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当前农资质量和售后服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消协提醒广大农村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农资产品时,一定要多看、多听、多问,避免上当受骗。慎重选择购买场所。一定要到有固定场所、证照齐全的农资经营单位购买。农资经营者除了应持有《营业执照》外,还应当具备本行业的《经营许可证》。如种子经营者,须持有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农作物种子经营许可证》、《种子质量合格证》等相关证件。交易方式要正当,别贪图价格便宜,轻信走村串户的推销者。认真查验包装标识。一定要注意查看包装是否规范,标签是否完整,有无合格证、厂名厂址、商标标…  相似文献   

2.
农民每年都要购买种子、化肥等农用资料,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四)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买到假劣农资的农民朋友,投诉要迅速及时,以便及时处理。同时要注意投诉材料和证据要齐全、完整。投诉时要书写相关投诉书(起诉状),内容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购买农资日期、价格、销售者或…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近日,山东巨野县质监局对辖区内生产经销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的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计量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农资产品的净含量及外包装标识标注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近日,山东巨野县质监局对辖区内生产经销农作物种子、农药、化肥的单位进行了全面的计量监督检查,重点检查了农资产品的净含量及外包装标识标注情况。  相似文献   

5.
国家工商局不久前公布了各地查处的8起农资经营违法案件。令人震惊的是:种子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等"主渠道"企业知法违法,或是违法者本身即农药厂和农资公司的工作人员,甚至还有个别基层干部直接参与了制假售假活动。这个现象值得高度重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劣质种子、农药、化肥卖给农民,是一种故意破坏行为。我们不仅要看到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更要看到政治上的危害,尤其是当个别"主渠道"企业混迹其中时,给农民心理和政府形象带来的危害有多大!这8起案件,尽管只是个别现象,但其中暴露出的问题性质十分严重。农资是特殊商品,国家实行专营政策,把经销的重任交给了农资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种子公司等主渠道,目的就是要保证农资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杜绝假农药、假化肥、假种子。如果作为"主渠道"的农资经营部门也知法违法,坑害农民,那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由此看来,打击"三假",整治农资市场,主渠道先要清扫清扫自己。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农资市场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娄烦县质监局近日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部门的化肥、种子、农药进行了专项检查,并对可疑的化肥进行抽样检验。执法人员累计检查十余家经营点、化肥400吨左右。4月13日,  相似文献   

7.
农民每年都要购买种子、化肥等农用资料,为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买到假劣农资的农民要及时向工商部门的消费者协会投诉。一是投诉要迅速。法律规定,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申请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二是进行权威的技术检测。由于农资是特殊商品,种子质量投诉前应当向当地的种子管理机构申请鉴别质量监督检验部门鉴定。三是投诉材料要齐全、完整。投诉时要写投诉书,内容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购买农资日期、价格、销售者或者生产者、农资出现质量问题的具体时间、因农资质量问题带来的损…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金饰品在出厂前应由生产者在成品上打印记,并附有标识物。印记上包括材料名称、含金量;标识物(挂签)上的内容包括饰品名称、材料名称、含金量、生产者名称、地址、产品标准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重量等。无印记、无标识物以及标识内容不符合该规定的,经营者不得经营。消费者在购买金饰品时要注意:金饰品上有没有印记和相关标识物。  相似文献   

9.
化肥、农药、种子等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农业生产的效果和安全,假冒伪劣农资常常给农民带来灾难性的损失。当前,农资市场的不规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资企业众多,很多个体经营户规模小,不利于控制农资进销渠道,质量难以保证。另外,农资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相互缺  相似文献   

10.
蚌埠市技术监督局从3月初开始,分三次展开了对市区及郊区农资市场销售的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农地膜、农用成品油、农机及其配件等八大类农资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和专项“打假”工作。最近,第一次抽查的是农药、化肥、种子、农地膜、饲料。结果表明:在49  相似文献   

11.
近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权威人士向购买春耕农资的农民作出提示:一,购种注意事项一是到合法的经营单位购种,不要图方便购买无证照走乡串村流动销售的种子,购种时最好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或经营许可证。二是购买合格的种子,要购买包装、标签标注完备、质量合格的种子。三是购买合适的种子,即标签上注明适于当地种植的品种种子。若是主要农作物品种种子,应当经过省级或国家级审定。四是索要购种凭据,并妥善保存。二、使用种子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梅县白渡供销社从1992年7月1日起,在出售商品时,附上一份《农资经营优质服务保证书》,接受群众监督。这一做法,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一段时间里,社会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绝,一些见利忘义的人把罪恶之手伸向农民,出售伪劣的化肥、农药、种子等,使农民蒙受巨大损失,他们坑害农民的丑恶行径已经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财经动态     
宏观Macroeconomy 2009年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确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七部委日前联合下发了《2009年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其中,工商总局负责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管、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农村广告监管、涉农合同监管、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涉农商标专用权保护、农村经纪人培育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登记服务等工作。同时,方案还确定了九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4.
从3月1日到4月22日,宁波市技术监督系统开展了“查农资、保春耕”战役,重点检查种子、化肥、农药、饲料、农膜等农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村级农资代销店越来越多。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大多数行政村或建有农资专营店,或以经营副食为主兼营农资。农资店的发展,虽然方便了广大农民,但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欺骗群众,掺杂使假。这些村级农资经营店绝大多数是个体或打着“集体”的招牌建的私营店,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其经营的化肥、种子或农药等大多是以低价从个体贩运户那里购进的;少数经营户甚至在合格农资中直接掺杂兑假。一些假冒伪劣经营商也看中  相似文献   

16.
近日,晋城质监局开发区分局开展“质监法律服务车”进社区活动,流动服务车深入辖区的每个村(居委)、社区。给居民送去了《产品质量法》、《标准和计量》、《食品安全》等10多种书籍和宣传资料,展示了《玩具强制认证、保护儿童安全法》、《购买化肥应看哪些标识》、《液化石油气钢瓶使用常识》等宣传展板,并为居民提供了现场法律咨询,咨询内容涉及食品安全、环境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蚌埠市秋粮丰收,加强秋季农用生产资料市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及“打假”,最近该市技术监督局组织力量对市场销售的农药、化肥、种子、饲料、农膜、农机及零部件6大类农资商品质量和计量进行了监督检查。本次共检查农资经销单位45家,对化肥50批,农药25批,种子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农资专项打假整治执法行动于今年2月全线展开,涉及种子,农药、化肥、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种畜禽、牧草种子、水产苗种、渔药、鱼粉、渔机仪器、渔具、渔具材料、农业机械等各个方面。 2月,农业部制定"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专项检查实施方案",启动了对种植业、饲料业农资等8大类市场专项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经营良种、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的集体、个体摊点越来越多,为农民科学种田,发展生产提供了方便。然而,在销售农用物资时,有些经销单位和个体户利用多种手段,以假充好,变着法子坑害农民,甚至把一些假劣农资贴上漂亮的商标卖给农民,使种田人受到程度不同的经济损失。为了使农民在购买农用物资时不上当受骗,少受损失,笔者建议有关部门从关心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设立农资监查制度。经常组织农业。工商、供销。物价等部门对市场上的农用物资进行检查,受理举报或投诉。这样,农民在购买良种、化肥、农药等农用物咨时…  相似文献   

20.
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应注意产品上的标识是否齐全,对羽绒服装来讲,更应标明填充物羽绒的含绒量,羽绒的种类及灰、白颜色,充绒量等,如果一件羽绒服的标识不齐全,缺项较多的,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