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商业、技术和人文三者间融合不断深入,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新商科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商科教育必须满足新经济发展需要、商科教育创新要求以及把握商学国际交流趋势,充分考虑新时代商科教育的商科性、地方性、应用性、社会性及复合性,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学科融合、教学方法及师资团...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业日益开放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金融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必须适应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在金融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重新构建金融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培养出能够适应新社会竞争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符合高校自身实际的,突出学科特色的发展道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现阶段,我国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师资队伍和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加强对学科建设、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教学评价等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辽宁省高校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面临诸多风险,其风险管理现状也不容乐观,必须构建高校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有效识别和评价风险来控制并尽可能规避风险,以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加快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步伐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高校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笔者在探讨了创新、创新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6.
WTO将高等教育融入国际化,纳入市场化运作,使中国入世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要适应这一变化,必须充分认识WTO法律框架下高等教育的特征与发展趋势,转变观念。政府应依据WTO规则与要求和承诺,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高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一轮改革。  相似文献   

7.
8.
9.
10.
培养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需要用新世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去指导改革、指导实践,加强德育教育.实行学分制教学体系.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创新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完善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