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信息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深入,政府公关日益盛行。政府公关以塑造良好形象为根本目标,在一定环境中,政府通过有效公关,能赢得公众信任,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但同时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在这种情形下,政府是一国最权威的代表,政府形象从一定层面上来说就已经代表了一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政府公关是塑造国家形象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经历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这一发展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交织,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地域不断扩大。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能否进行很好的危机公关,不仅决定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和事件最终的妥善解决,而且关乎政府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加强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梳理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典型案例以及政府对其的公关应对,找出政府危机公关中存在的不足,总结并提出政府公关在处置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品牌的危机管理自然渗透到了网络领域。然而独特的网络舆论环境决定了网络环境下危机公关应具备特殊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在分析网络舆论氛围特点的基础上,先总结了网络环境下危机公关中的一些基本技巧;然后顺着危机事中事后管理的一般思路——拦截、清理、稀释和转化,具体讨论每一步骤在网络环境下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政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体,与国家的各个部门、社会公众和社会性组织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也使得政府信任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增加了塔西佗陷阱发生的可能性.且当下环境,社会化新媒体不断发展,融媒体传播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所以,政府能否妥善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成功得进行危机公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渗入,“微博问政”以及“政务微博”将成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政府正确地认识网络微博环境下的危机,将政府危机公关与网络微博二者相结合,有效地开展针对网络微博的危机公关,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首先在介绍网络微博和危机公关的概念以及政府危机公关原则的基础上,概述了微博时代对政府危机公关提出的挑战,并根据其挑战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各种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8.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络已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技术的发展,需要政府以创新的思维去管理社会事务。从这一角度出发,笔者尝试分析网络舆情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了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和方法在地方政府公关危机管理各个阶段的可能应用,以期对实践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吴华山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04,(12):57-60
<正> 对于政府公关,最令人肃然起敬的说法之一来自 Gary Dirks 博士的一次演讲。"政府关系管理即私人及私人机构对政治的参与。"这位英国石油(BP)的亚太区总裁如是说,"这个话题对 BP 而言,涉及:一战期间,邱吉尔为了皇家海军的燃料安全而对公司实行国有化;二战期间,希特勒觊觎里海石油而出兵巴库;70年代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而另一政府公关版本来自《金瓶梅》:"话说宋徽宗政和年间,山东东平府清和县中,有一个旧家 相似文献
17.
网络公关与企业形象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因特网作为信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网络公关为企业改善自身形象、提升市场知名度、创造更多商机带来了一种创新形式.网络所特有的互动性使企业作为网络公关中的主体主动性得以凸显,企业可以在网络上直接面向有实际或潜在利害关系或相互影响的目标公众及时发布新闻,而不受篇幅、媒体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并且对公众的影响变得更加直接、迅速和密切.而成功的网络公关策划有助于促进企业的运作和发展、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18.
在公共关系实务中,我们首先要重视企业形象的经营;而公关的最终目标是要改变受众的行为,因此,公关专家海伍德(Haywood)认为:“公共关系是经营企业形象,为企业创造最有利的运作环境的一门学问,除了评估相关人士的态度之外,它还必须通过良好的政策和有效的沟通,赢得大众的了解和支持。”海伍德先生除了强调企业的正确形象和顾客的实际支持行运之外,更指出:“企业要赢得大众的信心,不能只靠沟通,更重要的是它表现在外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地方政府必须以"公共性"统领危机公关的全过程,有效规范政府危机公关的主体—政府层面:即政府本质、价值理念、权力来源、活动依据;传播—媒介层面:即资源公有性、信息公开性、手段公治性、沟通平等性;客体—公众层面:即公权主体、利益诉求、公共舆论、参与需求等,以便及时有效处理危机,维护公共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