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与障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最基本特征是家族所有与家族控制。从成本与效率角度来分析,家族企业模式是特定企业边界下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制度安排。从企业的契约角度来看,家族模式是关系治理与正式治理互为补充,较现代公司治理模式而言,前者的治理作用更为显著。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必然从创业期、发展期进入成熟期,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将成为家族企业转型的目标模式,它将向产权社会化,经营者职业化,企业文化契约化三种路径实现。但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转型还会受到中国特有的宏观环境影响,如发育迟缓的资本市场,欠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中国文化浓重的家族情结等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子承父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代中国家族企业之所以是"子承父业",并不单单是由感情上的偏好造成的,而更重要的是由传统伦理、市场环境、产权属性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子承父业"模式是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途径,是基于家族信任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探索性纵向案例研究法,基于意义赋予理论探讨了家族文化促进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特定家族文化意涵是支撑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主要动力;(2)家族企业社会创业坚持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独特意涵的家族文化建构阶段、企业社会使命建构阶段、企业社会使命渗透阶段;(3)儒家家族伦理观和价值观的普遍性、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追求和家族文化独特意涵引领是上述过程发生的驱动机制;(4)三个阶段得以逐步发展的微观机制在于:家族管理者分别采用了情感型、分析型、沉浸型的意义赋予策略,塑造了家族成员的家族创业倾向、企业决策者的社会创业倾向和员工的社会创业倾向。研究挖掘出家族文化促进社会创业坚持的价值和发挥该价值的管理策略,可为更多企业实现社会创业坚持提供行动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族企业是魔鬼还是天使?是企业资源还是企业障碍?家族企业的旧瓶能否装进新酒?为什么说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之时,就是家族企业最为脆弱之际?家族企业经历怎样的分娩阵痛和曲折之路?家族企业是任人惟亲还是惟贤是举?入世给中国家族企业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中国家族企业与西方家族企业有哪些不同?制约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什么?中国家族企业究竟向何处去……由北京斯坦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策划,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族企业》将对这些问题一一给予回答。  相似文献   

5.
宋歌 《企业活力》2008,(3):66-67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间,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往往采用家族式管理,即企业以家族(或家庭)为经营单位,企业最重要的职位由家族成员担任,经营决策权主要控制在所有人手中,采用集权化领导,利用传统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代替经济行为规范。目前,家族式管理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然而,除了方太、安踏、格兰仕等少数家族企业外,大部分的中国家族企业都在苦苦挣扎,当市场变革速度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完全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早有专家学者指出,中国的家族企业具有组织机制障碍性、人力资源瓶颈、品牌误区等天然弊病,而对企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文化也普遍存在缺失以及落实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平青 《经济界》2004,(1):45-48
一、由家族企业到企业网络 海水流到哪里,华商就漂到哪里。以家庭网络为支点拓展生活、经营空间,是海外华商创业的便捷选择。无论是在欧美、东南亚,还是在香港、台湾,无论是规模庞大的企业集团,还是小店小铺,海外华商企业一般都是家族企业。一个家族经营一个企业或  相似文献   

7.
田子 《企业文化》2004,(4):6-11
家族是企业的资源还是障碍?家族企业用人是任人唯亲还是唯贤是举?家庭企业谁说了算?在人们对家族企业的一片诟病声中,身价4200万美元的重庆力帆集团老板尹明善却挺身而出,为家族企业辩护,捍卫家族企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罗堃 《潮商》2013,(4):23-25
中国有句俗语"富不过三代",这仿佛成了不少评说家族企业传承的标准答案,有国外研究机构研究认为,世界上约有70%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三代,只有3%家族企业在第四代以后还在经营。正是因为如此,如何对企业继续保持家族的控制成为大多数潮商的夙愿,无论是年龄或危机管理机制的需要,都迫使着不同年代的潮商们不得不考虑家族代际传承这一重大问题。潮商企业的家族模式应当讲,潮商企业的家族化贯穿于企业的各个时期,在创业阶段,海内外潮商大多白手起家,先投靠邑人  相似文献   

9.
彭玲 《集团经济研究》2005,(14):167-168
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创业,家族成员具有企业财产所有权或企业法人财产的控制权,并且直接或间接掌握着企业经营权的一种企业组织.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包括通常所讲的企业治理以及家族企业所特有的关系治理.近年来,由于家族企业在企业创立初期具有无可比拟的产权制度等优势,家族企业数量的高速扩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但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扩大,又因其家族式控制、关系型管理等内部治理缺陷等主要原因导致家族企业处于长不大或生命周期短暂的怪圈.因此,研究家族企业的内部治理问题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家族企业是家族资产占控股地位的企业,由于其特殊的产权背景,在管理、文化、经营上形成了特有的家族模式。在企业发展初期,家族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规模的扩大,家族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目前中国很多家族企业正处在一个特殊阶段——从家族模式向现代企业的转变。如何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克服家族模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新生代:让儿子,还是请职业经理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家族公司研究所的调查,家族控制企业对美国新增岗位的贡献率达78%,其占美国雇员人数的60%,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在中国,这个比例更高,特别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大批以血缘关系为体制组建起来的"第一代"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他们以敏锐的市场眼光和扎实的实干精神,迅速抓住了当初经济市场中短缺的市场空白,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庞大的力量。时至今日,当初这批创业的第一代家族企业家,年龄大都到了50—60岁上下。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年龄,他们无疑都在考虑退下来以及该让谁来接班的问题。于是我们看到在不少家族企业中出现了“子承父业”的现象,一大批具有血缘关系的第二代年轻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其父辈的支持和扶持下,陆续走上前台。如著名乡镇企业家、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传位其子伟鼎;周海江接替其父周耀庭出任红豆集团总经理之职;方太集团“老茅”传“小茅”;格兰仕也是“老梁”传“小梁”……家族企业“世袭制”在今天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面前,特别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中,到底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本刊记者就此及其相关问题约请了各路企业家、学界资深人士各抒已见,真诚碰撞。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几千年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对当代我国家族企业包括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华人企业形式、行为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交接点,寻找富有效率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族企业.指企业资产和股份(50%以上决策权)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之中。领导层的核心位置由同一家族成员出任.企业内部管理带有浓厚的家庭色彩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地区)经济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几千年家文化传统的社会心理积淀.对家族企业的生命周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重视对当代我国家族企业包括海外华人家族企业的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华人企业形式、行为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帮助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规则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交接点,寻找富有效率的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有着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夏薇 《河北企业》2014,(4):74-74
<正>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得到蓬勃发展。经过30余年的拼搏,第一代中国家族创业者已面临需要退役的局面。和国外家族企业经历几代后都会蜕变为公众公司不同,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中国多数家族企业主都希望自己的子女继承企业经营权。一些家族企业因为直系子女尚且年幼暂时无法掌控企业经营权而面临经营权继承人的断代危机。传承失败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所谓家族企业是指控制权掌握在某一个家族手中,由家族成员担任企业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家族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比例高达40%.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家族企业几乎覆盖了除行政垄断之外的所有行业。由于家族企业在创办初期主要是由家族成员直接经营管理.降低了代理成本.同时,根本利益的一致促使其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决策迅速、反应灵敏,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然而.  相似文献   

16.
论家族文化对家族企业控制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家族企业的发展历程,家族文化影响着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所有权结构、控制权结构、组织结构、激励约束机制等。同样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也深深地打上了家族文化的烙印。而控制环境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控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使得家族企业的控制环境与一般企业相比有着独具特色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这是我在最近召开的2002年中国成长企业百强大会上致开幕词时提出来的主张:成长企业采用的企业制度不少是家族制。企业的高成长性表明了它们的活力,说明了家族制对这些企业现阶段的适应性。但随着成长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国际化的中国市场必然给这些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21世纪的企业新形势要求家族创业的企业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无论是企业制度和核心技术,还是经营者和经营理念,都要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希望集团的陈斌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希望集团就是由四兄弟创业的典型的家族企业。陈斌作为…  相似文献   

18.
梁绮惠 《企业经济》2002,(12):61-62
当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据克林@盖尔西克等人的研究,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或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由家族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雇佣的劳动力也占一半.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大部分企业--包括美国的和所有其他发达国家的--都是由家族控制和管理的.但是,如果由此得出"在经济组织领域,东亚与西方走的是同一条路线"的结论是值得商酌的.因为这种观点忽视了东西方家族企业在社会文化背景、成员关系等方面存在的本质差异.而事实上,尽管目前我国私营企业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具备了钱德勒所认为的进行制度创新所必须的生产、市场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而且相当多的私营企业从组织形态上已转变为股份公司,但其家族化的倾向依然是明显的:任人唯亲,小集团及专断等弊病在企业内部并未彻底消除.可见,虽然作为组织形态的家族制消亡了,而作为一种精神状态的家族制却依然存在.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因此,充分认识中国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对于正确认识我国家族企业的今后走向在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组织文化是组织内在的灵魂,在企业组织创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利他主义、传统家族等级文化因子、现代管家理论效应和家族企业家心智模式与对外利己本性等家族企业文化特点出发,从理念、制度、机制和习规等企业文化视角,对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问题及其根源进行系统、理性和客观的分析。并从家族企业家的培养、企业伦理观的树立、企业文化路径的设计和中西方优秀企业文化的融合等方面提出了创新对策,这从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是指资本或股份主要控制在一个家族手中,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务的企业。家族企业作为一种久远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具有家企合一特征,在企业创业阶段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极低的监督成本和明显的竞争优势。家族企业不管是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一直具有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在数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据统计,美国的家族企业占美国企业总数的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