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了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采用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SAD)、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实验组大学生SAD、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研究结果提示:心理训练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人际适应问题采用心理训练的方法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了8周的心理干预训练.采用情感与社交孤独量表(SAD)、自尊量表(SE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实验组大学生SAD、SES、SCL-90量表的各项得分后测与前测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成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明显改进.研究结果提示心理训练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人际适应状况,并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团体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建议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雪莹 《魅力中国》2011,(2):221-221
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和UCLA孤独感问卷对243名大学生进行成人依恋方式和孤独感关系的探讨。结果(1)无恶发经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有恋爱经历大学生;(2)孤独感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3)将孤独感分为高低分组,高孤独感组依恋回避得分显著高于低孤独感组。结论:孤独感和恋爱经历会对大学生依恋方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郑日昌主编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SES),对黄河科技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到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尊水平较高.自尊水平在对专业是否满意和学习成绩方面差异显著,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不同生源地、父母教养方式、年级、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不显著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大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总体情况比较严重;二是大学生社交焦虑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密切,信任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大一与大三同学社会缺陷感与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的相关关系。方法:以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S)和社会缺陷感量表(FIS)对郑州大学大一与大三学生中的16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社会回避量表得分一、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808〉0.05),社交苦恼量表得分大一大三年级没有显著性差异(P=0.255〉0.05),社会缺陷感量表得分两个年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三学生的缺陷感明显高于大一学生。男女生社交苦恼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98〉0.05),社交回避量表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P=0.797〉0.05),社会缺陷感没有显著性差异(P=0.818〉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苦恼得分呈正相关(r=0.431,p〈0.05),社会缺陷感得分与社会回避得分呈正相关(r=-0.352,P〈0.05)。结论:大一大三学生在社交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困难,社会缺陷感得分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社交苦恼与焦虑,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行为。  相似文献   

8.
李雪 《魅力中国》2011,(10):238-239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使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0名新乡医学院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生活事件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而性别、年级和年龄段与主观幸福感相关不显著。结论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影响医学院校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医学院校大学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对患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能够减缓其社交焦虑的主观体验,改变消极的思维习惯,降低孤独感,说明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社交焦虑大学生的焦虑状况。  相似文献   

10.
马芳芳 《黑河学刊》2014,(2):190-192
目的(Objectives)探索对入伍新兵实施心理支援计划的效果,为武警部队官兵开展心理支援计划提供研究实证。方法(Methods)通过对入伍新兵训练期间开展心理支援计划,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实施前测与后测及对比研究。结果(Results)SCL-90问卷调查在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睡眠和饮食等因子后测比前测得分有显著下降。结论(Conclusions)心理支援计划对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和适应能力有显著作用,在新兵入伍训练期间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有留守经历高职学生的社会支持、心理安全感与社交回避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问卷、安全感量表(SQ)、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四川省内4所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和Amos24.0,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无留守经历高职学生在客观支持(T=-4.467.P=0.001)和社会支持总分(T=-3.716.P=0.0.007)上差异显著,在心理安全感和社交回避各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社会支持、心理安全感和社交回避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安全感为社会支持与社交回避的中介变量,起一定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存在着从众、攀比、掩饰、妒忌等心理误区,调适对策主要是教育大学生准确把握爱情,正确对待恋爱,学会积极应对和调试恋爱中的波折,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杨敏 《西部大开发》2010,(7):179-179
地方入伍大学生在培训中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的苦闷与焦虑心理,自身能力素质与工作、训练要求之间的差距产生的畏难和自卑心理.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逃避心理,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压抑心理,因恋爱受挫造成的情感危机心理等不良问题。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必须扎实搞好军人职业常识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做好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发建设,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相似文献   

14.
相对汉族大学生,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中成长,其心理资本状况可能会受到居住环境、地区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汉族大学生不同的特征。文章在深度访谈汉族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心理资本量表,开发出了针对中国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量表,并将其应用于调查研究中。调查以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得分均高于均值水平,并且其性别、年级、地区、城乡方面无显著差异,与汉族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周伟 《魅力中国》2010,(26):176-176
本研究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1965年版)、《儿童马氏量表》(版本Ⅲ)对28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利用SPSSl6.0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高中生的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和自尊的关系。结果显示,高中生自尊与社会支持、人际信任关系密切,受性别、年级、家庭来源和校际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勇  李玲 《黑河学刊》2012,(4):88-89
目的,了解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农林类大学生实施测试,使用心海测评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农林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差异不显著;任一因子≥2.5分的学生人数占实测总人数的14.1%;任一因子得分≥3分的因子分别为强迫因子(2.8%)、人际关系敏感因子(2.2%)、敌对因子(1.1%)。结论,农林类大学生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与全国常模比无差异:典型症状以强迫、人际敏威和敌对为差:心理困扰多源干内在性成长需求.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率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卒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柳学知  马慧霞  柳章 《魅力中国》2010,(26):188-189
通过对大学生的访谈调查,探讨各种考试情绪的具体作用。结果:最有利于考试发挥的各种情绪的水平、影响方式不同;大学生们认为最利于考试发挥的焦虑水平与实际体会到的焦虑水平差异显著(P〈0.01),即考试焦虑情绪是有必要进行调控的;最利于考试发挥的愉快水平与实际体会到的愉快水平差异不显著(P〉0.1);各高校应该在重大考试之前加强对大学生的情绪调控。  相似文献   

20.
袁文萍  王萍莉 《黑河学刊》2013,(2):124-125,129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的症状。目前,对信息焦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法。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关系,以及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