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卫 《上海商业》2021,(4):92-93
新经济的发展,推动新产业,物流在2020年得到新的发展机遇物流产业是其他产业的基础,所以各国都加快发展物流产业,中国物流产业已经全球第一,中国的物流产业的产量最大,但是不是最强。中国物流需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文就是研究如何提高佛山市物流效率,推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高我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物流产业绩效水平,对于我国利用全球化机遇发展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影响我国物流绩效的核心因素在于居高不下的国内物流成本,而影响国内物流成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与制度.因此,要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提高物流绩效水平,必须进行持续的制度创新,创造高效的物流产业发展环境.发展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突破口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冲破物流非友好的恶性循环.实现我国物流产业由偏友好型向友好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物流金融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金周转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生命线.物流金融能将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有机结合为一体,同时也将物流与资金流有效结合在一起.发展物流金融是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银行金融创新的需要.物流金融正是基于物流增值链中供应商、终端用户、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等各方的共同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物流金融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模式.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共同关注的目标.从近年来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的物流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从事单一货物质押.今后应朝着更为深入的供应链物流金融服务方向发展.从监管方面看.要从静态质押监管向动态质押监管方向发展;从客户方面看,要从流通型客户向生产型客户发展;从质物方面看,要从现货质押向买方信贷发展;从环节上看,要从单一环节向供应链全过程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定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模的分析和预测。本文从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湖南物流进行了宏观分析与建模,得出湖南物流与GDP正相关和未来宏观物流市场预测值等结论。  相似文献   

5.
制定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划,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物流产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规模的分析和预测.本文从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相关性,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湖南物流进行了宏观分析与建模,得出湖南物流与GDP正相关和未来宏观物流市场预测值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传统物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物流业智能化设备取代人工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这促使物流系统要实现资源的全面整合和优化,向协同共享、快速反应等方向发展,传统物流已无法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物流业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促进了大数据时代智慧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徐国伟 《中国市场》2008,(32):18-19
物流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着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装备条件比较落后,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要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必须把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大胆引进和吸取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相似文献   

8.
王博雅 《市场周刊》2006,(12):25-25
发展物流产业要以产业需求为基础。说到底。物流是一个服务性产业,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商贸业是其服务对象。振华物流基地的实践再一次明确告诉我们,发展物流产业一定要以产业对物流的需求为基础,包括物流园区(基地)的规模、运营模式、服务方式都要从产业的需要出发。离开了产业需求,“就物流抓物流”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需要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我国物流产业信息集成平台,为参与物流活动的企业及相关各方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并有效整合社会物流资源,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本文从我国物流产业信息集成现状分析入手,分析物流产业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意义,并提出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产业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建设内容,最后探讨了平台建设需注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的整合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中国物流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个历史阶段就是从传统的物流向现代物流转换,转换的标志就是从单一的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中物理层与媒体访问控制(MAC)层的层间接口设计方案。该方案分别从硬件连线规划、地址分配、层间原语交互操作和层间数据收发等几个方面进行设计,并在FPGA上实现。通过一套完整的无线传输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接口功能符合IEEE 802.11a协议要求,物理实现简单,可扩展性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延迟容忍网络的时延较大、误码率较高等特点,在现有的传输控制层和MAC层差错控制 的基础上改进,结合IEEE 802.11 DCF机制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MAC层丢包率的自适应差错 控 制方案。该方案能有效改善延迟容忍网络的传输时延,满足对时延要求比较敏感的业务的要 求 。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HFC网络的结构和频谱分配,同时对HFC网络中的接入协议作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第三代通信中的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原理以及利用此技术在HFC宽带互联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HFC上行通信是构建宽带HFC接入网的关键。本文将SCDMA多址接入方案引入HFC通信系统中,在对HFC信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比较了SCDMA与TDMA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HFC(Hybrid FiberCoax)接入网以其相对的经济性和巨大的带宽受到广泛重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4协议的多业务区域网络框架。在这一框架中,ATM技术与DWDM相结合,为大型HFC区域网络的构建与平滑升级提供了有利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引入数字多波束技术可以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信道容量得到有效提升,然而,时间、频率、空间、用户、功率等多维度资源域的统一调度与跨层联合优化使得信道接入机制的分析与设计变得更加复杂。为此,结合多波束的特性,将波束宽度限制、收发限制、通道限制、功率限制等多种约束条件抽象图论问题,并建立分析模型。基于分析模型,进一步提出了MB-MAC(Multi-beam Medium Access Control)信道接入机制,结合物理层的预编码技术,建立定向链路的队列模型,度量用户的满意度(Quality of Experience,QoE),设计了适用于自组织网络中多用户并发并收的信道接入机制,兼顾了网络容量和用户满意度。仿真结果表明,MB-MAC机制能在保证各个用户满意度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网络吞吐率。  相似文献   

18.
从LTE系统MAC层协议入手,结合具体实现,对复用实体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复用涉 及的逻辑信道优先级、各个无线承载资源配置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完成复用过程设计。 为了使低优先级的承载也有获得数据传输的机会,采用令牌桶算法,通过限定每个承 载对应令牌桶中的令牌数量,完成各个承载的资源分配,避免了高优先级的数据无限承载( DRB)独占资源,即按照Prioritised Bit Rate(PBR)、Bucket Size Duration(BSD)的数据 量,匹配各个逻辑信道的传输量,达到有效复用的目的,并按照测试要求,对测试例进行分 析,复用算法得到进一步验证,也和协议规范相一致,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普遍使用的底层通信协议IEEE802.11 DCF,针对广泛应用于无线自组织网络中的路由协议(AODV),提出了一种链路预先修复算法。该算法首先推算了DCF协议中的不稳定传输范围,然后通过MAC层与路由层的跨层协作,在下一跳节点移动在不稳定传输范围时就事先采取相应的路由修复措施。相对于AODV中采用节点周期性地发送HELLO消息来监测邻居节点变化的方法,该算法更为高效及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减小端到端时延,保障了投递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MATLAB6.1平台,使用重点抽样(Importance Sampling)方法,对采用SCDMA体制的HFC上行信道抗汇聚噪声干扰的性能进行仿真,仿真中常用的Monte-Carlo方法由于受SCDMA系统巨大的计算量限制而不具有实用性,重点抽样技术是一种方差减少技术,它能显著地减少运算时间,SCDMA系统仿真同样的仿真精度条件下,重点抽样与Monte-Carlo仿真相比,重点抽样技术能显著地降低运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