日益艰难。如何理解这一现象,本文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9年楼市火爆让所有人感到意外,几乎所有的房地产指标都创下历史纪录!而2009年底政府出台的调控措施让准备买房的人似乎看到了希望,刚刚落幕的“两会”上,代表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是房价,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稳定房价也作了庄严承诺。但“两会”后北京立即跳出了几个“地王”,让政府的威信受到严重挑战,市场预期立即出现转折。  相似文献   

9.
媒体常用的“地王”一词,从未明确统一其内涵和判断标准。“地王”在渲染市场气氛、提高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宣传效果的同时,却因其多重标准致使伪“地王”频现,导致市场信号失真,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市场预期。在此,  相似文献   

10.
政策     
《房地产导刊》2013,(Z1):20
国土部:消灭地王12月18日上午,国土部召开"2012年房地产用地管理调控的情况新闻发布会",就近期土地市场"地王"频出等问题做出说明。国土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在房价出现上涨、房屋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部分一、二线城市增加土地供应,加大调控力度,并要求各地采取分割出让、综合竞标、配建竞标等方式,避免出现所谓"地王"误导市场。并首次限定住宅用地供应量最低值,不低于过去5年的年均供应量。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导刊》2010,(3):26-29
2009年京、沪、穗、深的房地产市场热浪一片,房价报复性上涨,引发“调控之手”出招,但鉴于房地产政策将转向“有保有压”而不是“一刀切”式的收紧,地产市场可能趋于稳定,而非大涨大跌。  相似文献   

12.
完善土地"招拍挂"制度增加可支付住房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房地产市场在"去库存化"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一些城市的房价快速上扬;在旧地王还没有"解套",市场企稳尚存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新"地王"、"囤地"、"晒地"、"倒地"的现象频频出现;交易市场上"量价齐升",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却在低位徘徊。所有这些异常现象虽与短期的政府财税、信贷刺激政策有关,但土地“招拍挂”却是影响房地产市场的一种长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3.
风向     
《房地产导刊》2005,(20):12-12
华润置地开发北京“地王”预计投资60亿元;外资占房产市场15%国家外管局出手地产调控;国家发改委专家:土地批租是目前房价过高之源;建设部陈淮:北京房地产市场不存在观望;发改委:年内价格举报6大热点房地产榜上有名;8月全国70城市房屋售价涨6.3%上海房价环比跌幅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一大堆知名房地产企业不断的增发股票、发布公告,所有的目标都是土地,上市公司争相担当“地王”。地价上涨正在成为带动房价上涨的有力推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地价、房价、股价、银行、股市,诸多元素的合力正在聚集,房地产泡沫呈现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5.
2009年6月,全国土地市场突然从“复苏”变为“疯狂”,“地王”销声匿迹一年多之后,应景而动,在各地纷纷露脸,频频刷新记录。据统计,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已经出现十几个“地王”。而楼市也由小阳春转入盛夏,在成交量一再下滑的情况下,房价节节攀升,呈现出一派浮躁景象。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的地产市场,“地王“频繁出现,土地交易价格屡创新高,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地价也已直逼邻近地段的房价.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土地市场的变化加速了房地产企业的洗牌.……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地产市场,“地王“频繁出现,土地交易价格屡创新高,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地价也已直逼邻近地段的房价.在宏观调控背景下,土地市场的变化加速了房地产企业的洗牌.……  相似文献   

18.
《东南置业》2009,(7):38-38
随着地王的频频出现,房价一路看涨,新一轮的房地产泡沫又显端倪。被楼市大反弹镇住的人们似乎普遍认为,房地产泡沫正在清晰显现。许多地区房价已超过了2007年高峰期,不仅如此,可能还将上扬。开发商若不断高价拿地,那么必将重演2007年的“吹泡”过程,甚至会比2007年的泡沫更大。  相似文献   

19.
王苹 《东南置业》2009,(7):36-36
每一个“地王”的出现,对购房者心理底线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有的“地王”楼面价远远高出周围房价,形成了所谓“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这加大了人们对未来房价可能大幅度上涨的预期,蜂拥入市的购房者为房价的进一步上涨推波助澜。这种状态倘若持续下去,不仅恶化住房这一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王”背后的是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智渊 《东南置业》2005,(88):64-67
2005年3月6日,在今年福州市第二次土地公开拍卖会上,原温泉公园树汤路9号地块以每亩1264万元的天价被福州宇华房地产公司买走,成为福州名副其实的新“地王”。据了解,该地块面积约2903平方米(合4.35亩),属二级居住用地,该地块以5500万元被福州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拍得,据专业人士估计,在该地块开发住宅,其单价至少要9000元/平方米才能收回成本。一时间,福州地产界人士议论纷纷,如此之高的地价在目前福州房地产市场绝对是个神话,但它又偏偏发生了,按照地产市场运作的常规方法计算,两年以后福州的房价能涨到一平方9000元甚至更高么?房价能否跟上地价上涨的脚步?一切似乎都变得扑朔速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