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珂 《中国报道》2022,(4):33-35
<正>新兴经济体的疫后复苏之路将受到多重因素挑战,经济复苏和增长的走向不仅在于如何进行自救,也依赖新兴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国际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疫情延宕两年多来,世界经济遭遇严重冲击,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尽管复苏预期有所上升,但变数犹存。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底子弱,风险承受能力和政策缓冲空间有限,面对疫情冲击时更显脆弱。受访专家表示,新兴经济体的疫后复苏之路将受到多重因素挑战,经济复苏和增长的走向不仅在于如何进行自救,也依赖新兴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国际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双周     
寰眼天下·国际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稳定日前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显示,全球经济在表现出复苏态势的同时也呈现复苏强度不足、速度缓慢;发达经济体目前的复苏仍属于无就业复苏,消费和投资活动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各经济体复苏步伐不一、增长速率各异;主要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3.
财经     
《首都经济》2010,(1):11-11
联合国报告预测世界经济2010年将缓慢复苏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称,如目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得以持续,世界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报告指出,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主要发达经济体将无法在近期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国际经济环境:2013年全球经济依然处于深度结构调整当中,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不会改变 ——世界经济将继续呈现"弱增长"局面.2013年美国经济延续缓慢复苏的可能性较大,但QE3的负面影响可能拖累美国经济复苏.IMF预计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2.1%,与2012年2.2%基本持平.欧元区衰退势头难以逆转,尽管近期欧盟推出了促进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但由于救助能力不足和政策分歧较为严重,欧元区经济复苏迹象短期内难以出现,IMF预计2013年欧元区GDP增长0.2%.日本形势将进一步恶化,IMF下调2013年日本GDP增长预期至1.2%,远低于2012年的2.2%.新兴经济体有望趋稳,IMF预计2013年新兴经济体增长3.9%,高于今年的3.4%.  相似文献   

5.
锡士 《上海经济》2011,(2):34-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2011年世界经济仍将呈现“双速”复苏特征,即发达经济体增长迟缓,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2014,(15):64-64
从国际机构近期发布的全球经济预测来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纷纷下调了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将全球经济预期从之前的3.2%下调到2.8%,IMF则将此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3.4%,而IMF和世界银行分也别预计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7.4%和7.6%。当前全球经济弱增长态势已成定局,但主要经济体复苏之路存在分歧,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继续保持复苏,但欧元区步伐相对迟缓;而新兴经济体整体增速仍在放缓。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2011,(1):10-10
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不平衡不稳定 日前发布的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显示,全球经济在表现出复苏态势的同时也呈现复苏强度不足、速度缓慢;发达经济体目前的复苏仍属于元就业复苏,消费和投资活动始终处于低迷状态;各经济体复苏步伐不一、增长速率各异;主要国家之间经济实力对比出现变化。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复苏态势,但复苏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特别是伴随欧债危机的反复和变化,世界经济增长预期比较悲观,世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充分显现。其主要特点:一是复苏增长出现波折;二是全球通胀水平逐步回落;三是新兴经济体资本外流迹象再现;四是世界贸易、投资增势趋缓。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基本趋势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经济泡沫成分缩小,刺激性货币政策的空间较大,在经济增长乏力情况下,各国将重回“保增长”的轨道。  相似文献   

9.
赖智慧 《新财经》2014,(1):30-39
喧嚣的2013年已经远去,令人期待的2014年刚刚到来,年轮交替之际,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回顾与展望或许有着别样的意义。 从全球范围看,刚刚过去的2013年,世界经济依然行进在坎坷复苏的道路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继续巩固,美国和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通道,欧元区结束衰退并呈复苏迹象。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步入结构调整进程中,伴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外需下降以及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退出预期的提升等因素,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 刚刚到来的2014年,全球经济会出现怎样的格局呢?联合国2013年12月中旬发布了《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1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2015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上升到3.3%。和2013年大约只有2.1%的增长幅度相比,今后两年世界经济将有所好转。  相似文献   

10.
正在欧美经济复苏、量化宽松退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竞争力正在出现分化,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将变得更加迫切。对中国来说,竞争力提升仍然是必需的,且其过程会相当漫长。图为2013年8月3日,施工中的上海中心。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在各国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和政府财政刺激计划的扶持下,复苏格局初现。2013年迄今,美国经济强势复苏,欧洲也渐渐摆脱了负增长阴霾。可是,以往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经济体,却开始面临挥之不去的增长阴影。增长放缓  相似文献   

11.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走势判断 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情况来看,发展的困难有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转移的趋势,尽管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有所推迟但预期未变,大量资本开始流出新兴市场,对新兴经济体股市、债市和汇市将带来严重冲击,新兴经济体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发达经济体的逐步复苏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回暖,明年全球经济形势会略好于今年。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展望2015年,美元升息、石油价格走势、欧盟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局、以"一路一带"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战略以及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工业方式都将影响2015年的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分析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其中,中美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新常态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与国内转型的阵痛叠加交织,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下行压力不减。2012年5月中央提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2013年7月,中央又提出经济增长的底线思维,即保下限的基调。在中央"稳增长""保下限"的主基调下,地方新一轮投资计划相继出台,全国多个省市地方政府陆续  相似文献   

14.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世界经济仍处于经济增长长周期的萧条阶段,也是化解危机前期积累的泡沫和风险的消化阶段以及拉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徘徊或转换阶段。展望2015年,美元升息、石油价格走势、欧盟的货币政策、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困局、以"一路一带"为主的经济增长新战略以及以页岩气革命为代表的新能源和以工业4.0为核心的新工业方式都将影响2015年的全球经济复苏。文章分析认为,2015年世界经济将呈现整体微弱复苏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34%;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多将保持平稳或向上态势,中国增速可能为6.64%。世界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总体而言尚未真正完全走向新常态。在世界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在双向开放通道中形成的新型互动之势将愈加明显。其中,中美经济再平衡过程中的新常态将会在世界经济复苏增长中发挥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是全球经济形势极为复杂和关键的一年,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但比预期目标艰难,日本受地震及核泄漏事件冲去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债务危机阴影不断,新兴经济体尽管保持了前进的趋势,但正饱受通胀压力。通过分析错综复杂的因素和关系,可初步得出2011年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仍是主旋律,通胀将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蔓延。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危机之后的一大特点乃是世界经济力量和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重新平衡"。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作为金融危机中心的美国将目睹自己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下降,而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大陆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力量,它的条件和理由在于:一是中国大陆强有力地应对了这场危机,且仍有继续执行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二是中国大陆经济快速复苏,其他国家和  相似文献   

17.
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进程表明,原有的世界经济分工体系已经被打破,全球经济格局正在重新塑造,这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趋势,其次说明新兴经济体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最后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分析了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8.
【摩根士丹利9月14日】2009年态势:强力政策造就复苏,下半年增速将超过4% 我们在3个月前指出,在强力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已在2季度恢复了增长,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率先复苏,美国、欧洲等落后者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跟进。此后公布的数据证实,2季度全球经济确实恢复了增长,而且按年率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世界银行7目在新一期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称,随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开始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年中触底回升,并于2010年全面复苏。报告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年中将触底反弹,全年增长6.5%,明年预计增长7.5%,并对东南亚其他经济体产生良好影响。报告把将亚太地区20个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经济增长预期从6.7%下调至5.3%;并警告称,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2018年是世界经济曲折发展大变局的一年,全球贸易摩擦升温、金融环境收紧、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以及新兴经济体金融市场波动等将拖累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导致全球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和包容性深受挑战。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乐观程度降低,经济企稳仍将面临多重挑战,增长将放缓。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趋缓,美国经济增长步伐将随着政府财政政策作用力减弱而回归平庸常态;欧元区因"内忧"(重债高位)和"外患"(全球贸易摩擦冲击)等,经济增长面临不可持续;日本将因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和贸易摩擦升温,较快增长势头或将被打破。新兴经济体因国际贸易、投资和金融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经济和政治风险总体偏高,增长势头或将减弱,各国经济走势也将明显分化。中国因追求高质量、更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增长势头将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