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热 《上海保险》2010,(10):11-15
2006年以来,华安保险公司设计开发了就学贷款保证保险、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等助学贷款保险(以下简称“学贷险”)产品,首次将保险机制引入到助学贷款管理体系之中。随着国家助学力度的日益增大,深入研究学贷险的“黑龙江模式”,不断发展完善学贷险,有利于充分发挥学贷险在分担公益信贷风险,健全高校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财经资讯     
《农村金融研究》2004,(9):53-54
政策概揽 要闻解读助学贷款取得重大突破 三家保险公司收到监管 意见书 随着高校秋季开学,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开始实施,标志着助学贷款运作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一是还款年限延长,由4年内还清改为6年内还清;二是贴息方式有变化,由目前整个贷款合同期间内对利息给予50%财政补助改为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开始计付利息;三是经办银行通过招标来定;四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财政和高校各承担一半;五是加强贷后跟踪管理。 新规在强化风险控制,尽量降低贷款违…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为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推出的"奖、减、免、助、贷"五项救助措施中,国家助学贷款是最主要的帮助政策和措施。从1999年9月国家开始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到现在已经执行了8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我国的助学贷款帮助了很多贫困大学生顺利的完成学业,另一方面国家助学贷款在推行还贷过程中面临着覆盖面狭窄、风险大、回收难的困境,尤其以贷款的金融风险最为突出,它已经严重妨碍了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继续实施。  相似文献   

4.
国家助学贷款是促进教育公平、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问题的主要资助手段。目前,国家助学贷款主要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商业性金融为辅的格局,存在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两种选择,并形成了国开行模式与商业银行模式。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空白点、效率低、贷后管理压力大以及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在助学贷款商业银行模式中引入保险机制,以市场化的方式探索了银行、保险和教育三方紧密联结、优势互补、分工明确、高效快捷的新型助学贷款业务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课题组对此进行了调研与分析,走访了银行、高校和保险机构等,采用国际比较的方法,对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状况、运作模式、运行效果和风险情况进行梳理,认为"贷款+保险"模式成为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机制的一种有益探索,同时该模式面临诸多体制机制及操作困难,深化试点和改革是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学贷险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型保险产品,主要有国家助学贷款信用保险、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保证保险等表现形式。虽然学贷险发展迅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需不断完善,才能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徽农村金融》2006,(7):68-69
为学习、借鉴云南、贵州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5月28日至6月4日,由省教育厅牵头,与我行共同组织了考察团,赴云南、贵州考察学习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考察团以省教育厅副厅长虞志方为团长、省农行行长助理孙妙宇为副团长,省教育厅学贷中心和我行个人业务处及部分高校和经办行人员共18人参加。考察学习期间,考察团成员就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组织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贷后违约现象、成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等院校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行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政策,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在贷款政策、实施机制、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了重大调整和完善,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新机制.新政策、新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风险,提高了银行为贫困生提供贷款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助学贷款这项下作的持续发展.同时,各相关部门,如学校、银行等也在新政策、新机制的指引下,加强了助学贷款的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国家助学贷款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但是一些固有顽疾依然存在,没有得到彻底遏制,诸如贷后违约现象.  相似文献   

8.
日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有关国家助学贷款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助学贷款遭遇一系列问题,全国仍有八个省份没有“动作”。其中,有两个省份一笔助学贷款都没有贷出去。而按照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和比例,国家助学贷款如果搞得好,每年应该贷出l60亿元左右,但从2000年到观在,才  相似文献   

9.
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完善了学生上学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因教返贫的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弥补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缺陷。但同时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执行及业务操作中存在贷后管理困难较多、社会风险分担与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以来,工行江西省分行加大了对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截止4月末,共向南昌大学等26所高校发放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12385.92万元,接受贷人数达15458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利用金融手段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自开办以来,贷款业务发展较快,不但成为银行信贷创新的新品种,而且帮助一大批家境贫困的学生完成了高等教育学业,深受学生、学校、家长、社会的好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务必认真分析,查找症结,有的放矢加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湖南岳阳市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查分析试图进行有益探讨。早在2000年,湖南岳阳市唯一的1所省属高等院校就与某银行签订了银校合作协议,开始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截止2006年末,已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973万元,受贷学生4856人,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难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从调查中发现,该校国家助学贷款曾经先后二次因不良率超过经办银行总行5%的不良贷款控制线而被中断,对贫困学生的顺利入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为什么居高不下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国家助学贷款的特殊性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具有额度小、贷款对象分散、发放期限长、不可预测因素多等特征,导致经办银行从贷款审核、监控到催收整个链条上的信息都不对称,特别是贷后管理十分被动。调查发现,经办...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商业银行助学贷款处境尴尬的深层原因分析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开展助学贷款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风险大于收益.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助学贷款一定程度上还属于道义和政策行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国家助学贷款虽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如财政贴息、免交营业税、呆坏账核销等,但国家助学贷款的资金均由银行自行筹措,还贷风险由银行独自承担.这种没有信用等级评价的信用行为,风险自然大于收益.其次,贷后管理无章可循,追索成本过高.再次,很多地方由于财政收入方面的原因,国家助学贷款缺少财政贴息等相应政策的支持,同样制约了助学贷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村金融》2005,(6):28-29
为全面落实省分行与省学贷中心签定的《安徽省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的各项要求,宿州分行主动加强与属地高校的联系,积极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工作。自5月13日到5月21日短短的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该行共收到学贷申请258份,审核符合贷款务件的申请198份,实际发放助学贷款140笔,金额84万元,发放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使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我国推出了大学生资助制度,经过几十年发展形成一个"奖、贷、助、补、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其中"贷"即国家助学贷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作为国家高校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形式,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1999年开始启动,至今已经历十年.  相似文献   

15.
教育助学贷款包括商业性教育助学贷款和财政贴息的国家助学贷款两种。国家助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由中央财政或地方财政贴息,用于借款人本人或其直系亲属、法定被监护人在国内高等学校就读全日制本.专科或研究生所需学杂费和生活费用的助学贷款.属于信用贷款。根据我国最新政策,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支付,毕业后才开始还本付息。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目前有些地方的生源地助学贷款不断萎缩,甚至处于停滞状态,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又成难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关注。生源地助学贷款日益萎缩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贷款门槛较高,程序复杂,贫困家庭很难贷到款;第二,由于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单笔金额小、成本高、风险大、效益低,银行普遍具有惜贷情绪;第三,虽然贷款的利息有优惠,但很多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具有明显的外部收益。目前政府和央行要求各主办银行加大助学贷款的力度,但是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业务风险又比较高,各主办银行在办理该业务时面临两难选择。本指出,各主办银行按毕业生就业率对高校申贷学生进行市场细分,并确定营销的目标市场则有助于解决该问题,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开展以及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问题、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试点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5年2月底,全国助学贷款余额96亿元,实际发放人数115万人,成为“奖、贷、助、补、减”高校学生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但从总体上说,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最突出的问题是贷款供给不足,很多贫困大学生、尤其是特困生得不到帮助,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一、国家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一)国家助学贷款规模小国家助学贷款规模虽然日趋扩大,但供需缺口仍然很大。1.贷款满足率低。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的20%,特困生约160万人。截至2004年3…  相似文献   

19.
谢慧英  崔学东 《甘肃金融》2003,(12):65-66,68
"金钥匙"助学贷款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为解决贫困学生求学难的问题而推出的一项新的政策性贷款业务,它对于贫困学生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为其继续求学深造解了燃眉之急,但综观助学贷款发放全貌,尚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助学贷款发放更是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了助学贷款停贷局面.为此,我们对民勤县办理助学贷款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根治助学贷款失信问题要依法以德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助学贷款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决策。助学贷款实际运行情况不理想,学生失信问题普遍存在,金融机构将面临“追偿难”的困境。依法治贷和以德治贷是确保助学贷款的法律基础和思想基础,是根治助学贷款失信问题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