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仙市古镇丰厚的盐运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其旅游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建议。文章对仙市镇及类同区域的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盐业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州盐业史则是中国盐史文化中的厚重部分。现试图证明泰州盐文化地位,挖掘泰州盐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泰州盐文化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3.
中国商业史学会、扬州大学、东台市人民政府在扬州、东台联合主办了“全国盐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历史学、经济学、旅游学、食品科学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提供论文50余篇。与会专家就盐文化的内涵、影响,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盐业制度的变迁、盐业经济与学术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4.
吴娟 《魅力中国》2014,(19):39-39
本文探讨了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通过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对农村文化分类分层实施保护。注重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蒋巍 《新西部(上)》2010,(7):50-50,34
本文介绍了旅游型新农村的概念、特征、发展现状。并对旅游型新农村资源开发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观光型模式;体验型模式;综合型模式。只有体现农村文化的内涵和特色,才能使农村旅游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藏区的用盐史进行了梳理,由此展开对藏区盐生产、盐粮贸易、医药用盐等问题的探讨.在藏族谚语和文学中能够发现,不仅茶是藏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盐也有着同样的地位.作为一种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物品,透过盐这一窗口,人们能够对特殊环境下生活的藏民的精神世界有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中国农村保存了相对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利用民俗节庆文化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其原因在于:民俗节庆文化的群众性可以让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入人心;它的周期性可以弥补乡村旅游中由单纯依赖农业自然资源而出现的淡季;民俗节庆文化的差异性则可让乡村旅游的开发因地而异,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利用丰富的节庆文化资源,开发宁波当地乡村旅游的产品和方式。  相似文献   

8.
淮盐文化是祖祖辈辈盐场人守望的精神家园。要以传承创新为基本准则,提升淮盐文化建设自信力的华美境界;以盐的品质为精神凝聚,增强淮盐文化建设自信力的内生活力;以产业发展为关键要素,打响淮盐文化建设自信力的亮丽品牌。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发和建设青海盐湖文化旅游品牌,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战略;是青海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把握世界范围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大好机遇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盐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盐湖文化旅游品牌的精心打造,不断发展青海盐湖文化产业,向世界推介以察尔汗盐湖为龙头的青海盐文化的独特形象,以获取长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促进我省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为青海走向世界,为世界了解青海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广西崇左市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崇左市文化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崇左市文化旅游要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壮民族文化旅游形象、重点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开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广西崇左市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崇左市文化旅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崇左市文化旅游要抓好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挖掘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构筑壮民族文化旅游形象、重点发展边关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化水平的开发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郑柳青 《特区经济》2011,(12):169-171
古蜀王文化是四川最具本底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目前尚未得到系统开发。本文深入解读了古蜀王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古蜀王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的特点,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分析,总结了古蜀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旅游开发的五大思路:全省统筹,形成合力;文化普及,加强宣传;申报世遗,扩大影响;形象化展示,愉悦化体验;城市联动,复兴文化。  相似文献   

13.
体验经济作为一种不同以往的经济开发模式,利用体验经济有效联合农村当地资本是眼下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方向。本文从体验经济视角出发,对政和县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劣势条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振兴南平市政和县乡村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4.
刘瑶瑶 《开发研究》2012,(5):123-126
发展文化旅游经济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主导趋势。以小凉山地区彝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文化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旅游具有创意性、科技性、体验型等特点。本文构建了文化创意的旅游开发模式、文化依托的旅游开发模式以及文化体验的旅游开发这三种模式,并提出了区域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开展农村文化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云南省农村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现况、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云南黑井古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但这里的旅游开发并不成熟,亟待进一步完善。本文认为,要改变这一下现状,应在这几个方面下功夫: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改善住宿条件;第三,修复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第四,开发提升盐文化资源品位。  相似文献   

18.
永州的异蛇文化内涵丰富,是永州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本文通过挖掘永州异蛇文化内涵,分析异蛇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蛇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永州异蛇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醋是我国传统的调味佳品,有着悠久的历史,醋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文化旅游兴起的今天,醋文化旅游将成为本世纪文化旅游的又一亮点.搞好醋文化旅游开发应注意以下几点:打造醋文化旅游景观;开展醋文化旅游活动;开发醋文化旅游商品.  相似文献   

20.
传统音乐文化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大发展,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传统音乐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当前存在不顾历史事实、盲目开发传统音乐文化旅游等现象.传统音乐文化的旅游开发应采取传承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精神指向、加快传统音乐文化的网络传播、加强传统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立法保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