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后注浆技术已经成为提高桩基承载力,控制桩基沉降的重要措施.本文以现场试验为主要手段,采用钻孔取芯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对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桩的承载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浆液的扩散范围及组合后注浆技术对桩周土体的加固效果,结果表明,桩端桩侧组合后注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桩周土体的力学参数,在相同注浆压力下,桩端浆液扩散范围大于桩侧浆液扩散范围.在加固土层中,浆液的渗透及压密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于宪涛  刘桂海  侯峰  李海涛 《价值工程》2021,40(30):107-109
本文依托现场工程,介绍桩侧及桩端组合后压浆工艺关键控制技术,开展竖向受荷作用下后压浆组合桩现场静载试验研究,分析其承载性能及后压浆工艺对桩基承载力的增强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试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竖向承载力大于6300kN,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后压浆组合桩可通过浆液对桩端持力层及桩周泥皮的渗透、压密、劈裂作用改善桩-土界面及桩周土体力学性能,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单桩的承载能力不足和桩体沉降问题,可以在灌注桩成桩后的一定时间内,通过注入水泥浆加固桩端桩侧土体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桩体施工过程中,桩端阻力的发挥受到孔底沉渣的影响,桩侧桩基阻力的发挥受到泥浆护壁形成泥皮的影响,使得桩体施工无法正常.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对灌注桩成桩后的注浆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后注浆技术水平提高的具体方法,以此促进桩基承载力提高和抗变形施工的具体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冲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的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并通过注浆效果和桩基试验分析,表明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有效改善桩土界面条件,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减少桩基沉降。  相似文献   

5.
李陈科 《民营科技》2010,(7):264-264
桩基础是高层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为了提高桩端持力层的极限承载力,目前在桩基础施工中经常采用桩端基础扩底高压注浆技术提高桩承载力,现主要结合多年施工桩基高压注浆桩,探讨在压力注浆桩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6.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显著提高桩端承载力,降低桩基沉降,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直径超深孔桩的设计中。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涉及的注浆头的制作、注浆管的安装、注浆操作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冲孔灌注桩桩端后注浆技术能显著提高桩端承载力,降低桩基沉降,因此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直径超深孔桩的设计中。文章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技术涉及的注浆头的制作、注浆管的安装、注浆操作等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阐述,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厦门市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工程桩基中,成功地应用了桩端后注浆技术,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单桩的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保证了桩基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厦门市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工程桩基中,成功地应用了桩端后注浆技术,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单桩的承载力,减少桩的沉降,保证了桩基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7,(20):97-99
本文采用目前五个具有代表性规范对湖相沉积土层中劲性复合桩桩身承载力进行计算复核与分析,得出了在采用与芯桩等直径原位注浆搅拌情况下,土体经注浆搅拌后对桩身承载力依然具有较大的影响的结论。给出了在特定工程条件下注浆搅拌对桩身承载力的贡献值。劲性复合桩侧阻力调整系数对桩身承载力有较大的影响,工程中需结合地区经验综合考虑,才能得出符合实际、安全的计算结果,为工程带来合理的经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杨占强 《价值工程》2014,(21):141-142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在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对桩底、桩侧进行注浆处理,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以减弱或消除桩底沉渣、桩侧泥皮等缺陷对基桩承载力的影响,在保证单桩承载力的前提下对桩基础设计施工进行合理优化,缩短桩身长度,降低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本文结合工程经验,对后压浆施工工艺进行研究和探讨,较系统分析了后压浆桩承载力的增强效应与机理,对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工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一个桩基工程采用注浆加固法处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现场试验进行了模拟分析,初步探讨了其承载力变化的特性。理论和试验均表明了注浆加固法能够较为明显地提高桩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13.
吴耀栋  张丽兰 《价值工程》2012,(27):100-101
现大多数城市建筑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其桩端土承载力参数的确定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人工挖孔桩的静载荷试验结果与两种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对人工挖孔桩在粘性土中的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岳江彦 《价值工程》2010,29(14):76-76
采用钻孔桩及高压旋喷桩与锚索相结合的边坡支护方法,是保护基坑周边已有建筑物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施工实践,论述了钻孔桩——旋喷桩在支护施工中技术工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作军 《价值工程》2011,30(17):102-102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桥梁后压浆施工工艺在铁路客运专线中的应用,通过对已施工的桩基进行桩底和桩侧压注水泥浆的方法,从而提高总桩侧阻力和总桩端阻力,有效控制了工后沉降,实现了提高桩基承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石 《价值工程》2014,(22):139-140
目前,各种桩基础的经济因素分析,如何合理应用相应的基础类型,节约工程造价成为一项非常热门的研究探索方向。本文主要的探索方向是在基岩地区,当桩端持力层位于强风化硬质岩层上时,采用嵌岩桩和摩擦桩的角度对同一种桩型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最经济的计算方法,为设计提供最优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基于SVM的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预测精度,本文在构建的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实际工程中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并运用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其做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对静压管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一建在湿陷性黄土场地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为实例,针对处理过程中先采用灰土挤密桩消除黄土湿陷性再利用CFG桩提高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跟踪测试。地基处理前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试验指标、静力触探试验曲线和静力载荷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灰土挤密桩能有效地消除黄土的湿陷性,CFG桩使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同时,该处理方法具有工艺简便、造价低等优点,应广泛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燕钦德 《价值工程》2022,41(7):157-159
在当前的建设工程中钻孔灌注桩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桩长在20-40m、桩径500-800mm桩型在软土地区采用较多,由于灌注桩桩内钢筋规格型号较高,与基础承台整体连接效果较好,有效的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更为合理.灌注桩分类主要是依据施工工艺,目前较为常见的有钻孔泥浆护壁后注浆灌注桩,当然也有...  相似文献   

20.
徐南俊 《价值工程》2010,29(6):218-218
随着现代成桩工艺、桩体结构的检测技术与桩的承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桩与桩基础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桥梁上部结构荷载较大,而适合作为持力层的岩层又埋藏较浅,或虽然可作为持力层的土层埋藏不深但其下又存在软弱下卧层,用天然浅基础不能满足结构物对地基强度、变形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时,嵌岩桩作为桩基础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常用的一种基础。本文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桥梁基础的施工,对嵌岩桩在铁路桥梁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