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孙珺 《成功营销》2010,(4):117-117
土豆网的播客创作者在上届世界杯期间制作的短片《中国队勇夺世界杯》,仍然令人记忆犹新。该片是2006年7月12日一名叫“猫少爷”的网友制作的恶搞短片,片长18分48秒,内容幻想中国队意外进入德国世界杯,施展各种手段,最终取得世界杯冠军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刚刚落下帷幕的南非世界杯终于让红色斗牛士得到了久违的“牛耳”,对于很多非资深球迷来说,这样的结果多少令人有些意外。  相似文献   

3.
王伟明 《中国广告》2006,(11):170-173
世界杯营销“不一定很爽”世界杯营销是企业战略,不是战术世界杯是全球的体育盛事,能够吸引无数球迷的眼球,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利用好世界杯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企业在利用世界杯营销的时候也同时需要面对如下几个事实:第一  相似文献   

4.
2002年6月,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韩日两国如期举行,由于中国是首次入围其中,而且与两国又是隔海相望的近邻.所以,当2001年10月7日米户率中国队击败乌兹别克斯坦队,闯入世界杯后,精明的中国商人便盯上了世界杯的商业价值,并期望在"半个主场"上也能赚上一把,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蛋糕".然而,当世界杯曲终幕落楼空,商家开始盘点收益时,却意外地发现他们的期望值被大大地打了折扣,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5.
言论     
《中国广告》2010,(7):151-151
如果为了直接的销售额,我们不会用世界杯的营销方式,主要是为了培养未来更大的市场。——一位营销人士的言论反映了在火热的世界杯营销的战场上,大多数商家的普遍心态。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世界杯赛场上频发意外让人回味无穷,赛场外的营销新趋势也充满了惊艳之举。品牌点燃营销盛宴,网络争抢观众眼球,电商助力线下服务……这些无比美好的场景,背后隐藏着技术的默默支持。曾经的营销是一个传播学范畴,但是如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技术"的烙印。耐克本届世界杯大片"搏上一切",亮点不只是"长",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制作技术;品牌宣传除了投放硬广  相似文献   

7.
黄色球衣     
或许巴西的机场、酒店、交通都会让2014年前往那里的球迷挠头,但如果有机会让我去巴西看世界杯,我还是会去。  相似文献   

8.
夏天与啤酒,世界杯与啤酒,今夏这两组词所代表的内涵估计会令所有啤酒厂商热血沸腾。所以,青岛啤酒认为,花4000万得到中央电视台足球世界杯栏目“观球论英雄”的冠名权一点都不冤;华润雪花啤酒也将联手央视举办“球迷世界杯”栏目,据说花费与青啤不相上下。青岛啤酒的大手笔暂且不予置评,而华润雪花,如果是在转播世界杯期间绝不离开电视的球迷,一定会  相似文献   

9.
视频世界杯     
《广告大观》2010,(6):121-124
2010的南非世界杯,是世界上具有真正意义的第一届网络视频世界杯。在此之前的2006年德国世界杯,在中国网络上流传的合法世界杯视频,仅仅是4分钟的短视频。四年过去了,中国国家队依然徘徊在世界杯大门之外,但是中国的网络视频却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争得了更多的世界杯传播权益,CNTV(中国网络电视台)将全程直播南非世界杯。通过签约CNTV,不少网站也拿到了此次世界杯的点播权。手握直播权的CNTV显然占得了营销世界杯的先机,而点播联盟中的成员,想要打赢世界杯营销战必须还得付出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10.
刚刚落幕的世界杯是全球的体育盛事,吸引了无数球迷的眼球,对于企业来说,能够利用好世界杯营销,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及推动品牌价值传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使用的策略得当的话,借助世界杯进行营销不但能快速建立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还能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与认知度,达到比平时广告或公关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世界杯年,国内足球的重心俨然己经因国足的进军世界杯而转移到国家队身上。但是,甲A联赛还是要继续进行的,虽然停止了升、降级,但在没有世界杯的岁月里,球速的心还是要有寄托的。职业联赛举办了这么多年,早已经物事人非,而且由于最近“黑哨”的曝光,导致流言漫天飞。关心中国甲A足球的球迷,往往已经对听到的各种消息“一耳朵进,一耳朵出”了。听说很快就要开办国内联赛的足球彩票竞猜,如果众多球迷和彩民仍然处于这种“小道消息漫天飞”的环境中,可能非常不利。当然,对于中国足协和各俱乐部官方发布的消息,还是比较可靠的。如果大家希望能第一时间得到足协和俱乐部的资讯,不妨上网看看这些官方网站。  相似文献   

12.
田涛 《广告大观》2010,(8):32-33
世界杯广告投放分析 世界杯正在进行中,让我们来看看CTR所监测到的一些现象。第一周南非世界杯电视广告投放中,世界杯核心的营销资源就是赛事的资源,由CCTV占据最高点,当然部分地方台也参与到世界杯资源的使用。主要的世界杯资源被使用的频道有CCTV5、上海五星体育、北京体育频道、广东体育频道,央视和地方台都参与了世界杯的分享。  相似文献   

13.
推荐     
正重要的体育盛事也是撬开国家金库的"良机"。这可能会让本该是举国欢庆的比赛盛典成为贪污腐败的节日。足球是伟大的运动,但如果它能更公正,就更完美了。世界杯也反腐在令人期待的世界杯开始前夕,传出巨大的受贿传闻令人扼腕: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称,卡塔尔为获得2022年世界杯主办权,向国际足联(FIFA)组委会塞了红包。而且,跟往常一样,没有人因此受到惩罚。这桩传闻难免让人联想到其他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希望在阿拉伯地区的仲夏举办世界杯?为什么足球迟迟  相似文献   

14.
世界杯对国际足联而言,就是利益。谋取利益的过程中,最稳定的规则,就是不需要有规则。任何一次世界杯抽签,如果没有黑幕——或者说,如果媒体不报道点黑幕,任何人都不会满意,包括国际足联自己都不会满意。尽管"黑幕",正是针对它的。国际足联无法无天,因为这个地球上只有他们这样的超国际性组织,找不到上级领导单位,也没有什么法律可以真正约束到它。只是他们同样不可能为所欲为,不断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和财力,是国际足联安身立命的根本。布拉特说他的话传  相似文献   

15.
世界杯足球赛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宣传海报,而1966年第一个世界杯吉祥物在英格兰诞生了,此后吉祥物便成了世界杯的传统并不断的发展。世界杯吉祥物并不单是一件设计作品,它是世界杯举办国的重要形象代表,也是世界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就世界杯吉祥物的起源与发展展开讨论,从中挖掘更有价值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俞雷 《浙商》2006,(8):103-104
世界杯是个舞台,是足球的舞台,更是商业的舞台。央视和以往一样,垄断了世界杯的整个转播权,他们当然也获得了不菲的广告收入。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央视世界杯期间的广告很贵,但是,却有大把的公司在排着队往里面投钱。他们当然不是傻子,他们了解世界杯的价值,无论是它的收视率,还是对于提升品牌的价值。作为一位业内人上,我当然会关注世界杯期间各个厂家(尤其是消费品和消费类电子)在世界杯期间的广告投入。这是广告投放水平的比较,更是营销智力的较量。这届的德国世界杯,对中国企业而言又有着与以往不同的重要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如果仔细研究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我们不难发现,日韩都通过举办国的优势人力度地推广了自己的国家和自己国家的品牌。奥运会,不仅让他们证明了自己国家的实力,也是举办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最好契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结束了,如果不考虑国足的成绩(第一次打进决赛圈却三连败且一球未入),我们可以说世界杯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少充分表现出了中国观众收看比赛的热情。第一轮结束后,收视走势已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但没有人知道中国观众是否会继续收看已没有国足参与的世界杯赛。从第二轮到6月30日决赛的收视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队被淘汰并没有影响到大家收看世界杯,相反,赛事越接近尾声,观看比赛的人越多,到决赛时达到了收视高峰。下面我们就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成都、深圳、杭州8个城市的收视率数据(测量仪数据)来分析一下影响世界杯期间收视状况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樊力 《商界》2010,(8):62-66
如果真按传言中的2亿元人民币赞助费计算,南非世界杯上的“中国英利”四个字,一个字便价值5000万元人民币。这个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企业究竟有何隐秘又意欲何为?  相似文献   

19.
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如期开幕。而早在世界杯开幕之前,这项体育盛宴所引发的热情就已蔓延到另一个世界性的战场——世界杯营销。然而,由于转播权的垄断和核心传播资源的稀缺,只有花巨资购买世界杯门票的极少数企业,才有资格开展世界杯传播。全民娱乐的世界杯,成了少数企业玩得起的“天价游戏”。  相似文献   

20.
足球与现世     
王波 《中国市场》2010,(29):1-1
<正>南非世界杯特别冷,冷得让人感到意外。但是,我们的邻居日韩却在本土之外,创造了新纪录,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硝烟弥漫的世界经济现状。6月27日,各国领导人急匆匆奔赴多伦多,G20峰会在这里召开,公认的议题只有一个——如何抢救债务危机下的欧洲、欧元区。因为它们可能在金融危机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