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1日 西气东输西段轮南首站进气成功,标志着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开始试通气。按计划,到10月1日,东西两段天然气压力将达到平衡,实现由塔里木和长庆气田天然气共同向下游供气。到12月1日,西气东输将全部使用塔里木天然气,长庆天然气只作为补充气源。  相似文献   

2.
1日来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与陕北长庆的天然气经混合后,离开陕西靖边向上海输送,这标志着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投产.西气东输工程分为东西两段,这是新疆天然气首次向东段输送.西气东输工程东段靖边至上海段去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开始向下游输送陕北长庆气田的天然气.按照初步计划,到今年12月1日,来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将完全取代长庆天然气.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的西气东输工程将于2005年1月1日实现全线商业供气.  相似文献   

3.
1日 来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与陕北长庆的天然气经混合后,离开陕西靖边向上海输送,这标志着中国西气东输工程全线投产。西气东输工程分为东西两段,这是新疆天然气首次向东段输送。西气东输工程东段靖边至上海殴去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开始向下游输送陕北长庆气田的天然气。按照初步计划,到今年12月1日,来自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将完全取代长庆天然气。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达1999年底,鄂尔多斯盆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385亿立方米。到2003年,长庆气田天然气生产能力将达到70亿立方米,作为“西气东输”的首输所源。每年向上海供气20亿立方米。本文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管网布局及市场天拓情况,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经济效益以及长庆气田重点项目的经济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展望了“西气东输”工程与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并就从政策上鼓励天然气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将向西气东输稳定供气20年。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与西气东输销售分公司近日签订了天然气购销协议。  相似文献   

6.
截至2008年5月28日,西气东输淮武管道已累计向两湖地区安全分输天然气10亿m^3。2007年初,连接西气东输管道和忠武线的淮武管道投产。该管线的建成投产,不仅实现了华中地区的气源多元化、输气网络化、供气稳定化和管理自动化的目标,同时实现了川渝气区、长庆气区和塔里木气区的联网,提高了中国石油在两湖地区供气安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10日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圣太菲中国能源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中国南海珠江口27/10合同区石油合同。该合同区位于南海珠江口,面积为6546平方公里,勘探期为7年,合同期最长为30年。至此,中海油已与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家石油公司签订了147个石油合同(协议)。  相似文献   

8.
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天然 气管网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西气东输天然气销售协议>,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向上海商业供气.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东段工程胜利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9.
千禧年之春,位于西部边陲的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一时成为海内外传媒关注的焦点:储量达商斥虎京亿立方米的国内最大整装天然气田──克拉2气田,在天山南麓横空出世。克拉2大气田的发现和探明是塔里木油所勘探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它是建国以来油气勘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目前,塔里木已累计探明465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量,奠定了“西气东输”主力资源的地位,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注。依南2气田通过地震测网加密采集和精细目标处理,经完井测试,气层厚度达到265米,日产气为20多万立方米。大北1、吐孜洛克、依深三个构造喜获重大发现,从而扩大了库车坳陷克依构造带东西两侧天然气勘探领域。吐北2、却勒3、黑英山背科、依南断鼻浅层等新上钻的一大批优质圈闭进展顺利。同时,塔里木油田今年还将对克拉4、克深2、吐格尔明西、依西2、乐秋5等构造进行预探。这些无不展示了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的美好前景。“西气东输”指日可待。千禧龙年,塔里木豪“气”勃发,势壮山河!豪“气”壮山河──塔里木库车坳陷天然气勘探掠影@廖志敏  相似文献   

10.
环球石化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参与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据香港一位分析人士透露,如果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决定参与中国西气东输工程项目建设,该项目的一期工程最早将于明年开工。资金充裕,油气勘探经验丰富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将有助于加快中国西气东输项目的进程。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预计,到2004年新疆的天然气才能输送到上海,而不是以前预计的2003年。天然气将用于电力行业和石化行业生产。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注入资金,将推动该项目进程。总投资140亿美元的西气东输工程所需资金远远超出今年一月份中国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