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不良资产公平市价的意义及公平市价的特点 ,着重论述了公平市价的确定方法 ,对不良资产剥离价格进行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着重讨论如何设置和建立企业兼并或收购的清单和标准,并结合当今美国理论界和实际操作对公平市价的理解和运用,进而讨论兼并或收购中公平市价的确立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高国有银行的竞争实力,增强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在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重组国有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是资产管理公司追求的目标.资产管理公司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必须遵循市场法则,确定不良资产的公可市价,防范资产管理公司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4.
王琼 《新智慧》2004,(3A):48-48
目前,我国短期投资期末计价方法有三种:成本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市价法。笔者认为,我国不宜继续使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原因是: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只确认短期投资的跌价损失,不计量其价值上涨产生的潜在收益,这会使短期投资的报告价值低于其初始投资成本,而实际获得利润时则为管理层操纵利润提供了可能。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日益规范,短期投资的市价可更公允、更容易取得。建议采用成本法、市价法或将成本法和市价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报告短期投资的期末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指期末某项资产按照成本与市价两者之中较低者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也就是说,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期末资产按成本计价,以此价值作为该项资产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当市价低于成本时,期末资产按市价计价,以此价值作为该项资产价值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市价低于成本的差额作为当期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上。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某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就存货而言,“成本”是指以一定的成本流动假设为基础所确认的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成本与市价就低法中的“市价”,是指某项资产的现…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入手,深入探讨了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详细分析了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的比较优势与不足,以及当前民营企业参与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消化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被领导层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总体状况,进而结合中外不良资产处置与消化的成功案例,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化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黄德忠 《新智慧》2007,(11):25-27
我国目前对不良资产的界定还没有具体明确的标准,使得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的地方,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文借用经济增加值这一概念,对不良资产重新进行了定义,并阐述了不良资产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不良资产界定的标准,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进程中,首先要处置不良资产,要探讨不良资产的成因,营造处置不不良资产的外部环境;着重消除存量不良资产,坚决预防增量不良资产;完善经营机制,控制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一、成本与市价就低的涵义《存货会计准则》规定,“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就低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又称成本与市价孰低,是指企业的存货在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作为入帐价值;随后其市价如果下跌低于历史成本时,该存货就以现行市价计价;如果成本低于市价时则按成本计价。这是对历史成本原则在存货会计核算中的修订。其计价理由是:如果存货市价下跌。表明企业持有的存货在日后销售或使用时获得收入或价值的能力也相应降低,相对于历史成本来说将导致一定的损失。为了稳健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存货价值,即以存货的市价替代…  相似文献   

11.
卢永华 《新智慧》2000,(10):21-22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是对历史成本原则在运用时的修正。在这一方法下,虽然存货在取得时应以历史成本作为入账价值,但随后其市价如果下降而低于历史成本时,该存货的价值应以市价计价。这一方法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也有助于各会计期间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正确。  相似文献   

12.
以债权资产的定价确认为例,从债权人对风险资产的评价方式入手,提出了对不良资产进行风险定价的几种参考方法,指出了现行的债权资产定价方式存在的不足,并对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改进不良资产价值确认机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和化解业已形成的不良资产,是银行业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近期应根据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分别情况,多管齐下,一资”一“策”,将不良资产转化到最低限度,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长远应从制度改革入手,从根本上杜绝形成不良资产的制度缺限。  相似文献   

14.
王宝庆 《新智慧》2000,(16):26-27
不良资产是指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无法实现其账面价值的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主要存在于应收账款、存资和各种投资之中。随着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增大,企业的不良资产越来越多,在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不良资产已经成为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沉重包袱和桎梏。对不良资产的管理,不仅要注重事后管理,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强事前、事中管理,把不良资产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还需对不良资产进行全程测试和管理。现就当前企业存在的主要不良资产界定与化解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不良资产在处置和盘活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国有银行,政府和资产管理公司四方遇到了难以绕开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从实际操作中可以发现主要症结在于盘子定得不妥,不良资产在剥离时没有可行的定价机制,债转股的考核标准不统一,且相关各方的权力和责任难以确定。认识和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是寻求四方合作实现不良资产有效处置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已成为建立稳定经济金融体系的当务之急,我国通过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对化解银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部分银行出现了不良资产前剥后增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化解银行不良贷款的政策也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不良资产是困扰国有银行的一大痼疾,而金融支持政策则是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要从金融支持政策的废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加快处置大量不良资产,为我国的资产评估业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市场。本文结合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现状,分析了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存在的问题。如评估理论滞后于评估实践,部分债权性资产权属不清,产权依据不足,不良资产的处置进度与评估咨询报告质量的矛盾突出等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如要研究制定有关金融资产评估方法标准体系,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使用合理的评估产权依据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剖析了商业银行积聚的资产风险,认为化解这些风险的最有效途径是进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并针对目前我国影响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障碍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投机与投资的概念,分析了股票盈利的基本原理和投资分析的一般策略,浅谈了市盈率、每股净资产的概念,提出在当前中国股市持续低迷、错综复杂情况下的股审投资策略是:通过分析,选择优秀的公司,计算其合理市价,在低于合理市价的情况下买进,然后长期持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