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企业史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2006年做出的"鹰的重生"反省序列,是中国企业家反省的一个里程碑。现在,李东生带领他的团队,一起反思走过的30年岁月的心路历程,形成了企业史书《鹰的重生》。去年,李东生在与稻盛和夫对话时,稻盛和夫对TCL"鹰的重生"这段历史与心路历程,特别感佩。2004年以前的TCL顺风顺水,没有人对即将出现的危机有所准备,但是事实上,每一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企业史上,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2006年做出的“鹰的重生”反省序列,是中国企业家反省的一个里程碑。现在.李东生带领他的团队。一起反思走过的30年岁月的心路历程。形成了企业史书《鹰的重生》。去年,李东生在与稻盛和夫对话时,稻盛和夫对TCL“鹰的重生”这段历史与心路历程,特别感佩。  相似文献   

3.
刘志明 《新财经》2006,(8):72-74
创业二十四年后的李东生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致命“死穴”,通过深刻剖析,我们展示TCL的无奈当年,任正非所作《华为的冬天》对其公司战略发展进行深刻自省,在企业发展的低谷中寻找再生的支撑。比任正非更坦率的,是李东生。在近文《鹰的重生》中,他将解剖刀朝向自己,以刮骨  相似文献   

4.
李杨 《沪港经济》2009,(1):33-37
两年前,李东生撰文《鹰的重生》,回顾国际化道路,鼓励员工不放弃。此后TCL的人才培训计划以“鹰”命名,按员工能级分为面向高管的雄鹰计划、面向中层的精鹰计划、飞鹰计划和面向新人的雏鹰工程。  相似文献   

5.
关于"鹰的重生",是TCL总裁李东生引述《美国国家地理》讲的一个故事:作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鹰40岁身体逐渐老化时,必须做出一个困难却又十分重要的决定:要么等死,要么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在150天的时间里,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继而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必须实施坚决的国际化战略,唯有如此,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企业.而TCL,理应在这样的远征中,扮演先锋者的角色.”进入新世纪之后,这段文字如同旗帜一样飘扬在李东生的心中.在这位“敢死队长”看来,这似乎是他的使命.TCL国际化的第一战在1998年年底打响.李东生把战场选在了新兴市场的东南亚,首战的突破口选在了越南.  相似文献   

7.
荐书     
《中国高新区》2012,(2):131-131
管理《鹰的重生:TCL追梦三十年1981~2011》从仓库里的小车间起家,到如今拥有3家上市公司,成为中国最大、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TCL的30年正是中国制造业腾飞的缩影。本书全面回顾了TCL30年企业史,从卷帙浩繁的第一手资料和近百名亲历者的口述中,还原一个真实的TCL。  相似文献   

8.
鹰的重生     
这些年,TCL何等意气风发,吞汤并阿,让李东生一时名声大振。然而高速成长中的中国企业问题多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李东生对自己和TCL的自由和反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必须走出去,必须实施坚决的国际化战略,唯有如此,才可能成为世界级的伟大企业。而TCL,理应在这样的远征中,扮演先锋者的角色。"进入新世纪之后,这段文字如同旗帜一样飘扬在李东生的心中。在这位"敢死队长"看来,这似乎是他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2013,(8):71-71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同时代的企业家群落中,还奋战在一线的已经为数不多,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即其中一位。他今年56岁,入行28年,谈及起落成败和未来,其激情依然可见。相对于言必谈战略并紧跟管理新概念的一些中国企业家,李东生更关注实战和经验总结。在越来越时兴的外部战略咨询导入方面,TCL也迟于许多知名的中国企业。这种本土草根性,对于不断国际化的TCL而言,亦是一把双刃剑:它表明TCL扎根中国大市场巩固生存基础的天性,亦可部分解释其全球拓展所经历的种种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