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杨琪 《中国农史》2003,22(2):43-48
自清未以来,仓制废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应对频繁的灾荒,加强了仓储建设,到抗战爆发前,仓储制度基本得以恢复,并有所发展;同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鼓励农业仓库建设,丰富了传统的仓储备荒模式。农仓与农业仓库对备荒恤贫、调节粮食赢余,减轻各种灾荒带来的损失,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农业仓库还具有储押放款活泼农村金融的作用。但仓制发展不平街,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2.
杨芳 《中国农史》2012,(2):82-92
宋代义仓作为一项重要的备荒救灾制度,其建立经历了反复的过程,最终于北宋后期得以确立,至南宋而相沿不改。义仓是专用于赈济的备荒仓廪,在宋代,其赈贷、赈粜的功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出现了与常平仓合流的趋势。义仓谷主要来源于上三等民户随二税按比例交纳的谷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义仓职能的变化,南宋时,义仓谷通过籴买也越来越普遍。义仓在其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然而,在宋朝的不断调整下,义仓制度得以保留与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吴滔 《中国农史》1996,15(3):53-61
本文截取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这一时空个案,拟通过区域性的实证研究,以加深对有明一朝仓储体系具体实施情况的理解。从全国范围说,明代仓储经历了单一由政府包办向多元化社会办理的过程,而苏松地区又有其地域特色。过去学术界对明代苏松仓政的关注往往只局限于济农仓一制,难以窥见仓储体系的全貌,特别不能够反映济农仓与曾在这一地域实施的预备仓、社仓、常平仓等之间的承继关系。有鉴于此,文章着重勾稽了苏州、松江二府各种仓储名目的兴革,并对仓储的管理运营情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政府大力提倡民间力量参与社会救济,社仓、义仓作为清代民间仓储的主体应时而起。两仓之发展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社仓于雍正初年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嘉道年间社仓衰落,进而促使义仓开始在全国普及;同光年间各类仓储中只有义仓得到恢复。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位置来看,社仓多设于乡村,义仓则多设于城市;组织管理方面,社仓官方介入多、效果差,义仓则由士绅群体相对有效地管理着;从主要功能来看,社仓贮粮以有偿借贷的形式旨在缓解农民青黄不接的困难,义仓则主要通过无偿赈济以帮助灾民渡过难关;从仓粮来源看,社仓贮粮大多摊派给农民负担,而义仓贮粮则以士绅自愿捐助为主。两者的发展本身即意味着民间力量日益壮大,社仓、义仓的此消彼长则进一步体现了在社会救济领域民间社会力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论清前期苏松地区的仓储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滔 《中国农史》1997,16(2):41-50,67
本文是《明代苏松地区仓储制度初探》一文(刊于《中国农史》1996年第3期)的续篇,文章通过对清代苏松地区的仓制的“追踪”研究,从仓储的变迁历程、管理和运营等三个方面,揭示了仓储制度在这一特定地域中的具体落实情况。这样的个案分析也许要比仅仅立足于制度本身的研究,更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仓储制度的运作实态。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广西地方没有专门的粮食管理机构,只设兼管粮食的官员。民国成立后,在军阀混战时期,大小军阀据地称雄,割赋自肥,军饷往往由军队自筹。民国26年(193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粮食问题日益严重,民国29年(194年)5月成立广西粮食管理处后,广西粮政机构才逐步健全。现将民国29年至民国38年广西的粮政机构分省、县两级分述如下:一、省级粮政机构(一)、省粮食管理局民国时期的粮政机构,1941年(民国30年)以前,中央设置粮食管理局,各省亦设粮食管理局。广西粮食管理局隶属于省政府,并在中央粮食管理局的领导下,指挥监督办…  相似文献   

7.
目前,部分粮食企业对收购入库的秋季籼稻谷,无论是在实物台账与仓房(堆垛)卡、还是在统计台账与统计报表乃至财务账册与财务报表中,都将秋季收购的籼稻谷在品种上标注为中晚籼稻谷。部分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收储企业,也将秋季收购的籼稻谷品种名称定性为中晚籼稻谷,并在仓储管理专卡上特别注出,甚至有的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在有关秋收问题的文件中也将秋季收购籼稻谷品种名称定性为中晚籼稻谷。  相似文献   

8.
陆善旦 《农家之友》2007,(7S):35-35
砂仁有阳春砂仁、缩砂仁、海南砂仁,目前多为人工栽培。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五省区。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砂仁成熟采收期,抓好采果后的田间管理,是砂仁获得连年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现将主要管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粮食购销市场化以来,随着多元主体的介入与抢购,“三高粮”(高水分粮、高杂质粮、高密度虫粮)通过不同方式流人仓内,加之地方国有粮食企业仓储设施陈旧、人员结构老化,增加了储藏和流通环节节粮降损的压力。粮食部门如何履职尽责,保持储存期间数量不短少、不超耗,质量不下降、不劣变,从而提升经济效益,确保粮食安全?笔者认为,应从仓储管理技术入手。  相似文献   

10.
试验在1-1号仓进行,容量308吨,1996年8月入库早舢谷314吨,房式仓,气密性能差,原来熏蒸杀虫效果不好。今年采用表层和底层同时设风违(如图),粮面压益薄膜进行不揭膜通风、熏虫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仓熏蒸前虫害为7头/公斤,以谷合、玉米象等害虫为主,进行两次间歇熏虫并用磷化铝2公斤,杀虫率达100%,并分别于9月、11月份进行了两次通风降温,粮温由29C~34C降至17~22C,降温速度达0.36C/小时,降温能耗为0.0052度/吨·℃,虽然能耗比常用上(下)行式通风略高,但解决了房式仓的通风与熏虫不振膜这一难关。不揭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广西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加快全区国有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步伐,自治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会同自治区粮食局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12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赴南宁、柳州、梧州、贺州市及柳城、钟山县开展专题调研,现场考察了12个区、市、县级储备粮库。一、广西粮食仓储设施及其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广西粮食仓储设施现状据调查统计,广西国有粮食仓储企业总仓容中,按隶属关系分类,自治区直属粮食仓储企业仓容占总仓容的20%、市县粮食  相似文献   

12.
粮食储藏安全是历史性课题,也是世界性难题。我国粮食仓储管理从春秋战国创建时起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朝历代都把粮食仓储管理放在突出的位置,为各朝代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统计,每年全世界因仓储管理不善导致霉粮和虫粮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8%左右。仓储管理规范化是实现粮食储藏安全的关键。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9年颁布实施了《粮油仓储管理办法》,2011年10月,安徽省粮食局针对全省粮食仓储的实际,及时提出了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动。  相似文献   

13.
房式仓在粮食仓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其隔热性能大都不能满足粮食过夏要求。通过对长方体多气室气垫储藏、除氧剂储藏、近似准低温仓储藏与常规储藏方法从材料、方法步骤、粮情变化、粮食品质变化、经济等方面作比较,供保粮单位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4.
海南“妃子笑”荔枝是从广东、广西引进并经过改良的品种,由于其在海南生产关键期的气象条件与广东、广西差别较大,如管理不当,会发生较为严重的气象危害。为此,本文根据海南“妃子笑”荔枝生产关键期的气候特点,提出高产、稳产栽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采取五面薄膜密闭+膜下机械通风+全仓门窗密闭、环流熏蒸的两栋散装储存晚籼稻谷近3年的质量检测;并利用培养箱、空调将水分为13.0%、14.0%、15.0%左右(±0.1%)的晚籼稻谷,采用调质保湿密封与自然通风恒温的方式,在20℃、30℃的温度下,储藏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特定环境中储藏的稻谷,含水量≤14.0%,温度在20℃以下,品质变化较小;含水量≤13.5%的晚籼稻谷,在常年仓内粮温为20℃以下的储藏条件下储藏3年后,仍为宜存粮。因此,储备库入库的晚籼稻谷水分验收质量标准可在13.5%的基础上提高0.5%为宜。  相似文献   

16.
宋代和籴备荒之利弊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宋一代,始终把和籴作为平抑粮价、赈济灾民和戍边军粮的举措,曾发挥备荒的积极作用。然而,在和籴执行中,因缺乏严密的管理制度,曾出现“乘时贱收”,“翔跃以牟其利”,甚至“稻苗未立而和籴”。残籴资粜,粮商哄抬粮价,农民受害匪浅。于是,兼并之风日炽,农民逃籴离乡背井,至有沦为“盗贼”者。有识之士鉴于此弊,大声疾呼,以求和籴真正为备荒良法,安定政局之契机,从中足以发人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计划在今明两年下拨专项资金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这对于解决我省近几年来因仓容不足造成的收储矛盾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因此,应根据仓储设施现状,认真分析目前粮食仓储行业存在的问题,充分把握机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粮食仓储业,为粮食收储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一、我省粮食仓储设施现状我省现有粮油仓库4000多个,1万多栋仓房,总仓容100亿公斤,其中完好仓容78亿公斤。上漏下潮需大修的仓容18.6亿公斤,墙身开裂、地面下沉不能装粮的待报废仓3.9亿公斤,因水路断流、公路改道形成的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内蒙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甘草资源,但对其大规模的开发只不过二百年左右的历史。清至民国,汉民入蒙垦植和采挖甘革曾有过两次高潮时期:第一时期为清嘉庆年间到咸丰年间;第二时期为清光绪二十八年到民国二十三年。康熙三十一年实行的“开边”政策诱发了第一次汉民入蒙高潮。光绪二十八年的“贻谷放垦”与民国二十三年的“移民实边”,使大批汉民无限制地涌进内蒙西部地区,使这一地区的甘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同时也为促进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我们在广东、广西、福建、陕西等省区就农村“雇工经营”问题作了若干调查。所到之处,雇工现象在各县、各公社都有发生,但总的看来,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在地区及行业的分布上也很不平衡,并且,情况错综复杂,形式千差万别。一、观察雇工现象的方法论1.观察雇工现象不能从现成的概念出发。就地区分布来看,如社队企业发展较快的,上海郊区各县,“雇工”企业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就很小,而广东东莞县黄江公社农村雇  相似文献   

20.
常平仓     
<正>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属于官仓。除此之外,官仓还包括有太仓、正仓等。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常平仓的设置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