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永刚在面对外界时的回答通常是“巴顿将军”式的——巴顿是从未失败过的。而如今,才50出头的郑永刚似乎迫切地希望当一个“隐形人”,而不是杉杉的“家长”。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公园里的长椅,以前用扶手分隔成数个座位,后来有人建议把中间的扶手去掉,以为这样可以多坐一些人。去掉扶手后在长椅上休息的人反而少了,大段空闲的座椅无人去坐。公园的管理者怎么也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如果公园管理者懂一点心理学知识,就不会干这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4.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确保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价值.目前,质检部门已经完成了产品推荐、评定、监督管理、标识等基本制度的建立,但是还不够细致和完善.标识的印制、使用、信息变更、退出、后续动态管理以及市场打假管理等相关制度尚未出台.一个产品的质量需要制度来保障.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申报、确定等整个过程都应该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保证获保护产品的品质,真正使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成为“生态、环保、安全、创新、可循环、节能、质优”的代名词,让消费者任何一次接触时都能感受到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与质量的统一,任何一次接触都在加深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记忆. 相似文献
5.
王明坤王一晨陈美巧季大凯 《中国口岸科学技术》2014,(6):54-54
健全完善工作制度,确保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价值.目前,质检部门已经完成了产品推荐、评定、监督管理、标识等基本制度的建立,但是还不够细致和完善.标识的印制、使用、信息变更、退出、后续动态管理以及市场打假管理等相关制度尚未出台.一个产品的质量需要制度来保障.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申报、确定等整个过程都应该坚持“以质取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完善的制度可以有效保证获保护产品的品质,真正使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成为“生态、环保、安全、创新、可循环、节能、质优”的代名词,让消费者任何一次接触时都能感受到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与质量的统一,任何一次接触都在加深对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国家工商总局印发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道德规范》)是工商行政管理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培育工商干部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工商事业的职业理念和职业操守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好《道德规范》,就必须从“心”开始。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21日,中国移动201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在北京正式发布。这是中国移动连续第五年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也是通信行业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以往报告不同,此次中国移动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更名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强调了“移动改变生活”的企业新愿景,意味着中国移动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特长,最大限度惠及民生。 相似文献
9.
不知不觉,担任上海传立的培训执行官已经三年多了。在这段期间,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培训"的机会,而这个"自我培训"的机会亦对我现在作为公司的管理层有着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不能给你们太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我可以尽我所能为你们搭建一个心灵家园,让她阳光积极,靠近幸福,这能够使你们受益终身!2011年8月5日,在北京市工商局员工援助计划的启动仪式上,局长杨艺文声情并茂地讲了这样一番话。作为主管首都的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其实,品牌用那么多的方法去消费者见闻百见,往往还不如想办法让他们一用。 相似文献
12.
经过30年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更富裕,视野更开阔,可选择的机会更多;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凸显,压力增长迅速,患“心病”的人越来越多。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公务员群体中“心病”问题起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14.
一家电视台节目广告语里的“资讯产生焦虑”似乎是对消费者生活环境的形象概括.面对媒体.消费者在逃离.媒体产业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四大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电台)经营额占年度广告市场经营总额比例变化把这个现实形象化了。 相似文献
15.
16.
2007年6月,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情况。审计表明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预算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审计公告的广泛关注。国家审计署自2003年开始进行审计公告,并计划从2007年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实现审计结果全部公开。即审计机关要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强调企业的法人财产权,确立企业的法人性和自主经营地位,我们可以把这种趋势称为“实体化”波。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一个企业又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因而企业又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自主权,我们把这一趋势称为“虚拟化”波。前者是企业要“确立自我”;后者是企业将“消失自我”。我们的企业正是处于这样两波叠加的历史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