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增长创1976年以来新高。虽然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仍然主导世界石油需求市场,但经济发展较快、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人均能源消费量增长较快的阶段。随着世界石油地缘政治的多元化,世界石油市场格局将出现新一轮大调整。中国作为一个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正在成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主导力量之一,预计未来对世界石油价格的形成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发言权。  相似文献   

2.
自从2010年以来,SUV市场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2010—2011年,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消费需求规模的单纯增长。从去年开始,在消费需求规模单纯性增长以外,利益裂变进一步丰富了顾客的利益空间,从而成为另一个市场增长的推进因素。在这篇文章里,从品牌竞争势位的角度来俯瞰一下SUV市场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3.
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璐  王冲冲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2):132-138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汽车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为了讨论我国汽车消费的产业关联性,本文应用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汽车消费对汽车产业以及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的分析,随后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就我国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消费与钢材产业、橡胶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最后总结了汽车消费对关联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促进汽车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关注关联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过去的2002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好年成,涌现了许多高水平的有创新意义的新车,中国汽车业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笔者了解到,截止去年12月31日,全国累计生产汽车325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8%;销售汽车324.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7.1%,其中轿车的产销均突破百万辆大关,分别达109万辆和112.6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55%和56%。与往年不同的是,私人购车在轿车消费中已经占主导地位。汽车消费成为去年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可见,汽车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进驻家庭了,私家车也已不再是梦想。汽车行业如…  相似文献   

5.
王斌之 《董事会》2008,(12):32-33
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消费升级将会成为未来长期的增长动力,产业发展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形式,规模经济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6.
《化工管理》2008,(3):33-34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住房产业的繁荣以及国民生活品位的改变,中国装饰涂料市场的格局也面临改变.业内人士估计它将在未来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在另一方面.其市场竞争环境及国民消费心理也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等原因促使了2000年经济增长的现好转,但经济的进一步好转还需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2001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大了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增长的压力,但有限的发债空间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得当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充分启动消费。本文应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理论分析了城市与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形式,总结出当前消费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消费对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包装工业》2007,153(3):28-33
2010年美国奶制品包装市场需求将达到43亿美元 美国Freedonia集团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奶制品的营养问题,并且认为包装容器越小,里面的食品就越新鲜。这一消费倾向将使奶制品包装市场的需求增长4.1%。  相似文献   

9.
童装是服装产品中的一个重要 项目,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服装生产与消费大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据人口普查资料,我国14岁以下儿童约2亿,占全国人口的1/6,独生子女占总人数的34%。家长在孩子们身上的开支日益增加,使童装消费成为当前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 我国服装行业权威机构根据各方面的趋势评估和科学预测,未来童装发展将以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2000年中国童装生产规模为8亿件,到2003年将超过10亿件。国内童装市场巨大的容量和诱人的发展前景,吸引着众多厂家和商家。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儿童礼服日益…  相似文献   

10.
今后几年,世界SBC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5.0%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消费量将达到约165.0万吨,其中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增长趋缓,而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将成为SBC新一轮的发展中心,因此我国SBC产业发展极具潜力,企业应从优化工艺技术、建设多功能装置、拓宽产品应用领域、积极开发下游产品等方面着手,努力提高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据英国石油公司(BP)6月15日发布的《2005年全球能源展望》报告中指出,2004年全球能源市场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各类能源的需求均出现快速增长势头。数据显不,2004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需求同比增长4.3%,这是自1984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需求增长最快的一年。这种需求的快速增长直接导致了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而来自中国的需求增长则尤为显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能源消费量随之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很大压力.因此,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关系入手,首先利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和节能率等指标分析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关系;然后运用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弹性系数分析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碳排放特征,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石油市场“十五”供需回顾及“十一五”展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化工业化特征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石油产品市场经历了一个由供需平稳到供需偏紧的发展过程.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虽然石油生产增速有所加快,但消费增长更快.年均增长达到7.7%,高于同期生产增速5.6个百分点,进口依存度也急剧扩大。石油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石化》2013,(11):5-5
3800亿元 通用电气公司研究表明,中国将引领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如果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从2012年的4%增长到2025年的8%,由此导致煤炭消费减少,每年可节约3800亿元环境成本。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化进程由中级向高级的过渡,我国石油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年均增长4%,但增速比“十五”时期将回落3.7个百分点;原油产量年均增长2.4%,低于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预计到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到3.75亿吨,而同期产量仅能这到2.04亿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结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费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活动和生产的最终目的。我们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就是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但是要想促进经济增长,消费又是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稳定适当的消费增长,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城乡居民的消费都有了较快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最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平均9%的增长率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但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两大问题,一是资源的巨大消耗,二是环境的严重污染。从1990年到2002年,中国的GDP增长了不到150%,但石油消费增长了100%,  相似文献   

18.
2002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从2001年的91.65亿吨油当量增至94.05亿吨油当量,增长了2.6%,世界石油供应略大于需求,大多数地区汽油消费量有所增长,燃料油消费量有较大幅度下降,天然气需求复杂,需求略大于供应;煤炭消费增长是最为强劲,达到6.9%(主要归因于中国煤炭消费的激增);核电和水电消费分别增长了1.6%和1.3%,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猛增19.7%,成为拉动世界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强大“引擎”,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呈现以下三大特点:(1)能源消费增长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总量的68.5%;(2)石油消费量超过日本,从而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3)煤炭消费量继1999年连续三年下滑后出现巨幅反弹,较2001年增长了27.9%。中国超过美国,重新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  相似文献   

19.
1985-2000年,世界LPG(液化石油气)需求迅速增长,2000年,苏伊士运河以东地区从长期的净出口地区变为净进口,而且这种状况将持续到2005年,预计到2005年,亚洲LPG总需求量将达到近7000万吨,亚洲将超过北美,成为LPG需求量最大的地区。随着亚洲地区LPG需求的增加和中东地区出口的减少,西非和阿尔及利亚LPG供应量的增加将弥补亚洲地区的供应短缺。从LPG的终端消费变化来看,民用方面增长量大的地区将是印度和中国,化工需求的增长主要出现在中东和西欧,而而受环保因素的强大推动,汽车燃料对LPG的利用将在中东、非洲、原苏联和东欧地区以年均6%以上的速度增长。据估计,到2005年,世界LPG需求将接近2.37亿吨,而总产量为2.37亿吨,供需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0.
山益 《国际石油经济》2005,13(11):66-67
10月份,国内仍处于石油消费的高峰期,石油需求与9月份相比基本持平或略低,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2%。中国经济总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投资、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出口以及消费市场持续保持强劲增长,繁忙的农业、渔业活动成为推动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