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从现代服务业集聚及其优势、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效应和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实现城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服务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向城市集聚构成了城市化的新内容,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3—2019年山东省16城市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胶东经济圈和省会经济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显著,而鲁南经济圈不显著;不同城市规模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均显著为正,Ⅰ型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最大;生产性服务多数行业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仅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于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上海目前的当务之急,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基于此,本文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上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及其特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可得性测度,运用2003~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且其有效空间作用范围为100公里;有效距离范围内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不同分位点的技术溢出效应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分位数增加,有效空间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的框架下构建理论、计量模型及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可得性测度,运用2003~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技术溢出作用,且其有效空间作用范围为100公里;有效距离范围内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东向西依次递增,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由东向西依次递减。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不同分位点的技术溢出效应亦存在明显差异,随着经济增长分位数增加,有效空间范围内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发展趋势,而多样化集聚的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6.
采用物质资本集聚度、人力资本集聚度以及就业密度衡量服务业集聚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服务业物质资本集聚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呈弱化之势,人力资本集聚度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也由正转向负,而服务业就业密度、经济开放水平等因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该注重加强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协调发展;同时应提高我国服务业的集聚度,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文化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通过分析长风商务区文化品牌的标识、内核和设施,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述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强调经济、产业、配套设施等"硬实力"的目标定位,更是要关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文化、品牌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很好地引导、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战略基础、支撑点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马歇尔、雅各布斯外部性及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建立理论和计量模型,运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探讨了湖南省13个地级市2000~2009年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及其集聚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多样化的影响却不显著,意味着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马歇尔外部性;湖南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不存在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已表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这主要是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盲目性和制造业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引起的。推进各城市生产性服务功能的专业化经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较为理想的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体现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经济集聚的主导产业。空客A320落户天津,既表明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所具有的经济集聚能力,又为天津产业升级发展带来机遇。本文就空客A320落户天津滨海新区进行产业联系分析,特别对现代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天津应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生产者服务业以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城市服务行业分布格局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和演变趋势,通过分析服务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集中率等指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2)公共服务业的均等化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包容性。(3)中国城市服务行业集聚性或均等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生产性服务业最具规模化和集聚化特征,集聚水平最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度略低,且追随人口而布局。公共服务业呈现更加均等化趋势。(4)中国城市服务行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5)中国城市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重要指标。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必然途径。中心城市由于特有的区位优势集聚了大量的现代服务业,因此研究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状况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值、就业人员、劳动生产率、区位熵等指标来衡量无锡服务业竞争力发展水平水平,通过数据分析对无锡服务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扩大服务输出:广州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与形势下,扩大服务输出是广州提升现代服务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城市集聚度和辐射力的重要手段和实现方式.当前广州扩大服务输出的意识较强,但服务输出的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广州的服务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应通过创新发展、服务集聚、区...  相似文献   

13.
生产者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生产者服务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增大。利用1991-200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优化产业布局与建立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区,以及加快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是促进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海长风生态商务区为例,通过分析长风商务区文化品牌的标识、内核和设施,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论述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强调经济、产业、配套设施等"硬实力"的目标定位,更是要关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文化、品牌等"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很好地引导、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战略基础、支撑点和动力源。  相似文献   

15.
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现代服务业兴起。产业的相对集聚使现代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兴起,企业业务外包和现代制造服务使现代服务业得以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兴起,给中部地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部地区应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利用科教优势成为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大力发展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6.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城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也是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桂林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桂林实际,基于协同学的理念构建了桂林现代服务业协同性集成优化模式--以现代旅游业为主线协同服务产业内诸服务要素,用现代物流进行产业间的协同运作.最后对该模式的支撑体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中国的21个城市,使用区位商指数的方法测算了生产者服务业在我国城市中集聚的程度,并从整体层和地区层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城市集聚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生产者服务业呈现明显的城市集聚现象,但我国生产者服务业空间集聚并不均衡,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资源特色。直辖市中金融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研服务业集聚程度较高;与制造业相关的生产者服务业在东部沿海城市集聚度较高,而其他城市的生产者服务业并没有形成集聚优势。因此,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不同的城市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促进生产者服务业集聚。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将会展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以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推进,天津会展业正在逐步成为天津服务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文章在分析会展经济发展促进服务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顶层规划,建设会展集聚区;展会品牌化发展,提升专业化水平;创新会展教育模式,培育技能型人才等措施助推天津会展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赋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3-2018年我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及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了城市间高铁开通对区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影响.研究表明:城市间高铁开通显著影响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集聚态势,推动了域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均衡布局.动态效应结果显示,高铁开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性在高铁开通数年后由负转正.异质性检验显示:高铁开通对非省会城市、港口城市及大城市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呈负向作用,具体来看对中原、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抑制作用明显;城市间高铁开通对低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影响以扩散效应为主,对高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影响不显著;对中等集聚水平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扩散效应最为强烈,对集聚程度较高或较低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扩散效应较弱.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资本转移效应"与"劳动力流动成本降低效应"是高铁开通抑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中介路径,而"知识流动效应"抵消了高铁开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态势的部分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当今中国加快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命题。在构建城市创新质量新指标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提升城市创新质量,并能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城市科技投入水平和吸引研发人员流入三个渠道促进城市创新质量的提升,协同集聚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创新质量有促进作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和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均能促进城市创新质量提升。此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能够推动新企业注册量的递增,进而提升城市的创业积极性与创业活跃度。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具有促进城市创新质量和创业活力两大功能,可以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增长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