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税人权益是税收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税收法制建设不够完善,特别是在纳税人权益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文章分析了我国纳税人权益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林雄 《福建税务》2001,(6):8-11
纳税人的权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直接地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间接地促进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创造良好的税收执法环境。本着更好地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新税收征管法针对旧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权利的规定不够充分的现状,总结实践经验教训,按照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借鉴国外保护纳税人权益的立法经验,大量增加了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纳税人权利的行使有了法律保障。本文拟对新税收征管法直接规定的纳税人权益的条款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3.
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核心问题。纳税人权利在宪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制度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但受历史惯性的影响,在征纳关系上.我们习惯更多地强调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重视不够。2006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只有12.3%的受访者了解纳税人的权利,其余87.7%的人则“完全不知道“或“知道一点儿”。纳税人权利意识孱弱的直接后果是纳税人维权长期处于被动或“虚置”状态。  相似文献   

4.
税收情报交换作为国际税收合作的必要手段,是提高税收透明度、强化税收征管的有效途径。作为一种扩张性极强的工具,税收情报交换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纳税人信息权的生存空间,引发各界高度关注。围绕纳税人信息保护“权利化”论证呈现的复杂面相,源于长期隐匿在国库主义阴影下的纳税人权利保护始终处于“消极状态”,对其认知存在模糊性。由此,关注纳税人权利进程的纳税人主义应运而生,作为调适征纳双方权义结构的可能思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域外纳税人信息权保护规范及路径对我国立法起到积极垂范作用,意欲在中国的税法土壤上培育出“纳税人权利之花”须坚持国库主义与纳税人主义的“二元化立场”理念,在制度调适上以修法为契机落实纳税人信息权、构建一体分层的保护机制、强化责任追究与权利救济机制,方能实现纳税人信息权的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5.
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立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税收法律关系中,由于征纳双方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性,使我国税收立法长期以来存在着重视纳税人的义务而内税人的权利的情况,这既不利于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也不利于国家财政收的实现,而且这种税收方法上的偏颇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因此,通过对宪法的修正、制定税收基本法和完善税收程序法是建立纳税人权利保障制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纳税人作为税收对象的主体,其权利和义务的行使对税收体制的建立健全意义重大。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纳税人权利保护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法律角度,从对纳税人权利进行保护的必要性的分析着手,对纳税人的权利给予界定,进而分析我国在纳税人权利保护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税收程序性权力是纳税人享有的富有动态意义和程序保障价值的权利, 是保障税收程序公正机制建立的核心权利;现代权力制约层面上的税收程序性权利主要有要求程序主持者中立的权利、知情权、听证权、陈述申辩权、平等对待权、要求说明理由的权利、程序抵抗权、救济权等;通过赋予纳税人必要的程序性权利,正在成为各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现行《税收征管法》更多地强调了征税机关的征税权力,而较少关注纳税人权利,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不对等的。从纳税人权利本位出发,《税收征管法》的修订,应遵循征纳双方平等的理念,更加注重税法的公平价值,加强依法治税,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构建一个完整的纳税人权利体系。  相似文献   

9.
税收随着经济的发展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纳税人的权利保护也就显得越发重要。随着相关法律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在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保障纳税人的权利所亟须解决的,本文就纳税人权利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税务机关、纳税人等多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处理好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的关系。在税收实践中,存在着征税权力过度膨胀,纳税人权利相对萎缩的状况。不少税务机关在管理过程中要求纳税人履行义务多,而保护纳税人权利少;行使权力多,而承担责任少;硬性管理多,主动服务少。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法制化”的现象。这些对权力的不正确运用与对纳税人权利的不正确对待都必须在依法治税进程中加以重点克服与防范。在税收立法与执法过程中,要将纳税人权利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税收权利体系的理论基础——国家税权与国民税权的角度分析了纳税人权利保护的逻辑前提,进而从税收权利理念和制度源头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研究纳税人权利保护只有在国家税权限制和纳税人权利的非狭隘化的现实基础上,才能切实实现纳税人权利保护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是税收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的做法。目前,我国对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缺失。我们需要在完全了解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立法、优化税收环境、建立补偿制度等方法,完善我国对纳税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余杰  徐知非 《云南金融》2012,(2X):180-180
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是税收法制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应该有的做法。目前,我国对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方面还存在许多缺失。我们需要在完全了解纳税人信赖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的情况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立法、优化税收环境、建立补偿制度等方法,完善我国对纳税人信赖利益的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张朝晖 《时代金融》2013,(11):188-189
近年来,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推进,在此过程中关于"纳税人权利的保护"问题引起了学者们广泛而持续的关注。总所周知,衡量一国税收法治的发展水平的关键就是纳税人的权利是否得到了充分、有效的保护。转变纳税人地位、完善纳税人权利的保护是中国税制改革的动力和源泉,同时也是中国税制改革的支撑和皈依。本文主要对税收立法以及税制改革中应如何加强纳税人权利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我们的税收理念偏重于强调税的强制性,过分强调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而忽视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义务。税务机关片面地强调自己的权力,而忽视纳税人的权利。因此,加强税收监管需不忘履行服务义务。笔者就此问题作如下思考。强化纳税人权利1.提高纳税人的维权能力。我国有许多纳税人不知道自己在履行纳税义务的同时还享有权利,即使知道享有权利,也不知道如何行使,甚至因为害怕税务机关的权力而不敢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我们必须让  相似文献   

16.
税收情报交换制度作为各国间合作的主要机制之一,在国际反避税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此过程中,主管机关对纳税人的权利保护往往略显不足。本文在简要介绍我国税收情报交换中保护纳税人权利现有规定的基础上,介绍了OECD的有关经验,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加强税收情报交换中纳税人权利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更注重对保护纳税人权益和为纳税人服务的规定,但如何使纳税人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利从而加强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对此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问题的提出所谓信息非对称,是指市场经济的主体的一方总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纳税人的权益,是指纳税人依照法律所拥有的权利。纳税人的权益可分为权利和利益。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结伴而行。在征税与纳税关系中,对征税人来说,纳税人的义务便是征税人的权利;从纳税人来看,税务机关的义务基本上就是纳税人的权利。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征税人与纳税人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及应履行的义务存在着十分典型的信息非对称:只有税务人员十分清楚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而纳税人对自己应履行的义务可以说非常清楚,但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却不甚了解,征税人与纳税人对权利的信息非对称,这样就不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的征纳关系。二、解决的途径1.税务机关要更新税收理念,改变工作方法。税务机关要改变以往的“以我为主”的思想,更新税收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尝试与纳税人换位,站在...  相似文献   

18.
纳税人权利保护视角的税收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税收司法对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角度出发,税收司法改革所重点保护的应当是宪法层面的财产权、平等权和生存权。在税收实践中,纳税人的财产权、平等权、生存权时常受到挑战,但已经在我国的税收立法和税收司法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和尊重,当前主要是如何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和实践保护。  相似文献   

19.
我国税务行政救济制度在对纳税人诉权的保护、举证责任、调解与和解、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税务行政诉讼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客观上阻碍了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十三五"期间,结合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和即将修订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借鉴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完善相关制度,有利于及时有效地保障和救济纳税人受到侵害的权利,以贯彻落实税法中的纳税人保护理念。  相似文献   

20.
保障纳税人权利是税收法治的灵魂。目前我国在税收立法以及税务行政执法方面对纳税人权利的保障还存在缺陷。解决问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建立对权利的监督制约机制、完善税收立法和税收权利的行政司法救济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