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技术技能的有效路径。文章以服装工作室为例,提出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营,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解决学校的培养规格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矛盾关系,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间更好地融合与渗透。  相似文献   

2.
技能大师工作室既为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也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了新场域,还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契合点。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中仍然存在教育理念和模式缺乏创新、创新创业师资建设较薄弱、创新创业课程实效性不强和实训教学有待丰富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探索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人才的模式,着力更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实施技能大师全过程引导;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化创新创业课程融合;立足技能大师工作室,融合多元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3.
电子商务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应用领域也随之拓宽和加深,企业对高技能电子商务专业人员需求日益旺盛。但目前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上并没有深入整合校企资源进行产教融合,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跟不上企业岗位需求节奏,导致人才培养上无法实现学校和企业岗位的有效衔接。文章正是通过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电商岗位的需求,整合学校和企业的有效资源来构建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达到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求、具备电商岗位能力的人才,解决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跟社会需求脱钩的问题,实现学校到企业岗位零距离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接"中国制造2025"要求,文章以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现代模具技术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契机,基于协同理念,整合多方资源,通过界定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内涵和理论基础,构建"政行企校所"五方协同共建共管共享的组织模式,建立"目标导向、管理协同"运行机制,聚焦有效课堂建设,完善"产教互融"实践育人体系,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产教融合"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要坚持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建设与之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文章阐释了产教融合视角下"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在深入分析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从学校、企业及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使得高职教育从原有的校企合作模式正逐渐向着产教融合的方向进行演变。深入分析高校教育工作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及其区别,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工作中在从校企合作向着产教融合进行演变过程中应从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这两个维度来进行总结,而这种演变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的论证则要从政策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水平这三个方面来开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中高职院校衔接贯通是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产教融合对农业中高职衔接贯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阐述"双层面"产教融合发展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推进农业中高职衔接贯通的基本要求,进而从发展定位、贯通机制、综合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农业中高职院校衔接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数字商业产业学院的建设,是现阶段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体现出数字化技术与教育工作不断融合的重点项目。基于此,需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加强重视。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践分析结果观察可知,现阶段高职院校数字商业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产教融合模式实施动力不足、产学院建设未发挥出育人功能、产学院建设管理权责缺乏明确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工作缺乏有效性等问题。需要通过校企联动,有效对接职业标准、积极引入多方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人才培养体系管理力度,明确管理人员职责、构建成果导向的质量评价模式,形成专业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为实现新时期高职院校数字商业产业学院建设目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大举措。伴随我国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实用型化工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开展"订单式"教育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继续人才以及后备人才等。同时也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效益,扩大办学规模。论文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大纲改革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产学研相结合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为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国家倡导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文章通过列举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在国家政策引导并对接地方经济产业推进、引企入校与引企入教、以企业生产过程和真实内容为基础推进课堂产教融合、产教融合下的课程教学评价、吸收与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注重人才多方面素质与能力的扩展等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1.
由于国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建设新型国家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也在致力于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实现融合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双创教育基础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高职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找出两者之间实现融合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过程中,产教融合成为高职教育提档升级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起,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诸多成果,涌现了一大批"时代工匠",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内容。在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众多新情况、新问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高职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这就意味着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产教融合和工匠精神的内涵,并立足学情、教情、行业与社会发展,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以实现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文章简述了产教融合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背景,并分析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以培养“德技双修”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目标,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双主体”育人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两者之间协同联动、同向同行。高职院校应把“双主体”育人与课程思政紧密融合,从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管理机制、构建多维教学场景、打造协同育人数字化平台以及突出教学评价体系课程思政元素等方面入手,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进而培养出“德技双修”的新时代人才。  相似文献   

14.
将创业教育融通于高职教育之中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文章根据目前商科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情况,积极探究商科类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寻求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已成为提高学生未来生存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以下简称"双创")课程是开展"双创"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目前尚未形成健全的"双创"课程质量诊改体系。文章分析了"双创"课程质量诊改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要求、CIPP评价模式构建了"双创"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高职院校"双创"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开展创业和创新活动,作为知识和人才聚集地的高校,也在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工作。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往往与专业教育脱节严重,这不仅给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带来困惑,也会让创业教育变成了贩卖教育。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科学存在应当是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把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实践模拟等环节纳入到专业教育过程中,既推动专业建设,又能够实现创业教育的良性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创业素质、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品质的重要教学载体与方式。可从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创业实训实战教学基地、创业实践教学资源三个维度为逻辑起点,构建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产教融合生态系统可以促进产业、教育集聚融合、协同育人,对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解析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和构成主体,探寻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高质量发展下产教融合生态系统的运营机制和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要积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文章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分析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以及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情况的调研分析,结果显示湾区高职院校在相应的产教融合政策体系的支持下,高职院校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基本合理、校企合作形式呈现多样化特征.但是,仍面临政策制度有待完善、专业群设置与产业布局不全契合、校企合作发展停滞不前、科研支持能力不够和粤港澳三地产教协作发展不足问题,需要企业、政府和高职院校进一步合作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教融合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