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包装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就是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包装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废物的处理.组成一个“资源→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并使包装材料和制品的生产、消费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实现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以及废弃物的低排放。  相似文献   

2.
浙江的再生资源产业分布在永康、台州、慈溪、富阳等地,这些再生资源产业各有其特征,总体来看体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计划经济时期的“再生资源统购统销”、改革开发后的“资源简单循环利用”和新世纪的“资源高效循环利用”。面对新形势和新常态,必须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收购站点———分拣中心———专业市场———产业基地”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机制,以促进浙江再生资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浙江永康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康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建成了由回收网络系统、交易市场系统和加工利用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网络模式,其构成要素有回收站点、再生资源分拣中转站、废旧金属材料市场、信息基础平台等,并建立了再生资源回收“54321”制度。永康的经验是构建“个体回收户+龙头企业+回收基地+信息管理”的回收利用新模式,建立“企业主体+行业自律+政府搭桥+公众参与”的长效发展新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东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大量存在,一些企业"资源-产品-废弃物"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必须加快发展"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增长模式,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要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循环经济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一是传统模式,18世纪以来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二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三是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  相似文献   

6.
进口国际再生资源是消除我国资源环境双重瓶颈制约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进口再生资源存在着规模偏小、逃税漏税、管理寻租和拆解污染等问题,因此在回收利用国际再生资源时,要正确区分“废物”和“洋垃圾”,通过完善废物进口管理的法规政策,扩大进口废物目录名单,先行“国际再生资源监管区”试点,加强进口再生资源的国际合作等途径,促进再生资源国际大循环,从而实现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电子废弃物的越境转移和我国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制造基地",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废弃物处理场".通过分析万家福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管理过程中收集、贮存、重复使用和再生利用等几个环节的现状.提出针对我国国情,产业化以及回收体制等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针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的建设发展目标是:“建设80个左右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化、重点品种回收率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城市,规范建设100个废旧商品回收分拣集聚区。培育100个组织化规模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龙头企业,推动一批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回收体系,促进再生资源交易和流通,提高再生资源回收率。”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在我国已经发展很多年了,“十百千”示范行动对该产业有哪些更加深入的推动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再生资源产业已成为蓬勃发展的绿色产业、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湖南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已形成明显的地域特色,但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再生资源产业,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再生资源园区建设,创新与理顺产业管理体制,注重技术创新,切实加快湖南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税收公平和税制规范.经国务院批准,决定调整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的增值税政策,通知指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回收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形成一些区域性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成为资源供应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减排目标,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但也存在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回收环节多,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二次污染问题突出,废物进口配额管理不完善,法规不健全,认识不到位等问题。本文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现状和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和分析,有助于读者了解行业情况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废弃物物流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一种新兴物流业务,发展废弃物物流具有环境效应、价值效应、公众效应和协同效应,但目前尚有许多不利因素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废弃物的增加既破坏环境,也造成资源浪费。但就长远而言,废弃物物流对企业和社会都是具有巨大价值的活动,应该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其进行回收、处理。其策略可采取在产品生产时充分考虑回收需求、运用高新技术研发废弃物物流管理系统、重视对物流业的整合与集成,构建废弃物物流系统运作新模式等办法。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其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4.
湖南万容科技有限公司以一个”核心理念”、一个“产业模式”即定位“城市矿产”——“科技、环境、资源”兼得核心理念;和“资源整合,战略联盟”——发展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产业模式。支撑起打造我国专业化、系列化电子废弃物处理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  相似文献   

15.
再生资源产业的外部性等特性要求较为复杂的市场制度对其进行规范,我国目前管理再生资源产业的“税收政策+环境标准+直接控制”的政策模式基本适合国情,但在具体运用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长远来看,设计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管理政策应围绕庇古税和标准制定来安排;必要的时候可辅以直接控制手段,但该手段不应该在我国今后再生资源产业管理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二、循环经济的层次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模式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物质单向流动过程;而循环经济模式是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流动过程,以“减量化(Re-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基本原则(称为3R原则),具有低开采、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1.循环经济的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在这个层次上,企业要尽可能地实践三原则:(1)减量化(Reduce)原则,是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减排有毒物和废弃物,使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2)再利用(Reuse)原则,是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使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而不是用过一次就废弃,以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再循环(Re...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开采和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一直是该领域学者们的研究话题。文章在考虑资源效用最大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可再生资源在两时期和多时期的配置分析,给出了最有效利用的开采模型。同时,在多时期的基础上,使用数学方法推导了资源的动态效率,得到了使开采现值最大化的方法,即必须满足每一期资源开发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边际使用者成本的现值,资源总量等于各期开发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8.
宏观政策     
国务院关于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摘要)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1)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领域节约资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三是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程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构建资源环境价格制度.通过资源开采者、产品制造商、消费者、回收者、垃圾处理者等各行为主体市场均衡与社会最优要求的比较,计算污染物排放、产品绿色设计、消费、回收等环节价格.结合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实际和节能减排国情,选择重点支持路径,以产权、技术、财政、法制、舆论为手段,以收费、税收、罚款、投资、信贷、补贴为工具,调节资源和产品利益分配关系,构建“政府调节市场、价格支持循环”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电子废弃物回收与利用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生产、生活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废弃物,并呈急剧上升趋势,合理地回收与利用电子废弃物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环境优化发展的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对电子废弃物缺乏健全的回收体系和有效的监管,导致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为此,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机制,科学化处理电子废弃物使之能够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