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在香港举行的第14届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上透露,中国政府正考虑入世后在内地、香港及澳门之间建立一个自由贸易组织有关条例和框架之下进一步促进中国内地、香港与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繁荣。龙永图说,中国入世后,在内地、香港和澳门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协定,而且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密切相互的经济合作。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在内地和港澳之间逐步建立起一种自由贸易关系,形成比一般世贸组织成员之间更加紧密的贸易互惠关系,将更能体现内…  相似文献   

2.
普金 《董事会》2006,(1):28-30
《中国改革》杂志主编新望先生2005年11月28日在经济观察报上发表文章《评价经济学家首先要了解改革史》,可以看做是为近来屡受质疑的“主流经济学家”公信力的一种维护。为什么先要了解改革史,作者的意思是这些经济学家在过去的改革中做出了重要的理论探索,推动了中国二十多年来市场化改革从蹒跚起步以至于大步前行。  相似文献   

3.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谨防改革被歪曲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谈到刚刚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时认为,1994年是中国改革攻坚战的第一年,如何走好第一步至关重要。一要坚持良好的经济环境;二要使改革不走样。新体制要进入正轨,少...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业经济》1997,(2):77-8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产业升级、体制转换与国际合作讨论会”于1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世界银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计划开发署、国际货币基金等国际组织的官员和专家,同中国经济学界、政府部门及企业界的代表,就产业升级、体制转换及对外开放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一、中国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更深刻问题现在,世界各国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谈论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新经验,将中国的成就视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持续经济增…  相似文献   

5.
评张卓元《论中国价格改革和物价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单元的新作《论中国价格改革和物价问题》一书,已经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同广大读者见面了。该书是作者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内容主要包括中国价格改革,通货膨胀问题,价格...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局部和渐进改革的经验将快速经济进步与制度和政策环境结合起来。这个环境与标准的改革方案和预测距离甚远。它对经济学家们是一个谜——什么机制使中国的经济改革产生的经济成绩记录远超过其他前社会主义经济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成果? 大多数研究者把前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革看成是一个外生政策变化(取消计划、私有化,取消物价控制,等)驱动的过程。改革被看成是中央计划人员从上至下施加创造性制度破坏的过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和发展逻辑没有变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要趋缓.从外需看,在美国危机之后,这几年美国再也不可能恢复到2007年之前的那种高增长了.现在美国的主流经济学家、美国政府官方的经济学家都已经感到美国经济复苏的艰难性,奥巴马的首席经济顾问萨姆西教授说危机已经过去四年了,都在担心会不会出现日本的十年.从欧洲看,我们担心欧洲可能会出现日本的十年.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盟是中国大的出口国、贸易国,这个地区与国家的经济不振,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我们在外需上不要抱有太高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发生于9月11日的美国大范围恐怖主义袭击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有人估计,此次事件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将在1万亿美元左右,美国仅资本市场方面的损失就将超过1000亿美元。由于美国经济可能因此全面受挫,许多机构预料,全球经济可能进入一场严重的动荡。中国经济难免受到深刻影响,中国汽车业也将被波及。美国经济雪上加霜有的经济学家预测,今年美国经济的的增长率可能在2%与1.5%之间,此次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对脆弱的美国经济更是“屋漏偏逢连阴雨”,其负面影响将持续到明年上半年。初步估计,主要影响面包括: 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9.
各抒己见     
《董事会》2006,(2):15-15
瑞银集团(UBS)亚太首席经济学家乔纳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 & Co.)驻香港经济学家梁红;美国贸易团体制造商联盟(MA/M)代表厄尼·弗雷格(Ernie Preeg);里昂证券(CLSA)驻香港的经济学家杰米·沃尔克(Jim Walker);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汇丰银行(HSBC)经济学家屈宏斌。  相似文献   

10.
王南 《化工管理》2013,(19):18-18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现代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至高无上的作用。“企业家”的“灵魂”就是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实现“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中国新一届政府提出打造经济升级版,其中的关键因素也是创新,只有通过管理、制度和技术的全方位创新,中国经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在这方面,百年老企业开滦集团的思考和实践,是一个很好的观测窗口。  相似文献   

11.
1994年3月29日~3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于北京举办了第五次中日经济学术讨论会,30多位中日经济学家围绕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这一总题目,结合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和中国的经济现实,进行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会议代表的论文将在《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第6、7期和《管理世界》第4、5期陆续摘要发表,这些文章都是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个人见解,仅供读者参考。全部会议论文随后还将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电工业》2010,(8):16-16
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宣布了一个带爆炸性的结论,中国在2009年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根据IEA的数据,去年中国消费了22.52亿吨油当量,较美国高出约4%,美国消费了21.70亿吨油当量。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比罗尔(Fatih Birol)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标志着能源史上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轴承工业》2005,(12):34
经济学家钟朋荣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论题,他从中国现实的经济状况中总结出两大经济特征,即“小狗经济”和“斑马经济”。  相似文献   

14.
郑燕军 《冶金财会》2004,(12):31-32
企业并购是存量资产集合在市场主体之间的再配置过程,它可以使大资本将小资本吸收在一起,或使多个资本联合在一起,迅速扩大企业的规模,促进企业的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施迪格勒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几乎没有一个大公司完全靠内部扩张成长。这是因为企业发展主要靠技术进步和制度改革,正基于此,企业才并购。  相似文献   

15.
何玉梅 《董事会》2011,(8):10-10
改革开放了30多年,中国离真正的市场经济还有多远?以独立、敢言著称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国力大增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推断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成功应该不为过。然而,当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梁捷 《董事会》2010,(3):106-106
近三十年来,围绕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争议一直不断,但是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许多“特征事实”是不可否认的。对于“中国奇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家已有很多解释,即使是最好的学者,面对“中国奇迹”仍觉棘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很复杂,既要全面梳理中国经济现状,也要关注全球化经济的直接影响,既有农村农业制度改革的推动,也有城乡民营企业的促进……  相似文献   

17.
梁捷 《董事会》2008,(1):111-111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敏感地意识到,经济学家必须开始研究“知识”,这是一个从斯密到马克思都不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以前的经济学只需要研究资本以及容易转成资本的土地、劳动等要素,而知识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离经济活动太远。尽管上世纪60年代的媒体远没有今天发达,电脑和互联网尚未普及,马克卢普却大胆预言,一个全新的时代——知识的时代正在到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地信息》2010,(2):76-76
世界银行经济顾问、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院长姚树洁表示,美国经济要真正复苏可能还需要一两年时间,而中国2009年将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9.
世界企业兼并收购趋势分析林端鸿企业兼并和收购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乔治·斯蒂伯格说过:“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额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  相似文献   

20.
《IT经理世界》2013,(23):42-43
定义姚景源并不容易,经济学家、曾经的政府官员,这些似乎都不足以成为他的标签,在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的位置退休之后,姚景源仍然是中国各大经济论坛的常客和财经媒体的“宠儿”,很多人羡慕他对经济数据超强的记也力和永远使不完的精力,而在谈到其经历时,姚景源却深有感触,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从来不是只在书本中成长,而—定要在实践中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