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权结构能否影响控制权转移后企业治理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控制权转移的动态过程中考察了股权特征因素对控制权交易后公司绩效改善的作用。文章利用1997 ̄2003年总共249个第一大股东变更的上市公司样本,通过wilcoxon检验等方法证明了控股程度不同的企业在控制权转移前存在显著的业绩差异,而控制权交易引起的股权集中度程度及控股股东持股份额的变化能够引起交易后企业业绩的变化,然而控股股东属性与企业业绩改善的关系并不显著,无证据表明法人股接管控制权后能够改善企业的治理效率。本文的论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外部治理效力。  相似文献   

2.
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产权基础,是治理公司的基础和起点,因此研究股权结构对于更好的管理公司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的研究进行回顾,指出现存问题所在,进而对如何优化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股东是指在公司股权结构中,拥有半数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东,也称为绝对控股股东,随着公司股权的分散化,持股未达到半数以上的相对控股股东也能有效地控制公司董事会及公司的经营行为.我国《公司法》将控制权赋予大股东,并实行一股一票和简单多数通过的原则,第一大股东,无论是绝对控股,还是相对控股,其在股东大会上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及在选举董事上实质上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一现象也被实践所证实.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不断融资,其融资方式往往偏好于内源融资。如果需要进行外源融资时,大多数家族企业只是进行少量负债,而不愿采用股权融资,其原因在于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这一融资方式与家族企业的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从控制权市场看后股权分置时代我国公司治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它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公司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人们对股权分置改革寄予厚望。那么,股权分置改革将从哪些方面影响我国的公司治理呢?文章从控制权市场的角度,先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然后对股改完成后上市公司治理将出现的变化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6.
刘瀛寰 《会计师》2021,(16):14-15
本文选取拼多多为研究对象,分析控制权视角下的双重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以及人力资本对企业传承及公司治理的影响.黄峥作为拼多多的创始人,凭借超级投票权享有对企业的绝对控制,在其卸任董事长后拼多多的合伙人制度对控制权的保护作用得以突显,联合创始人陈磊的接任减少了代际交替中公司控制权及经营状况的不稳定性,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  相似文献   

7.
一、国外股权结构特征及公司治理模式 股权结构是指公司股东的构成,包括股东类型及各类股东持股所占比例、股票集中或分散程度、股东稳定性及高层管理者持股比例等。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结构有重大影响,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股东种类不同、各类股东持股比例不同,以及股票集中程度和流动性不同,导致的股权结构也截然不同。纵观世界各国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虽然在产权多样化、流动性、资本社会化运作与企业制度安排方面基本相同,但在具体的股权结构和控制运行方式上却各具特色,其中美、德、日公司的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最具代表性(见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8.
2005年5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对市场环境、管理体制、公司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是否能够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的治理状况,使得股权和债权约束效应得到有效发挥,成为目前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构建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影响企业绩效的复合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利用2006—2008年面板数据对中小企业的股权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与国内文献中对大公司的经验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当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改善和企业绩效的提高。但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却与绩效负相关,这与对大公司的研究结论相反,表明在中小企业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隧道挖掘"现象,"一股独大"在中小企业中并不利于公司治理。研究结果还表明,国家、法人、外资或个人对公司治理的绩效无显著差异;流通股比重、高管持股、研发人员投入等都与企业绩效不相关;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股权融资倾向,不符合"啄食顺序"的资本结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公司股权结构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虽然Berle和Means(1932)年提出股权分散化是现代公司的重要特征,但实际上,根据LLSV(1999)从法律的角度分析得出,除英美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公司股权都集中在控股股东手中,一些法律制度不健全的国家中,大股东控制权现象尤为严重.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的“一股独大”现象,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公司经营绩效使全体股东受益,另一方面在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过程中,有可能“掏空”上市公司,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李增泉,2004;唐清泉等,2005).究竟股权结构如何影响公司价值,本文将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姜军  江轩宇  伊志宏 《金融研究》2020,476(2):128-146
本文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股权质押频繁的现实背景,利用2006—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是否以及如何对企业的创新效率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行为会显著降低企业的创新效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1)当第二类代理问题越严重,或质押风险越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越明显,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伴随的掏空效应及短视效应,是导致二者负向关系的重要原因;(2)掏空效应和短视效应在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效率的关系上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3)研发投入强度下降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强。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赵会 《齐鲁珠坛》2013,(2):36-39
一、引言公司治理是当今国内外给予了高度关注的研究课题。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公司治理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不仅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框架,而且是企业增强竞争力和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截至2012年12月31日,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数目已达355家,当日总市值8731.24亿元,流通市值4684.89亿元。总体上看,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大多表现出如下特征:控股股东实际持股比例普遍偏高,且普遍存在家族控制现象;董事长或其家族一股独大,董事长地位  相似文献   

13.
控制权转移能够通过代理成本的变化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笔者以2004—2018年中国沪深A股市场上市公司中所发生的控制权转移事件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如何通过管理层在职消费率、资产利用率和大股东占款率等代理成本度量指标变化以影响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控制权转移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中几类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都显著。区分控制权转移类型研究的结果显示出代理成本的中介效应有差异:就国资控制权的转移而言,管理层在职消费率和资产利用率的中介效应显著;而对于民资控制权转移的代理成本中介效应却不能一概而论,其中,若转让给民营资本,则管理层在职消费率和大股东占款率的中介效应显著,若转让给国有资本,则几类代理成本之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笔者通过进一步考察控制权转移影响企业代理成本渠道发现:控制权转移后,高管变更可以提高资产利用率,控制人的控制权减少可以降低大股东占款率。本研究揭示了控制权转移如何通过代理成本的变化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得出的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控制权转移绩效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能够为规范中国控制权转移市场、提高中国企业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