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健 《旅游学刊》2012,27(9):91-98
文章从对旅游学科尴尬处境的分析入手,讨论了如何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问题.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历程,提出并分析了旅游学科得以建立的三大基础,即文献基础、理论基础、人才基础以及各自的内容和特点.文章认为,旅游学科的文献基础包括学术研究文献、旅游实业界经营管理运作文献和政府的政策法规文献,以学术研究文献为核心和重点.最后,文章讨论了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问题,认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由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面构成,最能体现旅游研究特点的方法论是跨文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
任唤麟 《旅游学刊》2014,29(10):116-128
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成果陆续出现,目前尚无有关研究的全面综述。该文分别对早期中国古代旅游研究以及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旅游史、旅游文化、旅游地理与旅游经济研究现状做了概要梳理,并以中国知网期刊论文为数据来源进行统计分析,认为1997年以后中国古代旅游研究有所发展,现有成果的研究重点分别为中国古代以及明清、唐宋旅游,长江中下游地区旅游,旅游史、旅游文化与旅游文学。基于以上梳理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古代旅游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视域、理论、方法以及实用性评价标准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QCA方法是一种结合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优势的研究方法,能够分析旅游问题的多重因果关系。通过对国内外应用QCA方法的旅游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比较发现:从研究阶段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QCA旅游研究引入期(2011—2014年)、QCA旅游研究探索期(2015—2019年)和QCA旅游研究快速发展期(2020年至今);从理论基础看,复杂性理论常被用于解释QCA方法的使用。从研究结果变量看,文献主题主要分布在旅游企业管理、旅游消费者相关、旅游宏观发展、旅游教育以及旅游社区等五个方面;从研究范式看,主要分为直接应用以及与构建模型方法的联合应用两类。据此,提出拓展研究主题、规范研究范式、尝试时序QCA以及加强与其他方法的联合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旅游归来,总不免在社交平台上对自己的旅游体验分享一番,并从这种分享中收获显著的幸福感。为什么分享旅游体验可以带来如此显著的幸福感受呢?文章立足于旅游后阶段,着眼于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的现实场景,聚焦旅游体验分享(价值型vs.操作型)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数据分析表明:价值型(vs.操作型)的旅游体验分享能够激发更高的旅游后幸福感和旅游者自我发展;且旅游者自我发展中介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而分享反馈(较多vs.较少)会对旅游体验分享的后效产生调节作用,较多(vs.较少)的分享反馈能够强化旅游体验分享对旅游者自我发展及旅游后幸福感的影响。文章探索了旅游后阶段分享旅游体验的幸福效应,阐述了旅游体验分享作用于旅游后幸福感的理论基础、逻辑路径,为有效提升旅游后幸福感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建议。  相似文献   

5.
易柳夙  吴茂英 《旅游学刊》2020,35(4):133-144
家庭旅游是全球旅游业最重要的细分市场。近年来,我国家庭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相对于我国家庭旅游市场的发展实践,国内学术界对这一细分市场的研究明显不足。文章对2000-2019年发表在英文期刊的136篇家庭旅游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发现国际学术界日益关注家庭旅游,文献数量不断增长,但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研究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研究主题、数据获取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研究对象聚焦儿童参与的核心家庭旅游活动。研究主要以家庭消费的计量模型、家庭角色和家庭资源/权力理论、体验理论和家庭功能理论等为基础,可归纳为消费、决策、体验和功能等4个研究视角。基于英文研究的局限,并结合中国的文化、家庭、市场和社会特征,文章提出了中国家庭旅游研究应该重点关注的4个方向:(1)中国文化价值观及其影响;(2)中国家庭角色和结构特征;(3)家庭旅游市场的供给研究;(4)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旅游学科研究进展及当前研究热点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绍华 《旅游学刊》2011,26(5):22-29
文章在梳理大量国外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对旅游学科发展的历程、研究方法、理论范式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旅游管理领域中主要研究领域分别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旅游学科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在旅游类本科教育中加强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教育的意义 ,并总结了作者在旅游管理类本科教学中开展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教育的一些初步的经验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外近十年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检索到的国外近十年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评析。内容上这些文献主要围绕对三个基本问题的分析而展开:目的地忠诚的概念内涵和识别指标、目的地忠诚的驱动因素、目的地各忠诚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营销和管理。最后,笔者还对国外该领域现有文献的研究局限作了简要分析,并展望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走向,以期能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与旅游研究范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提出从范式概念对旅游研究进行梳理的必要性,然后对国外有关旅游研究范式的文献进行回顾,以说明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的范式在当前旅游研究中占主导,旅游研究整体上处于社会研究中的前两个阶段,即传统阶段和现代主义阶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一种新的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加以引介,对其所坚持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加以概括,并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对旅游知识生产及研究对象加以审视,将这一理论在当前旅游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与评述,并与其他范式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文章指出,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于研究对象由各种异质性事物组成,旨在发现那些异质性事物之间的联结和过程的研究具有理论优势.这一理论优势与旅游现象快速变化的特点及复杂性等相适应,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于旅游研究的范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推进和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旅游综合体成为了一种新型旅游业态并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势头迅猛,现已经成为当代区域旅游综合开发的良好模式。为了更好的了解国内旅游综合体研究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从理论视角梳理了旅游综合体近10年(2008-2018)来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对比、归纳和提炼的方法,阐述了旅游综合体的概念,发展模式,综合评价及方法研究等六方面的理论基础。这一综述对旅游综合体相关理论的研究提供较为清晰的认识,对国内旅游综合体的前沿动态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业发展日益紧密结合的背景下,国际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联盟(IFITT)应运而生,并展开了一系列相关交叉研究。作为探讨信息和通信技术在旅游行业中应用与影响的组织,IFITT每年召开的ENTER会议是西方相关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文章以ENTER会议论文集(2005~2012)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的时间分布、作者及机构、所属国家/地区、研究议题、演进规律等方面来展现国外信息技术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和发展轨迹,并进一步归纳出国外旅游与信息技术交叉研究发展特点,并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陶长江 《旅游学刊》2020,35(3):127-142
文章围绕残障与旅游、残障旅游市场需求、残障旅游市场供给和无障碍旅游4大研究主题8个研究细类,梳理残障旅游境外研究状况。境外研究总体态势是以残障群体旅游需求为研究重点,围绕残障群体的旅游特点、动机、需求、偏好、决策、体验和出行障碍作诸多有益探索;同时基于残障群体的旅游需求特性,从旅行社、航空运输、住宿、景区4大旅游产业角度,针对性研究解决残障人群出行和旅游参与障碍、提供合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思路和方法。文章最后评述了境外研究的思路、方法与不足,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团队构成和近期可以开展的研究领域对国内学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e need to understand how social media affect the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field has increased.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demonstrates social media analytics using Twitter data referring to cruise travel. This research also inclu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weets by three types of user groups: commercial, news/blogs, and priv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were words related to travel, destination, industry, and emotion most frequently used in composing tweets, but celebrities, professional bloggers, cruise lines, and travel agencies actually led major subgroups on cruise topics on Twitter. Based on such findings, this study provides feasible marketing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15.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entangl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m, ageing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We challenge the universal connotations of old age and “ageing well” and see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tourism as dynamic processes, in which older people are continuously producing different meanings and fulfilling personal quests over life courses. Using the contextualist and temporal lens, four scenarios of the evolv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ourism and ageing well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lived experiences and travel histories of 48 Chinese senior traveler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ow tourism affects ageing well are shaped by senior travellers' early life and travel experiences, the personalised conceptions attached to tourism and well-being, which are indeed complex responses to their pers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This research unveils vivid pictures of Chinese older adults’ leisure lives, and highlights the urgency to develop relevant tourism policies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to cater for their changing needs.  相似文献   

16.
Aspects of six graduate theses are described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to tourism studies. Their topics are images of tropical holidays, design of holiday brochures, international travel mode choice, family roles on holiday, and long-distance travel and sightsee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ir theoretical rationale and methodology, to certain environmental questions, and to directions and choic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Backpackers first appeared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has witnessed the rise of a new backpacker subculture given the changing times: one tha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chnology use is called flashpackers. The research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avel experience,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ravel motivation of flashpackers. The study uses convenience sampling taken in the lobby of Taiwan Taoyu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 total of 40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375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the rate of return was 93.8%.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1)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vel experience and travel motivation for Taiwan’s flashpackers; (2)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ravel experience of Taiwan’s flashpackers; (3)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travel motivation for Taiwan’s flashpackers; and (4) personal development moderately aff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vel experience and travel motivation for Taiwan’s flashpacker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tourism industry by enhancing direct targeting of customers, and it provides hospitality and travel agency managers with the mean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flashpackers.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旅游活动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研学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并成为当前旅游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研学旅游是旅游者出于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和锻炼能力的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旅游活动,有着特定的内涵、特征与机制。研学旅游活动中的研学旅游者、研学旅游产品和研学旅行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构成研学旅游内在运行机制,决定着研学旅游活动的运行模式和规律。针对研学旅游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要优化研学旅游内在运行机制就必须增强研学体验的知行合一与参与互动、彰显产品供给的特色文化与技术支撑、强化活动组织的专业运作与合作共赢,最终实现研学旅游的持续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旅游学刊》2016,(10):59-72
以往关于消费者需求行为的研究多基于传统经济学框架的设定展开,认为影响消费者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包含收入、目的地吸引力、交通等,普遍忽视了消费过程中的社会交往和具体情境。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命题,将消费者收入、社会交往和旅游情境等因素纳入旅游消费者需求的模型中,提出了若干研究命题。依据2014年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调研数据,采用排序选择模型验证了相关命题的正确性。计量结果表明,个人经济因素对我国消费者春节“黄金周”旅游需求影响较小,家庭结构、同伴等社会交往因素是影响其旅游需求的重要因素;我国消费者对于春节“黄金周”出游过程中遭遇的拥堵、旅游市场混乱等旅游情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容忍度,但是,严重供需失衡导致的旅游情境问题依然对其旅游需求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