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评析与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晓瑛 《时代经贸》2007,5(4):61-62
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以MM定理为开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其结论越来越贴近实际,对我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即加强企业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兼并破产机制;加强企业资本市场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透明度;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施晓瑛 《时代经贸》2007,(4X):61-62
西方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以MM定理为开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出现了权衡理论、激励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其结论越来越贴近实际,对我国完善资本市场体系,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即加强企业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兼并破产机制;加强企业资本市场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及时性和透明度;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金融组织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方财务学界围绕"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这一基本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资本结构理论。这些理论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广泛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组织理论等现代微观经济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提示了企业筹资决策中最本质的关系。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研究和完善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海连 《经济师》2001,(6):178-178,180
资本市场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企业如果想从资本市场筹认资金,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就必须要研究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和特性,而信息是联结企业与资本市场的纽带,本文试图从企业如何改变信息披露程度,即消除不对称信息来调整资本结构这方面对该问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效率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无论对于所有者还是对于投资者而言都是有利的。基于诸如委托代理人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等前沿理论成果,兼顾考虑到正在发展中的中国资本市场环境,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分析和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5,(11)
持续不断的外部融资是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等问题。与内部融资成本相比,上市企业外部融资成本较高,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广泛存在。目前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不断扩大、持股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国的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融资政策有什么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帮助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问题是企业融资约束形成的重要原因。文章根据前期相关研究,构想了机构投资者与上市企业融资约束度量模型,为后期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研究是当前投资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当前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多争议,其中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度量问题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借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中的信息不对称指标PIN值作为融资约束的代理指标,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水平越高,则公司的投资支出越低。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水平较高的公司,其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也较高,并且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本文的研究不仅体现了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丰富了投资—现金流敏感性领域的相关文献,而且可以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企业的投融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综述与评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对称信息为出发点的M—M定理开创了资本结构理论的先河,以不对称信息为出发点的资本结构理论,为资本结构之谜打开了一扇窗,产业组织框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则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构造了信号发送和投资者识别能力的市场反应函数模型。分析发现,私募股权资本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达到减少新项目潜在租金的消散、降低创业企业家的创业风险以及投资者能从与创业企业家的合作中分享租金的目的。本文的研究表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发展经济学的社会资本分析思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资本理论嫁接到经济学领域,发展经济学演进到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关系至关重要”。社会资本理论的引入丰富和拓展了发展经济学理论研究思路;发展中国家需要构造政府、市场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综合经济发展框架;协调社会资本与现代经济发展是发展经济学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潘红洋 《经济论坛》2014,(11):134-136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公司资本结构的文献。从早期的最优资本结构到著名的MM理论以及MM理论的延伸,都是对财务学研究的深入,是不断地条件放宽的过程。现代的资本结构研究主要有信息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成长理论、公司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2.
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选择最佳的投资水平,而不考虑其资本结构.然而,在现实世界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机构冲突造成的财务约束和自由现金流,企业的资本投资效率不处于最佳水平.企业资本投资受到内部现金流的约束和限制,从而导致投资-现金流动敏感性问题.本文扩展了投资现金流研究中的投资类型与范围,基于2009-2012年创业板企业数据,实证研究了企业现金流对资本投资、R&D投资、广告投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后果来看,公司高水平、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资本成本,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理论分析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入手阐述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对权益成本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披露信息透明度、中间信息透明度是怎样通过信息不对称影响公司权益成本的,最后针对我国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度的收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随机鞅理论分别从基于可得信息集和完全信息集这两个角度深入地探讨了资本市场的信息有效性与资源配置最优性和次优性。在理性预期和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下,其基本结论有四:一是资本市场(条件)有效等价于事后帕累托最优,资本市场完全有效等价于事前帕累托最优;二是资本市场事后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三是资本市场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充要条件是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四是不满足信息强对称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后帕累托次优,而不同时满足信息强对称和信息强完全的资本市场一般只能实现事前帕累托次优。最后,根据上述观点提出了实现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或事前帕累托最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文 《经济经纬》2005,(2):153-156
风险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结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剖析了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重大障碍:信息不对称,并结合风险资本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风险资本市场的结构性资本支持作用,在微观层面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链条的重要一环;在宏观层面上弥补了资本市场缺陷,完善了资本市场结构;同时,在制度定位上,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社会资源配置提供了一套制度性规则。  相似文献   

17.
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的融资结构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掌握着企业的命脉。由于经济体制、资本市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与西方企业的融资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高光锐 《经济师》2001,(4):68-69
与以往的理论不同,建立在不完全合同基础上的资本结构理论不是从税收方面(即债券的利息收入相对于红利收入具有税收优势)、不对称信息方面(即具有关于企业赢利性私人信息的经营者可能更愿意发行债券而不是股票)或不完全市场方面(即企业发行债券是为了完善市场)来解释资本结构,而是从公司的经过者与投资之间的利益冲突方面来解释企业为什么要发行优先债券以及债务的不及时偿还为什么会导致破产形式的惩罚,换句话说,也就是什么债务对经营者有硬的约束。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理论研究,经过经济理论工作者半个世纪的努力,其研究深度与研究范围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从莫迪利亚尼和米勒的MM理论开始,虽然并没有得出一个逻辑一致的结论,但所有成果都支持现实经济中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密切相关,并且,在引入了不对称信息、代理成本等概念之后,新资本结构理论的研究结论更加接近现实.  相似文献   

20.
资本运营中的信息、信誉与规制:理论考察与现实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资本运营是在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进行的 ,因此 ,均会产生以逆向选择与道德陷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信誉缺失问题。纵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欺诈与不诚信问题。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由于发展与转型问题相互交融 ,发育、发展过程中的资本市场的不完善与不规范 ,致使资本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以及由之而引发的信誉危机更为突出、也更为特殊。为此 ,本文在综述现代信息经济学关于信息、信誉与规制以及以此为基础的金融经济学关于资本运营信息、信誉与规制问题的理论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资本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的特殊性 ,进行相应的特殊背景假设下的特殊国情分析 ,并从中引出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与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