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泸州市纳溪区审计局进一步加大审计工作宣传力度.促进各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增强财经法纪意识,社会各界积极征订2007年度的审计书刊。截至2006年12月18日.全区已征订《现代审计》108份、《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82份、《中国审计报》7份、《中国审计》2份,合计征订各类审计书刊199份。该区审计局还订《中国审计报》4份、《现代审计》4份分别赠送区委、区府、人大、政协四套班子和领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范敏 《现代审计》2008,(2):71-71
2007年,古蔺县审计局加大审计宣传力度,各界民众踊跃订阅审计报刊。据统计,2007年底全县已订2008年审计报刊187份。其中:《中国审计》26份、《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50份、《中国审计报》11份、《现代审计》100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古蔺县审计局切实加强审计法律的宣传工作,各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并纷纷订阅审计报刊。据统计,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县已订《中国审计)25份、《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56份、《中国审计报》10份、《现代审计)123份、《审计研究》1份、《中国内部审计》1份。超去年征订29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泸州市纳溪区审计局进一步加强国家财政财经及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各有关单位积极征订审计书刊。截止2008年底,已征订《中国财经审计法规公报》75份,《现代审计》110份,《中国审计报》10份,《中国审计》5份。  相似文献   

5.
最近.营山县审计局把证订《现代审计》等审计报刊摆到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截止10月10日止,全县共征订2006年审计书刊338份(册).其中:《现代审计》243份,《中国审计》和《财经审计法规公报)95份,为扩大审计宣传、服务于审计工作、推动审计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综合信息     
《湖北审计》2011,(11):58-63
黄冈市审计宣传统筹推进 近年来.黄冈市审计局运用统筹审计工作发展思路.注重全局着眼和通盘布局.大力推动全市审计机关报刊宣传工作整体上水平,《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中国内部审计》、《审计月刊》、《财经审计法规汇编》等报刊杂志的发行量连续多年都在高起点上稳步递增.全市11个审计机关连续三年被省审计厅评为审计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7.
朱庆林 《陕西审计》1997,(C00):43-43
西安市的审计工作两年迈出两大步,并首次跻身全省审计系统先进行列。他们一手抓审计实践,一手抓审计宣传.在审计理论研究、审计信息报送、审计刊物的通讯与发行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96年底以来,发行署编两刊1855份;发行《陕西审计》、《法规汇编》1911份;发行《城市审计》4508份;发行各类书刊合计9204册。  相似文献   

8.
《现代审计》2009,(3):19-19
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审计局进一步强化审计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国家审计署及有关方面关注。今年1月,《中国审计》第1期刊载了该区完善区县同级财政审计的经验;《中国审计报》派记者赴该区采访,对该区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经验进行专题报导;该区创新审计方法,深入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形成的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已入选审计署专家经验库,供审计系统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9.
《陕西审计》2005,(6):4-5
腊梅吐蕊敷霜红,高歌奋争谱新篇。在全国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崭新的姿态迈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开端年之际,在全国审计系统认真传达学习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谋划未来五年审计事业发展大局的时刻,陕西省审计厅隆重召开庆祝《陕西审计》杂志创刊20周年暨《现代审计与经济》创刊座谈会。这是陕西省审计系统的一次盛事,中国审计学会,审计署科研所、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中国审计报》社、《中国内部审计》编辑部、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员办事处等30多个单位发函对《陕西审计》创刊20周年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0.
《审计月刊》2004,(6):64-64
《审计实践与思考》是湖北省仙桃市审计局杜水清同志在20年审计工作中发表的论文选集。作者于1988年至2003年间先后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湖北审计》《审计理论与实践》《财会通讯》等刊物发表财务、审计方面的文章8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佳作奖”等,并被有关刊物转载。本书即从中精选60篇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市审计局重视《现代审计与会计》通联宣传工作。几年来,牡丹江市审计局高度重视《现代审计与会计》、《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的通联宣传工作,不断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充分发挥通联宣传工作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中保驾护航作用。一是注重学习,充分认识做好通联宣传工作重要意义。该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学习有关审计通联宣传工作指示精神,把通联宣传工作作为审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阵地。  相似文献   

12.
深度报道     
由王永平们策划的《粤海铁路私分国有资产案纪实》深度报道,揭开了《中国审计》杂志全新的一页。文字可读、版面好看。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的形象和分量,一如白纸上的黑字,格外明白而且清晰。试读之,有了审计员  相似文献   

13.
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要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自2003年5月1日起遵照执行。同时,随着《内部审计基本准则》等内部审计准则的发布,使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正逐步向内部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对《陕西审计》、《中国审计》等审计刊物的征订工作,年年都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县审计局分配给我们的征订任务,我们只所以能够做好这项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相似文献   

15.
伍献 《审计月刊》2005,(3):54-54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82年《宪法》规定在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这其间33年,中国到底有没有审计?其发展变化脉络如何?审计学术界认识不一,颇有争议。在《中国审计史》编辑办公室的指导下,湖北省审计厅组成专班,历经四个春秋的艰辛奔波,在广泛收集和掌握翔实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认真研究,充分论证,精心编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审计》专著,破解了这一疑难,填补了审计史上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16.
2006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决定》,对原《审计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第四十一条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审计》2007,(1):1-1
狗娃辞旧,金猪纳福,又是一年春来到。 辞旧迎新的时刻,你是否会想起2004年春天?就在那个明媚的春天,《中国审计》(特区版)拉开了精彩的帷幕,从此,便踏上了她的漫漫征途。三载寒来暑往,她把文明审计的种子撒播到四面八方:她向世人展示着特区审计人卓越而美好的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6号《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发布后,各级审计机关都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试行。对新的《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日记》编写适用事项、范围如何区分、界定,以及在审计案卷中的排列顺序、位置都在探讨、思索。笔者根据试行情况谈一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9.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署制定的《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已于今年4月1日开始施行。为了帮助广大审计干部了解、学习、掌握该办法,我们收集了有关的资料,对《办法》进行了学习解读。供大家在学习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6年2月15目,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财政部令33号、财会[200613号、4号),从而一举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持续不断进行的会计(含审计)改革的基础上,完成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正如财政部副部长、会计准则委员会主席楼继伟在10月8目在京召开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暨中国注册会计9币协会审计准则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所讲:“财政部2006年初发布的企业会计和审计准则体系,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实质性趋同,提升了中国会计、审计的国际地位。”Alliott集团执行董事David Almond先生在接受《中国财经报》记者时说:“中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地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在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中国的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程度很大,这意味着中国在会计准则建设的道路上步伐迈得很大,已经跨入国际会计准则大家庭的行列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