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力量。但不断出现的"慈善丑闻""慈善腐败"事件,伤害着民众的慈善感情,也注定会影响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为了挽救还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应加强对作为慈善事业主体的慈善组织的监管。当前中国对慈善组织的监管主要为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外部主要由法律、政府、第三方评估组织、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内部主要是完备的自我治理。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是一项基于道德的社会事业。美、英两国都十分重视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且各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践模式。美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民间主导型的实践模式、税收激励下的慈善动机和稳定的社会公信力。英国慈善事业的特色包括:"慈善模式以政府资助为主、民间组织为辅"以及慈善事业具有良好的监管制度。美、英两国慈善事业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一是要完善慈善法律体系;二是要降低慈善组织的进入门槛;三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内部结构治理;四是要加强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支持力度;五是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慈善事业的需要也更加迫切.本文针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现状,深入剖析慈善文化、法律制度等环境因素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并从民众"慈善观"的转变、政府恰当的角色定位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等途径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5.
安乐 《大众商务》2011,(11):130-131
近年来,慈善事业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下蓬勃发展,但随之带来的监管问题也在限制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本文分别给出慈善和捐赠的含义,以期对慈善捐赠政府监管做出合理解释,并主要针对当前我国慈善捐赠中政府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慈善捐赠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以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的慈善立法跟不上现实需求,亟需一部系统的慈善法对现存问题进行规范。慈善法需要明确定位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组织监管角色,明确民间慈善组织的独立法人地位,明确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与程序,明确募捐人和捐赠人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要规范和完善慈善税收优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政府、慈善机构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7.
慈善组织建设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现行法,我国慈善组织尚无独立的法人资格,这影响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慈善法律制度的缺失和不完善造成了慈善组织建设的滞后;慈善组织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民众捐赠的积极性。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实现政府与慈善机构的分离,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加强慈善机构的组织建设,以发挥慈善事业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慈善事业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意义不言而喻。一方面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成绩斐然;另一方面当前依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需要亟待解决,例如慈善意识淡薄、慈善组织自身公信力差等。为此,我国应该采取弘扬慈善文化,促进社会成员的普遍参与、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公信力建设等战略措施,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慈善事业的关键在于充分调动慈善捐赠者捐赠的积极性,扩大慈善资金来源。要让慈善捐赠者慷慨解囊,必须从道德文化和法律制度层面等加以倡导、鼓励和保障,同时对慈善捐赠者的慈善行为予以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而个人捐赠比例由于"熟人文化",慈善机构公信力不佳,政府对慈善捐赠重视不够等原因却不断下降。转型期,政府应加大对慈善捐赠的支持力度、完善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健全慈善捐赠相关法规、创新慈善捐赠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全社会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使个人捐赠真正成为未来慈善事业发展的主流和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