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农民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西方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农民合作的思想,并出现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江苏省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后随着农业市场化的提高迅速发展壮大。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必要性与创新意义(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着突出的矛盾:小农户难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生产经营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劣势,也难以进入加工和流通领域,无法实现规模经营。农民…  相似文献   

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该制度的建立也是实现农民社会保障权的路径之一."公共产品"理论和社会保障权理论构成了政府参与农村医疗制的经济学与与法学基础.20世纪50年代,政府以"倡导者"身份号召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1世纪初,政府以"主导者"身份全面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发展,以法律形式将政府定位为"指导者",并以此身份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第三十五讲 新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制度经济学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它在美国有相当大的影响。制度学派从形成到现在的七八十年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这是以凡勃伦为代表的制度学派形成时期,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旧制度学派;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这是凡勃伦的旧制度学派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4.
冯小红 《中国农史》2006,25(4):77-87
20世纪30年代初,县地方政府为给乡村治理各项新举措筹集经费,骤然加重了农民的田赋正附税负担,同时,其他负担的存在使得农民负担更趋沉重。农民承受了更大的效应损失。由于国民政府的乡村治理转型过分注重政治效应,忽视社会效应,并且各县地方多实施不力,致使农民未得到相应的效应补偿,政府的加税行为呈现出严重的不合理局面。这种局面加剧了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动摇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乡村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的推行,由于确立了农民的主动参与,从而在某种程庹上开启了"农民成为公民"的门槛,但因面临"两委关系"、"乡村关系"矛盾等困境,农民的各项权利尤其是社会权利难以落实,从而难以完成农民身份转换的重任,需要进行治理结构的转型.村落社区建设以激活农民的自治性与群众性为主旨,以激发农民的主体公共参与为目标,以培育农民自组织为归宿,从而为架起农民身份的转换提供了可能的平台,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近代时期,在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水果种植的高收益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水果专业化生产,农民不仅在高山、荒地、沼泽等处开辟果园,而且还将原先用于种植粮食的土地改种果树,并将所产绝大部分果品销往各大商埠。这一“替代农业”的现象反映了中国近代水果产业发展的基本微观逻辑,即从农业生产角度为提高土地经营收益而做出的变革。审视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在供给方面,中国近代水果产业发展表现为在引种改良的基础上扩大专业化种植,在需求方面则表现为稳定在华外国人群体的需求,同时亦注意培育本国消费者和海外消费者群体的消费习惯。然而20世纪30年代之后,水果产业发展严重受到储藏与交通技术落后的影响,并在国际竞争中受到贸易条件变化的冲击,这表明“替代农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波折与瓶颈。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农业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兴起,如今已有长足发展。观其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农家乐型”(即20世纪80年代城里人到田园风光优美的农村参观游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和第二阶段的“农业娱乐型”(20世纪90年代城里人到各类农业观光园采摘水果、钓鱼、种菜、野餐学习园艺),目前正朝第三阶段的“乡村度假型”发展,即将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身份,它还意味着经济身份、法律身份、社会身份……一纸户籍,从各个领域将城乡居民分割开来,区别对待。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仍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根本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保定奴隶社会土地制度郝毅生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保定先后为夏、商、周三个奴隶制王朝所统治。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夏启继承王位后,诞生了家天下的奴隶制国家,将统治的黄河流域南北疆域分为九州,当时保定属冀州,土地归夏的氏...  相似文献   

10.
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显著标志。目前对农民政治参与的研究,都是基于个案观察或者政策文本所进行的定性分析为主,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较少。本文通过以农民个人为分析单位,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实证角度研究转型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概括当前农民政治参与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促进农民政治参与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吐蕃统治敦煌西域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通过对这一时期雇佣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从一个侧面了解吐蕃统治时期的经济状况。本文对雇佣契约的年代重新进行了推定;通过对雇契具体内涵的探讨,分析出雇佣的具体性质,归纳出雇佣关系的五种类型;将吐蕃与唐前期、归义军统治时期的雇佣进行对比,可知唐、五代雇契形式发展具有连续性,并渐趋完整与固定化;研究证明,吐蕃统治时期的雇佣具有明显的时代与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中国5省10县的农户微观数据,从经济学视角阐释了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偏差问题,发现农民及其子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呈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35;不同群体中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相悖和混沌的人数占比为11%~78%,但多集中于50%左右。研究表明,除社会地位较高、有政治身份或处于东部地区等极少数特殊农民群体外,农民总体及其大部分子群体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之间的偏差均很大。此外,农民政治参与态度与行为选择偏差在性别、民族、婚姻状、政治面貌、社会身份、就业地点乃至地理区位上群体差异显著,而在贫困与否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而且,此种偏差主要由受教育年限、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政治面貌、社会身份、人际关系满意度、就业地点以及是否知悉政治活动时间所决定。其中,仅受教育年限会拉大偏差,其他因素的作用方向相反,且是否知悉政治活动时间、社会身份和就业地点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美国互利共赢的市民农园 美国休闲农业的兴起可追溯至19世纪上流阶层的乡村旅游,到1970年,仅美国东部就有500处以上的休闲农场。美国市民农园采用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与农园的农民共同分担成本、风险和赢利。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农民年金制度是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建立起来的.从农民年金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既保障了老龄农民和离农农户的生活,又实现了农地保有的合理化.尤其是,农民年金基金(组织)通过经营权转让年金、离农给付金、农地的收购与转让以及购买农地资金的贷放等事业的有效运作,有效地促进了农地合理流转,保证了农业经营者年轻化和经营规模扩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丹麦农业的历史变迁: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丹麦农业的改革和发展经历的最显著的历史变迁时期是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其农业形态历经了合作制农业、效率农业和可持续农业三个阶段。推动丹麦农业实现历史变迁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因素是丹麦农民的自觉市场意识和丹麦政府利农政策的积极实施。敏锐的市场意识引导丹麦农民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其稳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丹麦政府对农业采取了从始至终不偏废的积极政策,成为丹麦农业最终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这些成功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实现农民现代化是破解“三农”困境的关键环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文章基于文献研究法从农民的“内结构”层面探究传统农民的现代化转化,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古代先民朴素生态观下的土地情怀对传统农民的升级转型具有正向影响价值。而传统农民升级转型为现代农民既是身份的裂变,也是成为“现代人”的过程。“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应创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路径,从而实现传统农民的现代转向。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并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利用对粮食价格的协调控制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本文将美国粮食价格政策大体分为价格补贴、收入补贴、价格补贴与收入补贴并行3个阶段,从美国历年来颁发的一系列农业法案入手,对各个时期的粮食价格政策进行逐一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在股票、土地价格持续上涨和便捷银行贷款的刺激下,日本的收藏家和投机者将日本国内和全球艺术品市场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乡村调查时 ,多次看到这种情形 :村民要求参与村务议事或民主理财 ,遭到村干部的阻拦、拒绝 ;农户要求查看自己的往来账 ,村会计拒绝提供。凡此种种 ,引起了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进而激化了干群矛盾。村级集体资产是农民的共同财产 ,农民群众才是村级经济的主人。农民要求参与村务议事和民主理财是他们的基本权利 ,应受到保护和尊重。如果村干部做事情不让群众知道 ,不与群众商量 ,甚至千方百计阻拦、打击村民要求参与民主理财的积极性 ,这就严重侵犯和剥夺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其结果只能是越堵矛盾越大。从另一个角度看 ,村民参与村务…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梳理总结国内外土地生态学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文献总结法。研究结果:国际土地生态学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世纪后期的土地生态学的萌芽时期,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土地类型研究为标志的早期发展时期,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以土地生态评价研究为标志的土地生态学近期发展。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蕴含着丰富的"土地生态"思想,中国现代土地生态学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方面,以后逐渐向土地生态评价方向发展。系统开始土地生态学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伴随着国际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土地生态承载能力评价、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等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研究结论:从国土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推进中国土地生态学发展要树立土地"能力提升"和"功能发挥"的观点,发展土地生态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推进全国土地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