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2006年新会计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标志着我国开始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为了了解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企业界对公允价值准则的态度等情况,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实务界进行了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公允价值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程度并不深;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中有一定的应用,也具有较好的经济后果,但应用程度较低;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而且不少企业也为大规模采用公允价值采取了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方式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主要准则中运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铁路企业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既要看清新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缺点,也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度、谨慎地引入公允价值,做好公允价值计量的新旧衔接和应用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将我们送上了与“国际会计”对接的轨道,新准则的变化之大,给我们“传统”的思维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其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近50%的准则要求应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白峰 《会计师》2008,(6):11-13
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从而确立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引入公允价值是适度、谨慎和有条件的。因此,在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具体准则中规定,只有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公允价值准则与金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允价值准则自其产生之时,就引起了金融监管当局的担忧,概因从传统的混合会计计量模式过渡到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会引起资产负债、损益的波动,从而可能会影响金融企业的经营行为,并对整个金融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欧美金融界对公允价值准则的态度有了新的变化,纷纷暂停或停止按市价计算的会计准则,而改用成本估值计算。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准则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和我国对公允价值准则的监管状况,提出了降低公允价值准则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发了新会计准则,该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负债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这次新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增强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更有效的信息,但是很容易被企业滥用,操纵利润。本文讨论了新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原因、公允价值在新准则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在我国应用的障碍和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艾丽 《中国外资》2009,(24):75-75
新会计准则的发布与实施,是我国会计界的里程碑。新准则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在债务重组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同时为了防止公允价值被滥用而出现操纵利润的行为,准则又“人为”谨慎地规定了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也就是公允价值应当能够“可靠取得与计量”。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对债务重组产生的影响,并给出一些相关性的建议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2006年9月美国正式发布了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在公允价值准则的规定下金融机构因资产市场价值的“自由落体式”下滑产生了巨大的减值和损失,美国证监会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企业界、政府和议会的压力下,对157号会计准则进行了重新研究和分析,并于2009年4月9日发布了公允价值准则第4号员工立场公告(FASB STAFF POSITION),该公告对157号公允价值准则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在“市场萎靡”情况下资产债务公允价值的计量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5月25日发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但是从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程度仍然较弱。文章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广泛应用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刍议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的机理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并在具体准则中大量应用。因此,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对于完善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维护入世后我国的经济利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允价值的特征,其次分析了我国公允价值应用面临的问题,最后就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应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就是在世隔5年后重新全面应用了公允价值。本文在对公允价值理论探讨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市场环境,认为现在全面使用公允价值的时机尚不成熟。最后,提出了现在我国应用公允价值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岚 《财政监督》2012,(29):3-4
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出现和运用几经波折,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环境的发展导致政策上对公允价值的态度也是一直在变化的,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特殊性。本文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优势、劣势以及其在我国运用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从理论上帮助公允价值能够在新准则的指导下为我国企业所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年初,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新准则中,最大亮点应属公允价值概念的提出及在准则中的应用.2014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内容进行调整,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具体准则.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公允价值存在的应用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金芬 《会计师》2013,(9):7-8
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为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财政部于2012年5月25日发布了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征求意见稿。但是从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应用程度仍然较弱。文章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企业广泛应用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企业会计准则施行的最大亮点就是正式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及计量属性,并且规定了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该准则的施行使企业的会计核算方式跟以往比较起来有了较大的不同,因而本文将在详细探讨公允价值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公允价值会计核算应用的例子,然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的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这一计量属性。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有关公允价值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对更好的应用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借鉴FASB和IASB准则制定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衍生金融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中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据不完全统计。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就目前已颁布的38个具体准则中至少有17个准则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回顾过去我们可以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的几个阶段。这次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得到了各行业的全面认可。它将会使我国的会计核算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20.
曾邗  宋曲 《财政监督》2014,(4):27-30
本文以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新准则实施以来公允价值在衍生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并借鉴FASB和IASB准则制定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完善衍生金融公允价值计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