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来,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对邮政储蓄转存款的一些改革措施,2003年8月1日对邮政储蓄实行新老存款划段,老的邮政储蓄转存款实行年利率4.131%,新存款年利率为1.89%;2005年9月21日实行邮政储蓄老存款账户余额分5年转出政策。这些措施的出台,使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邮政储蓄资金的运作模式主要依赖于转存至央行靠央行支付高额利息的格局被打破,对邮政储蓄资金运营、邮政储蓄管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设立邮储银行的模式选择与步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9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宣布自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利率(1.89%)计付利息。这意味着自8月1日之后,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再不能享受原来2.151个百分点(以一年定期存款为例)的巨大利差优惠,而且还将为吸收的定期存  相似文献   

3.
银发[2003]177号文件有关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利率(目前年利率为1.89%)计息。”而此前邮政储蓄转存款年利率为4.131%,新的转存款利率仅为原转存款利率的45.75%,且低于1年期储蓄存款  相似文献   

4.
邮政储蓄:尴尬的金融角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聪林 《中国金融》2003,(23):33-35
200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邮政储蓄转存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进一步下调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以2003年8月1日为界,8月1日以前转存人民银行的存款按年利率4.131%计息;8月1日以后的新增存款可以转存人民银行,按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息,也可以自主运用。中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  相似文献   

5.
为配合邮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邮政储莆转存款利率关系,提高邮政储蓄机构资金运用能力,建立由暗补转换为财政明补的补偿机制,人民银行新出台了邮政储蓄老转存款(即2003年8月1日前转存人民银行的邮政储蓄存款)分期转出的改革措施,实行新老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政策,老的邮政储莆转仔款执行年利率4.131%,新的执行年利率1.89%。为了解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政策实施情况,近期我们针对四平市邮政储蓄老转存款转出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2003年,是邮政全面扭亏为盈的第一年,邮政储蓄经过18年的发展,收储余额已超过8000亿元,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第五大金融机构,2002年实现业务收入175.55亿元,占总收入的1/3强。2003年9月初,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从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央行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意味着一直被央行“包养”的邮储从  相似文献   

7.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最近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有关问题出台新规定:即邮政部门2003年8月1日以前已存入人民银行的邮政储蓄转存款,暂按4.13%的利率计付利息.从当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部分,按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付利息;经国家邮政局申请相关部门批准,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还可依程序申请成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承销团成员.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有关新规定的实施对株洲市经济、金融及邮政部门原已形成的资金外流、利益驱动和竞争态势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邮政储蓄业务自20世纪80年代恢复开办以来,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邮政储蓄业务的开办,曾为有效实施宏观调控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邮政储蓄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出来,给我国金融业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我国邮政储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邮政储蓄转存款利差过大。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按综合利率支付转存款利息。据统计,1998年3月25日至2002年2月1日5次调整的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分别为7.218%、6.6429%、5.922%、4.6008%、4.347%,分别比城乡居民储蓄一年期存款年利率高1.998、1.8729、2.1…  相似文献   

9.
一、邮政储蓄改革受困的几大问题 1.邮政储蓄获利空间不断缩小,部分网点面临生存危机。2003年9月1日,央行对邮政储蓄存款实行划段计息,邮政储蓄为寻求较高资金收益,对超出2003年8月1日人民银行转存款余额部分采用了上存省邮政局的办法,省邮政局按照2.7%的利率按季计付利息,仍低于此前人民银行4.131%的转存款利率1.43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央行自2003年8月1日起,对邮政储蓄存款转存款利率进行了政策调整,由原来的4.131%降至1.89%,以抑制邮政储蓄业务的过快增长速度,实际情况是邮政储蓄发展势头逆政策而行,呈现快速增长之势。对此,人民银行要综合制定调控政策,银行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以保证邮政储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86年4月按照国务院部署,我国开始在全国部分城乡邮政机构恢复开办储蓄业务。这项政策的实施,使邮政储蓄充分利用邮政机构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按照当时的制度,邮政部门将邮储存款全额缴存当地人民银行,人行按月累计日平均余额的2.2‰按季计付手续费,邮政机构按规定利率向储户计付利息,人行再按月据实向邮政机构拨付利息。  相似文献   

12.
1.邮政储蓄的主要问题 ①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过高。自1996年以来,人行已十次降息,银行的存贷利差已十分微小,但邮政储蓄转存款计息利率仍保持高水平。今年2月21日之前,为年息4.6008%,比定期一年储蓄利率高2.3508个百分点,比活期储蓄利率高3.6108个百分点,比再贷款最高档次利率3.78%还要高0.8208个百分点,且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按季计息……  相似文献   

13.
谢莉 《新疆金融》2005,(8):52-52
2003年以来,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进行了两次下调,其目的是促使邮政储蓄机构逐步建立起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使邮政储蓄转存款不再存在利息优势,盈利能力明显降低。近两年邮政部门虽然开办了许多种中间业务,但起点低、发展慢、品种少、范围窄、更新慢,无论从指导思想上还是具体业务开拓上都存在着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4.
余结伢 《青海金融》2005,(12):35-36
一、邮政储蓄改革的必然趋势 社会经济和邮政储蓄自身的发展促使邮政储蓄改革势在必行。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呼声和讨论,但由于经济的、技术的或硬件的、软件的因素,邮政储蓄改革未能彻底完成。2003年,邮政储蓄资金改革在全国推行:即自2003年8月1日以后新增的邮政储蓄资金转存到中央银行的转存款,按照金融机构当时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即1.89%计息;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177号)文件精神,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再次下调,并划断新老存款,即:于2003年8月1日起,新增转存款执行新利率1.89%(与半年储蓄利率相同),老转存款利率仍按4.131%执行。该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应是:一是邮政储蓄转  相似文献   

16.
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调整后对农村资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3年8月1日起,人民银行调整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息;邮政储蓄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可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或在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邮政储蓄转存款与央行再贷款利率倒挂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精神,2005年年底人民银行决定将邮政部门在人民银行的邮政储蓄老转存款,以2003年7月底的余额为基数,分5年转入新存款户,第一转出年度转出基数的10%、第二转出年度转出基数的15%、  相似文献   

18.
设立邮政储蓄银行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03年8月1日起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不再享受优惠利率起,我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设立邮政储蓄银行势在必行。但当前组建邮政储蓄银行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进一步研究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1.邮政储蓄分流资金较多。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分流了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资金。目前,与农村信用社吸收资金构成直接竞争的是邮政储蓄。邮政储蓄具有农村信用社所不具备的一些优势:通存通兑、结算便利等。据调查,我省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1999年以来存款每年的增幅都在20%以上,虽然2003年人民银行调整了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但2003年仍保持了20%的增长率。2003年全省县及县以下邮政储蓄存款新增量与农村信用社存款新增量之比为0.64:1,这对于县域经济不发达的黑龙江省而言,增大了农村信用社市场筹资的难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防止邮政储蓄的“抽水机”功能,从农村抽走大量资金,人民银行2003年8月起对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利率进行了下调,希望以此抑制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过快增长,减少对农村资金的分流。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个政策的初衷并未实现,效果很不明显,在部分地区基本没有效果。以江苏某县为例,2004年7月末,该县邮政储蓄存款余额达12.39亿元,23.97%,比全县6家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