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问题缺失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检索和分析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发现,研究问题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一大弊病.在对研究问题的概念、分类进行阐述,并对研究问题缺失的现象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学术研究概念与价值被扭曲、学术共同体对研究问题及其地位的认识不足、整个学界对基础理论系统梳理的缺乏、社会实践中应有深度的缺失等是造成研究问题缺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对各种层次的学生的学术训练不足将会影响未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以及中国旅游研究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2022年是让旅游学者寄予希望和期待的一年,在经历了持续两年的新冠疫情,旅游业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停摆,旅游复苏的预期和预测一再落空后,对于2022年旅游重振的心情尤显迫切,希望在疫情的硬约束消除后,旅游能尽快地重拾增长态势。但必须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社会环境和基础已经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到实证:中国旅游研究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一辈的旅游研究者积极介绍国外的旅游发展理念和做法,并且基于个人丰富的从业经验提出了很多深入而睿智的思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实践.但是,由于从业经验和专业背景不同,这一成长模式却不可能在年轻一代旅游研究者身上成功复制.随着旅游学科和实践的不断成熟,理论和实践都要求有更深入、专业和细致的研究成果出现,不能继续从概念到概念、观点到观点的老路.下面就谈谈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未来发展的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业30年持续快速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研究的进程,丰富了旅游研究的成果,但繁荣的背后也有隐忧.因此,尽管自己也不是一个好的研究者,也常在研究过程中犯错误,但依然循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本意,以旅游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旅游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虽然中国旅游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行业,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路径与大多数发达国家迥然不同,中国是在短缺经济的环境中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由双轨制逐渐并轨成单轨制,旅游市场由入  相似文献   

6.
我们参与了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的起草,在此前还参加了标准的前期研究——《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编制,从《规范》的编写到《标准》编写,其间有一个逐渐认知的过程,有一些感受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引言本文呈现了笔者对中国旅游研究发展的看法,文中所采用的"中国旅游研究"概念是广义的概念。"中国旅游研究"这个术语既可以解释为中国学者对中国旅游所做的研究,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任何国家的学者所做的有关中国旅游的研究。根据写作意图,本文主要采用前一种解释。但是值得一提的是,  相似文献   

8.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国内外的研究者目前都逐渐把社区及其居民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社区参与也因之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文在对社区参与研究脉络和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社区参与理论共识的达成经历了"从缺失到凸显"的过程.在对社区参与的关注方面,中国和西方的研究具有各不相同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旅游学的独立地位必然体现在其研究方法的独立性上,要发展中国的旅游研究,研究方法是不能忽略的方面。我们认为,初具独立性的旅游研究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5种要求与规范:  相似文献   

10.
旅游研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所能完成,而是由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的多学科研究。随着旅游业在中国的发展规模、重要性、普及程度和研究深度的增加,任何一个希望在旅游研究领域有所建树的人,会感到研究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个人不成熟的意见,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10年左右)中国旅游研究的发展态势的预测,估计在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领域里会出现较为突出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研究规范--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基本前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1992年夏天,在首都机场巧遇在英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回国调研的朋友,谈到学术研究,他感慨万分地说:“出国之前发表了30多篇论文,感觉良好,谁知到了英国学习之后发现原来发表的东西多称不上学术研究,大部分是垃圾。”1995年,笔者在加拿大作访问研究,一位在大学任教的中国朋友说:“学术研究好比堆长城,长城要用石头来堆。真正的研究成果是石头,差的研究成果是砂,大雨过后留下的是石头,再多的砂也要被冲走。”两位朋友关心的都是一个问题——学术研究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旅游规划是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旅游产业起步晚,旅游规划的体系、标准与规范建设都大大落后于城市规划。"十五"期间,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相继出台了《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1999年)《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2000年出台,2005年修编)《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借鉴了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在体现中国旅游规划特色的同时,在技术和方法上努力实现与国际接轨,使得我国旅游规划开始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对于旅游规划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旅游研究35年,经历了从翻译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过程,目前已经形成了较大的研究队伍,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其中主流是两支,一是以院校专家为主体的研究团队,写论文、出书、教书;二是官员研究队伍,写文件、写报告。也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世界旅游研究的中国学派。其特点一是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宏观视野开阔,二是大量  相似文献   

14.
正研究是人类探索天性的一种实践行为,自有人类以来就已经存在了。今天,人们在谈论研究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把它理解成科学研究。其实,科学研究不仅是人类各种研究当中的一种,而且还是其中比较晚近的一种,因为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真正摆脱未知自然和神学的束缚而进入到自由的科学王国,还不过仅数百年的历史。人们之所以习惯于把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益 《旅游学刊》2006,21(1):8-9
旅游资源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是旅游规划研究的基础性课题,它决定了区域旅游开发的方向和重点。《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以下简称《国标》)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以来,在旅游规划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该说,《国标》的颁布对于各地区摸清资源家底,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旅游规划实践中,《国标》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也受到了一些质疑。笔者曾在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从事旅游规划研究工作多年,对于《国标》的局限性也深有体会,笔者认为,要科学认识《国标》的应用价值应首先确立四个命题:  相似文献   

16.
研究是人类探索天性的一种实践行为,自有人类以来就已经存在了。今天,人们在谈论研究的时候,可能会不自觉地把它理解成“科学研究”。其实,科学研究不仅是人类各种研究当中的一种,而且还是其中比较晚近的一种,因为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发展史上,真正摆脱未知自然和神学的束缚而进入到自由的科学王国,  相似文献   

17.
薛莹 《旅游学刊》2006,21(4):47-54
首次提出并研究"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现象.根据系统的自组织与组织原理,以江浙沪地区为例,研究在旅游流的区域自组织演化中所形成的旅游中心城市,并研究以这些旅游中心城市作为节点而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和基于这种区域形态的区域旅游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18.
白鸥 《旅游学刊》2016,(7):117-126
该研究旨在回答旅游企业如何利用组织设计将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绩效这一问题.研究构建了顾客知识获取、组织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绩效的结构模型,从组织设计的视角分析旅游企业如何通过组织分权、知识激励和组织沟通三大机制,将外部的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绩效.基于浙江省内127家旅游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同时考察组织分权、知识激励、组织沟通对顾客知识获取和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和路径.研究结果强调了组织设计对转化顾客知识提升旅游企业新产品开发绩效的重要性生.通过分散决策权、提供知识搜索和知识共享的制度激励、鼓励纵横结合的内部沟通等措施,旅游企业能够更好地将顾客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和新服务,从而为旅游企业构建系统高效的顾客协同创新体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何推动多元文化、多元学科、多元领域的交叉研究,成为旅游地理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旅游地理研究的跨文化、跨学科和跨领域视角展开,从宏观层面讨论了旅游地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从学科层面论证了跨学科研究对于旅游地理现象的解释力,从领域层面分析了跨领域研究对于探讨旅游发展新趋势的独特作用。研究表明: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重点应在于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精神,紧密结合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地理学。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旅游研究大多基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或是社会学、人类学的视角,而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不论从著作成果、影响力或是实际从事研究的学者数量上看,所占比例非常少。究竟,从伦理学视角研究旅游即旅游伦理的研究重要不重要呢?笔者认为旅游伦理的研究(尤其对中国的旅游发展而言)相当重要,原因在于当今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旅游伦理理论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