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商》2015,(26)
石油资源自身稀缺性,政府对石油行业的管制,以及国企石油企业的技术垄断优势和我国反垄断法规的不完善,这些都是造成我国石油行业垄断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打破石油行业垄断,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是我国石油行业面临的首要难题,我们应从完善反垄断法律规范和机构、改变政府职能、提高民企创新能力等方面着力规制我国石油垄断,从根本上打破石油行业垄断,形成竞争性市场格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打破部门、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发挥市场在资源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现象的主要表现是:部门、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强制交易、联合限价,串通招标、低价倾销、歧视待遇等限制竞争的行为。垄断乃把持、独占。垄断行为的存在,妨碍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抑制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不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和结构调整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规范和整顿市场秩序,重点开展对部门、行业垄断,地方保护、地区封锁等限制竞争行为进行整治,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  相似文献   

3.
国务院体改办王岐山主任在高层发展论坛提出,一切不适合于国家垄断的行业都要打破垄断,一切不利于市场竞争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行业和企业结构都要进行重组。一石激起千层浪,反垄断问题成了人们竞先关注的焦点。充分认识我国的垄断形式及其弊端,积极寻求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垄断行业改革逐步展开,一些行业已经开始打破垄断。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推进速度比较缓慢,部分行业垄断地位甚至有所强化。当前,垄断行业已成为改革的焦点、难点,金融、保险、通信、铁路、航空等行业垄断地位依然强大,垄断收益依然丰厚,垄断福利问题依然是一个引起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垄断福利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垄断福利对社会的各种严重危害,并提出治理我国垄断福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姚虹 《商业科技》2009,(9):372-37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垄断行业改革逐步展开,一些行业已经开始打破垄断。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推进速度比较缓慢,部分行业垄断地位甚至有所强化。当前,垄断行业已成为改革的焦点、难点,金融、保险、通信、铁路、航空等行业垄断地位依然强大,垄断收益依然丰厚,垄断福利问题依然是一个引起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垄断福利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垄断福利对社会的各种严重危害,并提出治理我国垄断福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不同行业的收入逐渐扩大,其原因既有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本等合理因素,也有垄断、经济制度和法律体系的不健全等不合理因素。据此,本文主要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打破垄断、鼓励劳动力流动、促进全行业均衡开放等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从2008年8月1日起实施<反垄断法>,是以"制止垄断、维护竞争和保护多元利益为基本的立法目的"的,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央企业的行业行政垄断产生冲击和影响.我国中央企业的行业行政垄断,由多种原因形成,并非短时期能够打破,但<反垄断法>的颁布实施,必然会对转变央企行业行政垄断提供良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6):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问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一提起公共服务领域改革,就把“打破垄断”当作不二法门,而不去分析垄断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这不是一种严肃的科学态度。政府也属于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垄断要不要打破呢?在大同世界的理想实现以前,恐怕是不能轻言打破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行业垄断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侵害了经济效率和人民利益,也威胁着改革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行政垄断行业改革举步维艰。本文引入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作为小集团的行政垄断行业相比于作为大集团的民营企业和消费者在博弈中更易采取集体行动维持其垄断地位,并有动力向规制机构等其他分利联盟渗透。外资企业的竞争威胁虽有可能倒逼中国行业行政垄断的改革,但打破行业行政垄断的突破口仍在于国家自身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电价改革的关键: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电力的垄断地位 ,严重制约着电力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 ,阻碍着电价行为的规范 ,影响着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成为电价改革的一大难点。要实现电力价格形成市场化、价格行为规范化 ,必须深化改革 ,打破电力垄断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 ,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的需要。一、垄断使电价居高不下 ,既不反映价值规律 ,又不反映供求关系 ,既侵害用户利益 ,又浪费社会资源。只有打破电力垄断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才能促进电价市场竞争机制的合理形成。长期以来 ,我国电力工业实行发电、输电、配售电“集中…  相似文献   

12.
王程  朱盈盈 《现代商业》2007,(30):195-196
中国电信业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但同时面临行业垄断和行业主管部门垄断保护等问题。随着世界经济浪潮的冲击,国际间的竞争异常激烈,而中国电信业目前尚处于传统垄断阶段,这对其发展极为不利。本文对中国电信业垄断产生的原因以及垄断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打破垄断以促进中国电信业健康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存在的垄断现象,绝大多数属行政性垄断,它既包括纵向的行业垄断,也包括横向的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垄断贻害无穷:妨碍市场竞争,降低生产效率,侵害国民福利。服务垄断损害消费者利益,价格垄断拉高整个社会成本,行政垄断滋生腐败毒瘤。因此,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势在必行。反垄断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已成为中国目前改革的重中之重。自2001年4月以来,虽然政府部门打击垄断的决心大,收效却相对有限,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垄断行为反呈愈演愈烈之势。究其原因,在于反垄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而产生阻力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我国垄断企业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在完全市场境中垄断企业的竞争特点及其行为规律,阐明了由于垄断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必须加大对那些垄断企业、行业的改革力度,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竞争环境日益复杂化,电信行业垄断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多家竞争主体同台竞技的格局基本形成。电信企业长期垄断所形成的较为僵化的机制和粗放的管理模式,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的不适应迅速地暴露出来,而企业现有员工激励措施上的不到位,致使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而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主动。为提高员工积极性,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增强企业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电信行业员工激励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外贸企业原有的商品垄断、市场垄断、行业垄断和人员垄断的优势逐渐被打破,国家又对进出口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使得企业生存、发展、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国有外贸企业如何渡过难关,尽快走上良性循环道路,是摆在每一位外贸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 ,我国公用企业在经营、服务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 ,强制限购交易尤为突出。根据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和加入WTO的需要 ,打破行政垄断与行业垄断 ,引入竞争机制 ,依法规范公用企业的经营行为 ,加强对其内外部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张蓓 《价格与市场》2002,(11):16-18
近几年 ,我国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垄断行业的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是 ,行业垄断问题尚未从根本上解决 ,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势在必行。垄断行业的形成及现状垄断行业的形成。垄断产品主要包括水、电、煤、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性产品和电信、铁路、民航等等通讯交通产品。由于这些产品资源稀缺 ,而且生产设施沉淀成本大、对技术要求高 ,所需的投资金额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这些行业的投资建设一般都由国家和政府承担 ,一般的企业难以负荷。因此 ,这些领域的产品市场大多数是完全垄断市场。经济学认为 ,垄断分为自然垄断和政府垄断。…  相似文献   

20.
金融     
正社会资本投资盛宴开启七大领域破除进入壁垒近日,《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包括生态环保、农业水利、市政基建、"铁公机"、能源设施、信息和民用空间、社会事业等七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对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