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已逐渐达到国际先进的水平,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人们在水电水利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常常为了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施工地周围的生态坏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这样不但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而且还埋下祸根,影响着未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文章浅析水电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措施,为以后相关建设人员进行技术改造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利工程在发挥防洪、发电、灌溉及航运等作用的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水域生态功能的维护工作,有效的增强水利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分析了水利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加强水利工程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建设“生态文明”是为了实现经济和人类环境持续发展、和谐共生.旅游业在发展中给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旅游产业生态化正是顺应了生态文明发展的要求.文章分析了旅游业中出现的“非生态化”问题,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提出了相应的实现旅游产业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态问题也逐步成为了关注热点焦点问题,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高度文明的结果。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推动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环境生态保护的要求也在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实施应对措施,确保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实现利益统一、协调发展。下面就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多是人们通过基础性的设施的构筑,实现对自然水利的改造以及开发利用,但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初始发展时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规划建设理论及施工建设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普遍对人类社会的各种需求的关注较多,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关注较少,使得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随着生态理念的逐渐完善及普及,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中也逐渐发展起生态水利工程。文章就生态水利工程概念进行介绍,就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及践行措施进行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6.
邹春雨 《中外企业家》2013,(7S):219-220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逐渐深入,我国的城市人口开始呈现逐渐激增的态势,大量的自然资源锐减,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对城市居民的生存以及发展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开始对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进行反思,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对城市资源进行良好的协调,进而能够能够满足民众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生态化城市规划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技术开发》2015,(35):164-165
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工程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水电水利的需求也不断的提高,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发展失误各种问题,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最重要的建设过程就是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是将工程设计变成工程建设的重要过程,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过程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水利工程的施工水平将直接影响着整体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技术以及施工水平的要求过低,就会造成水利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出现,水利工程要达到一定的建设目标,就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8.
农地整理是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干扰.传统农地整理中路沟渠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方便生产通行和调配水资源以及提高水的利用率,尚缺少系统化、生态化考量,已经影响了农田物种扩散,导致生物栖息地环境的退化,并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竞争机制、缓冲和补偿能力、抵御虫害能力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本文系统总结了路沟渠生态化的功能,着重介绍了近年来生态化路沟渠的形式与结构设计、路沟渠生态工法参数的试验以及路沟渠生态材料选择的技术和方法.未来的相关研究应根据各级道路、灌排沟渠的不同功能要求和规格,按照田间不同生物的习性和栖息要求,精确设计能够满足大多数生物需求的农田路沟渠形态、结构和控制性尺寸,切实解决农地整理带来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9.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为了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简述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产生的种种影响,例如对大气和局部气候的影响,对水温和水文情势的影响,还有对泥沙、水质的影响等等,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研究实质上是人和自然关系在水利工程建设上的集中体现,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全面认识和处理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种环境影响,最终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次数和面积日益增大,尽管水利工程建设满足了人们对经济和生活的需求,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最终也将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势必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工程中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论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益  朱小飞 《价值工程》2011,30(31):40-40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环境保护措施,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提供合理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同军  庄明月 《价值工程》2010,29(18):46-46
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对促进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它往往破坏大量的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平衡。因此,衡量一个水利工程的成败不仅要看它的工程技术解决的如何合理,还要看它在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得要重视和有具体的、完善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伊森昌 《价值工程》2012,31(31):81-83
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由于引起水沙情势的变化,对河道的阻隔,水库淹没和移民,对区域生态环境都将产生影响。文章通过水利水电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探讨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陆文华 《价值工程》2022,41(9):23-25
水利工程可以实现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控制,减少洪水,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控制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建筑工地周围的水、空气等污染和避免造成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本文从对农业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剖析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15.
水利水电工程在建造期间要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要使得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最终使得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使得生态环境没有遭到较大的破坏,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尚攀  陈玲 《价值工程》2014,(21):78-79
本文重点讨论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应当怎样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李晨红 《价值工程》2014,(12):73-74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生态环境是普为关注的话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作用。在当前的新形势之下,我们应该秉承科学发展的观点,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也要保证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因此这也是当前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玉会  郭德发 《价值工程》2010,29(3):248-24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设历史上给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随着科学的进步正在向生态水利、生态工程上发展,且很多地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对于受损河流生态系统予以必要的补偿,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9.
强超  金星  闫东宇 《价值工程》2022,(6):137-139
基于我国在早期经济建设中,将工业经济作为工作重心,以实现经济增长为主,并未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以在水利规划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是,改革开放后几十年中,经济提示显著,生态环境恶化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其中也包括水利规划不合理,产生与环境不协调的环节.因此,当前水利规划设计中,逐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重视,调整其...  相似文献   

20.
李珊珊 《价值工程》2022,41(1):34-36
软土地基对水利工程施工有比较大的影响,施工前必须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使地基能满足工程建设要求。本文就对软土地基上如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展开研究,分析软土地基特点,总结目前主要使用的处理技术,然后对如何开展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实例讨论具体的控制方法。希望通过研究,能解决软土地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控制问题,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