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绿色金融作为结合信贷服务和环境保护的一种新金融方式,是提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文章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对绿色金融与企业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展开系统分析。文章构造了包含绿色金融因素在内的企业污染排放模型,证明了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企业污染排放规模。绿色金融发展产生的污染减排作用因样本融资约束和污染程度的差异而存在异质性。机制检验显示,绿色金融发展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清洁能源利用、污染处理设备投资等方面,从企业生产前端管控和生产末端治理上实现污染减排。同时,绿色金融发展存在溢出效应。此外,文章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发现绿色金融发展对企业污染减排的积极作用依然存在。文章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是推动企业污染治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方式,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究绿色金融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的债务融资和替代性融资.此外,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效果在产权性质、企业规模方面存在差异,对国有重污染企业、大型重污染企业非流动性负债的抑制作用更强,对非国有重污染企业、小...  相似文献   

3.
为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实现其环境治理功能过程中是否驱动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利用2014年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其对试点地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地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升了试点地区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进行奖励产生的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与政府对企业污染行为进行处罚产生的约束效应是促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两种路径。研究结论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丰富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践探析——以曹妃甸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的重要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政府与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与管理.在21世纪,曹妃甸作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典型,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产业链合、促进环境保护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与循环经济模式给人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双碳”背景下,通过金融手段抑制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类产品出口,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绿色声誉,是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以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政策文件为外生冲击,利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分析了绿色信贷政策对我国污染企业出口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绿色信贷政策抑制了重污染企业出口规模扩张;绿色信贷政策通过“遵循成本”机制,降低企业要素的边际产出,抑制了企业出口规模的扩张;纳入融资约束的三重差分模型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高融资约束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大;异质性分析结果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对金融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为绿色金融政策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6年城市面板数据,以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为例,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了城市群扩容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群扩容对城市群原有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对新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无显著作用,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结论是可靠的。机制检验表明:扩容未影响原有城市的技术效率,但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来促进原有城市技术进步,进而提升原有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扩容通过降低功能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新进城市技术效率,通过提高市场一体化水平来促进新进城市技术进步并降低其技术效率,由于技术进步效应和技术效率降低效应相互抵消,扩容未影响到新进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此外,扩容对原有城市中的大城市、高创新能力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有更大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石化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石化行业的特点,从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盈利、持续发展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石化企业绿色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以某石化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性研究。结果显示:案例企业绿色竞争能力从2005年到2013年总体上呈现出增强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5.8%;但这四个因素的影响作用有较大差距,生态环保能力最大为42.16%,其次是节能减排能力为29.32%,盈利能力与发展能力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分别为17.31%与11.20%。最后为有效提升石化企业的绿色竞争力,文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一是需要着力提升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需要着力扭转盈利能力的下降趋势;三是需要进一步提高节能降耗能力;四是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投入。  相似文献   

8.
以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为对象,借助修正后的Ohlson评价模式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内部环境管理、外部绿色供应链管理、投资回收和环境化设计等绿色行为对企业股权价值增值均具有显著的解释能力,其中内部环境管理和外部绿色供应链管理影响最为强烈,因此企业应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文化培育和制度安排,并以资源深度利用为导向进行跨边界的流程设计,目的在于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园区是21世纪新兴的工业组织模式,自提出后受到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关注。它强调园区成员的联系、合作和参与,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流形成各成员相互受益的网络,并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共进。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述,结合海盐经济开发区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提出了总体框架及生态工业链构建及清洁生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研究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家宏观区域经济整体政策框架下,针对"哈大齐"——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地方政府如何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更好的税收政策支持,以吸引更好、更多的绿色环保企业,进而促进地区经济沿着节能、环保、绿色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工业园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目标,但从当前园区系统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工业园本身的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阐释了生态工业园的持续发展与园区系统自组织机制培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最后,提出了培育与发展园区系统自组织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4-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对地区间发展差异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保持稳健,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尚未凸显;工业发展、教育水平和外资引入是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绿色效应的关键路径,而经济发展则是重要的潜在渠道。据此提出全方位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引领绿色发展的整体驱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同时,兼顾城市综合发展异质性特征,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