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干部交流,是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的制度,使干部交流成为一项经常性、制度性、规范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当前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就国有企业而言,干部是否能上能下,不仅直接影响到企业干部队伍的建设,而且关系到企业能否长期健康地运行和发展。近年来国有企业干部工作在能“上”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功经验,但能“下”难仍然是困扰企业干部工作的一个难点,是当前国有企业干部制度改革所急需解决的问题。难“下”的原因在国有企业中,干部能“下”之所以如此之难,其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重选拔轻监督问题还比较普遍。当前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已得到了普遍重视,从《党政领…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05,(7):40-41
报据省委和宁波市委的统一部署,慈溪市自去年4月开始,实施了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按照“重规范、讲特色、转作风、出实效”工作要求,把农村指导员工作与机关部门结对联村、“固本强基”工作相结合,与机关干部下村任职.干部专职驻村相结合,与机关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机关牧能建设相结合.使指导员努力做到“扎根基层、服务三农、实践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合阳县畅通监督渠道,加大对干部的日常监督工作。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纪检、政法、审计、信访、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搞好干部的日常监督。坚持干审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通报处理干部的违法违纪现象;开通了监督电话,进一步完善组织部门信访工作机制,积极受理来信来访。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陈仓区针对以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选人视野不够开阔、干部晋升机遇不均、群众参与面较窄、部分人才被埋没等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初始提名方式、推荐考察方法和新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2005年8月以来,采用“三推一考察”的办法,先后7次在教育、  相似文献   

6.
薛波 《当代陕西》2006,(9):50-50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它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干部的优劣和是非功过,要由考察人员通过考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分析、比较,做出评判,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察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及主观上的努力。而从目前干部考察工作实践看,组织(人事)部门的考察人员人数偏少,遇有突击考察或考察任务繁重时,只能从其他部门抽调人手参与考察。而抽调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有的没有从事过考察工作,从而会出现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使考察工作走马观花;一些考察人员政治素质不足,工作中不坚持原则,工作不深入,责任心不强,使考察工作失实;一些考察人员业务能力较弱,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方法,要求不够熟悉,不能有效地组织考察工作正常进行;有的考察人员缺乏辨证思维,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不能正确把握德才标准。这样考察的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因此,笔者认为,应制定严格的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相对稳定的干部考察人员队伍,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坚买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校干部轮岗制度普遍存在范围过小、功能单一、视野过窄、人治现象严重等问题,中国改进现代大学干部轮岗制度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持正确的改革创新理念、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创新、变干部轮岗为全员轮岗、加强制度建设和工作落实。  相似文献   

8.
赵俊强 《当代陕西》2005,(11):52-53
要使干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就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有效措施。一是要着眼于防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带病提拔”,突出干部选任环节上的监督。要在严格执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已推行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知情机制,实行空缺职位公示制、干部推荐预告制,把不同类型的干部选拔任用资格、条件、方法及当前领导班子职数配置与空缺情况提前公示,让群众先知情;再推荐:要建立干部工作的党员和群众选择机制,将选拔任用干部、调配安排干部的过程和结果采取公示等办法进行公开,通过扩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减少在干部推荐、  相似文献   

9.
全省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干部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重点环节是干部选拔使用,根本要靠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当前要进一步搞好《干部任用条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和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重点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和防止、杜绝干部“举病上岗”、“带病提职”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属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1999年以来,森工集团工会在公司党、政领导的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有5项工作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有关部委的表彰,即:送温暖工作先进集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厂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技协工作先进集体;有7项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从统筹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全局高度,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就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对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出了深刻阐述。并就“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这一重大命题,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标准,赋予了新时期好干部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用好的制度和作风选人用人问题。认为:首先,必须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其次,必须加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进程,有效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再次,必须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第四,必须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和方法;第五,必须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3.
干教培训要走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路子 "干部教育培训要围绕大局、突出重点、准确把握培训需求,找准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不断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把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规模和质量、效益的统一是'十一五'时期,我省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省委副书记、省干部教育委员会主任董雷在2006年12月召开的省干部教育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对"十一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干考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梁仲 《湖南经济》2001,(12):10-11
“得良才能举天下,纳奸宄必乱江山”。古往今来,治国兴邦,选拔人才是关键。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任人唯贤,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如何贯彻《决定》精神,从制度上保持坚持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落到实处,在当前面临的一个战略性新课题。湖南省浏阳市首创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认证制度,有效地攻克了传统选任制视野狭窄、缺乏公正、选人腐败等“顽症”,体现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吸引了省内外兄弟单位前来参观学习,上级有关领导誉为“干部选拔制度的二资革命”。  相似文献   

15.
实行有效的群众监督关键在于制度化。群众监督制度化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胜和透明度,坚持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和监督体系,努力探索一条群众监督制度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6.
冯力军 《当代陕西》2008,(12):35-35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围绕提高“两个满意度”,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确保选人用人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7.
仲组文 《当代陕西》2008,(9):M0002-M0002
党的十七大对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从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比如,在干部民主推荐中,一些地方出现拉票现象,一些地方民主推荐缺乏科学性和真实性;在公开选拔工作中,存在周期较长、部分公选出的干部能力不强的问题;在试行党代会常任制过程中,出现成本较高、党代会与人代会职责交叉重复的问题;在公推直选中,出现了选举人对候选人缺乏了解,投票带有盲目性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9.
《发展》2008,(7):157-157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工作规划》提出,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地方党委讨论任用重要干部推行无记名投票表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榆阳区委着眼干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积极探索和创新干部提名方式、推荐考察方法等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尤其是对一些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坚持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