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市场周刊》2004,(2):9-9
“不要让所有人都买房子。”作为一名房地产开发商、市政协委员任志强语出惊人.对于目前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他提出了三种崭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逆向营销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市场周刊》2004,(9):22-23
最近,房地产市场上,地产商急吼吼的“出货”行为备受关注,南京玄武湖边,一家开发商奇货可居的40多套湖景房被推出来意欲变现。有报道称,建成6年来,只租不售的这幢贵宾楼为开发商赚来上亿的租金,开发商当成宝虫一样捧在手上,“天王老子来了都不卖”,但国庆前突然决定出货,集体清仓,开发商表态说是“出于战略的的考虑”,但知情者表示,开发商的逢高出货是对后市行情看淡的果断抉择。  相似文献   

3.
在房地产营销策划的实践中.常常可以碰到“一个设计方案害死一个项目”的情况。究其原因,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设计公司自己没有专业能力.“天下设计一大抄”,平庸浅陋.敷衍塞责,做出低下水平的作品,另一种是开发商自以为是,独断专横,听不进专业意见,完全不尊重设计院.把设计师当做一支笔.让他怎么画就得怎么画.最后的结局是项目失败,设计师承担罪名。  相似文献   

4.
邢瑛 《市场周刊》2004,(4):14-17
上海的房地产业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上海的高尚住宅区,房价的海拔更是居高不下。细看上海浦东陆家嘴和碧云路、长宁古北的“前生”,与南京河西的现状十分相似,滨江、地铁、体育场馆.以及政府的规划和开发商们的用心,都可以在河西看到“苗头”,因此.河西的未来不容小视。“老早那里就是农村嘛”谈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浦东.家住浦东巨野路的老上海施先生感慨  相似文献   

5.
匀诸 《市场周刊》2004,(7):25-25
回眸近年来的国内房地产市场,炒作现象比比皆是。绿色家园、阳光楼盘、精典花园、水景住宅等等.各种概念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房地产泡沫一片嘈杂声中.业界普遍认为,今后的中国房地产必须靠品牌立市.否则泡沫散尽.开发商将一无所有。所谓品牌.“品”是产品.“牌”即牌子.前者应占品牌比重的70%~80%.即以产品为主、包装为辅。真正的品牌并不是单纯的知名度.其支撑点是优质的产品质量。而目前房地产市场上普遍过于注重牌子的宣传,甚至一味追求所谓品牌营销,为了提高知名度.搞爆炸式宣传炒作。  相似文献   

6.
方鎏 《中国工商》2004,(6):122-124
“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则从20%提高到35%”,双管齐下的银根紧缩政策让初夏时节的房地产企业普遍感到“凉意袭人”。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降低金融风险,遏制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投资过热。开发商们曾经有七成以上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如今却要渐渐远离这个“富矿”,开发商们还可以向谁索取新的“金源”?  相似文献   

7.
关键词     
《中国市场》2007,(46):7-8
胡润百富榜 房地产行业仍是胡润百富榜的最大赢家。“2007胡润百富榜”10月10日公布.今年上市的广东房地产开发商碧桂园大股东杨惠妍以1300亿元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8.
仰静 《浙商》2005,(11):112-112
今年北京房地产秋展会上,浙江投资团一露面就受到不少开发商的青睐,有媒体甚至报道说“开发商是排队请投资团吃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商业房地产也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出现了商业房地产热。每当国民经济出现“低热”或“过热”的时候,房地产业往往都是“热”在前面。如果开发商只顾眼前利益,看不到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未来,就难于抓住机遇,取得应得的回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徐燕娜 《浙商》2009,(12):86-87
“地王竞赛再启”、“地王热再现”让房地产开发商连连感叹想不到。但也有开发商仍表示,像2007年那样史无前例的“圈地运动”绝对不可能再发生。  相似文献   

11.
《市场周刊》2004,(6):51-51
一边是部分开发商手中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一边却是其他开发商为拿到赖以生存的土地在土地拍卖会上抢得“面红耳赤”。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记者近日获悉.南京市政府发出紧急通知,从现在起集中用半年时间清理、检查、整顿土地市场。有关人士此前预言的暂停“批地”如期降临石城。业内认为,此举意味着,未来半年内,南京将不会新增建设用地。南京市目前闲置2年以上的土地约有100公顷,将会迎来开发高潮期;同时,增长过快的房价也将随之进入市场自我调整期。  相似文献   

12.
赵晓 《商界》2006,(7):128-128
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严重缺陷.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权力与资本结合、社会参与和分享极不充分现象,其典型特征便是“开发商发财,官员发展.成本社会掏”。  相似文献   

13.
《商界》2006,(11):12-12
中央专案组最近正在上海彻查与社保案有牵连的房地产开发商。据可靠消息人士透露,上海已有10多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被中纪委找去“协助调查”。  相似文献   

14.
易宪容 《商界名家》2005,(10):88-90
央行房地产金融分析小组撰写的《2004年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很多市场风险和交易问题都源于商品房新房的预售制度,目前经营良好的房地产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可以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改期房销售为现房销售。但是,这个建议一提出.就如在房地产市场投下一枚重磅炸弹,立即引起房地产开发商们的集体性恐慌。同时.建设部对此立即作出反应.召集了若干房地产开发商“论证”一番,并由建设部新闻发言人于8月24日宣布:近期不会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理由是:“从十多年的实践看,这一制度与我国国情是适应的,目前还不能取消。”  相似文献   

15.
许瑞  詹强 《市场周刊》2004,(7):26-27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速发展.与房地产相配套的关联行业和功能企业越来越多,在如此多的配套企业中.开发商充当的角色是——作为整体项目的轴心.引导两个功能链条的良性运转,这两个链条即是产品链条和市场链条。产品链条是支撑开发商打造好产品的基础。上海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具备优秀的产品理念.房子越建越好已成为消费者的共识。在整个产品开发与运作的过程中.建筑商,建筑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专业装潢公司和专业物业管理等等.都是产品链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产权式商铺? 商铺以其潜在的升值空间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市民继股票,住宅之后新的投资热点。近年来,商铺特别是大型商铺在大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吸引投资者.房地产开发商将商铺分割成小块.引入了“产权式商铺”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张水风  顾字龙 《浙商》2005,(3):144-145
2005中国杭州第三届商铺博览会暨首届商业经营招商大会定于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商博会以帮助商业地产解决招商难为切入点.搭建了一个专业会展平台。据悉.会展信息传出不到一周.就引来了各方关注,目前已经有30余家开发商表示了参展意向。  相似文献   

18.
古人曾把“日下把火、果园种菜、背山起楼、花架下养鸡鸭”等举动贬之为“煞风景”。不过这样的“煞风景”不过是骚人墨客间的感慨而已。如今,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依傍名山大川大兴土木,破坏景观,那才让人真正感到“煞风景”呢!  相似文献   

19.
至少截至目前为止,2005年对开发商堪称“流年不利”。  相似文献   

20.
刘艳  李念  刘东坡 《商业研究》2004,(24):158-159
目前 ,我国房地产业内出现了“前营销”的提法 ,一些实施“前营销”战略的房产商因此大大降低了开发风险和错误成本 ,但诸多房产商“前营销”观念依然淡薄。因此 ,认识和运用“前营销”已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