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溱东镇积极引入“镇农投+合作社+社会资本”运营模式,打好“土地流转+盘活资源”组合拳,不断调整优化增收路径,促进资金、产业、资源有效衔接,推动强村富民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全镇13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318.55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6个,50万~100万元的村7个。所有村集体经营收益均超50万元,溱东镇成为盐城市首个所辖村均达到省定经济强村标准的乡镇。  相似文献   

2.
<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是引领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江苏省灌云县紧紧围绕市委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决策部署,立足县情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真抓实干,坚持务求实效,在党建引领、路径驱动上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整体提升。到2022年底,全县村集体累计流转土地10万亩,带动村集体增加净收益5000余万元,308个村集体收入均超30万元;净收入30万~50万元村103个;50万~90万元村52个;100万元左右村6个,实现零突破,为当地村民提供3000多个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省丽水市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辖有9个县(市、区)、1个经济开发区、173个乡镇(街道)、2729个行政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业人口222.46万人。2012年以来,丽水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市村集体实现总收入7.39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2.72亿元),年均增长11.39%;村集体资产总额97.3亿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盐城市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有452个村集体年收入低于18万元,占村总数的20%。近年来,一些村集体主动探索,采取多种形式搞活土地经营,既增加了集体收入,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蹚出一条符合当地村情农情的强村富民路子。一、经营土地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泗洪县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基础上流转土地,全县流转土地面积114.8万亩,其中整村流转农户承包地的面积22.1万亩,涉及整村流转的行政村34个、农户24536户。已形成948个流转主体,分别是企业(公司)22个、村集体10个、农民合作社61个、家庭农场212个、个人(专业大户)643个。实践坚持原则,惠民强农。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集中安排田块给不  相似文献   

6.
尤溪县地处福建省中部,是我周南方集体林区48个重点县之一,也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县之一。全县有15个乡(镇)、261个村(居委会);土地总面积521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8.89万亩,有林地面积381.06万卣;有林改任务的村(居委会)249个,应深化改革面积267.89万亩;截至目前为止,已有246个村(居委会)完成林改任务,占有林改任务村数的98%;已完成明晰产权面积250.06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93.3%:区划宗地36040个。打印林权证18806本.面积达348.38万亩,占应登记发证面积96.7%。在各乡镇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已有244个村通过了县级林改检查验收,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真武村,现有28个村民小组、875户、2678人,耕地2766亩,由于交通闭塞、资源缺乏,2012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仅25万元,是个负债120万元的贫困村。为破解发展难题,该村于2013年成立真武粮食种植农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村集体和村组干部以资金入股,创新发展村集体自主经营的农地合作,走出了一条村集体自主经营、村民合作共赢的村级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西平村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徐桥镇西部5公里处,村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177.6亩,土地流转4673亩。西平村集体经济主要由集体资产出租、村集体企业收入和联村光伏收益组成。2022年,全村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6万元,完成年初既定100万元目标。  相似文献   

9.
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实行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总体要求,近年来嘉定区不断加大扶持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力度.自2012年起,嘉定区对24个年集体可支配收入低于200万元或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低于1000元的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进行新一轮扶持.为鼓励这些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向资源要效益,对村集体经营的粮田,区、镇实行"以奖代补",即奖补300元/亩.经过一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2012年,全区24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年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00万元的有22个村,其中超过300万元的有5个村.华亭镇北新村集体经营粮田3460亩(水稻),年经营收入加补贴、加物业资产租金收入,年可支配收入近400万元,一举摘掉贫困帽子.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决策及其影响规律,以期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调整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采取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的农户和村集体具体表现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受到农户和村集体两个层面的共同作用,但两个层面对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的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决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要因村而异,尊重村民意愿;要提高公众参与度,充分了解民意,综合考虑村集体和农户两方面的需求,选择适应本村的土地承包权调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以深化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为主线,扎实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持续推动农村改革创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多渠道促进村集体增收,村集体经济活力全面迸发。2020年全市490个涉农村(居)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53亿元,村均达72万元。推动土地规模经营,增加村级收入。  相似文献   

12.
张家港市下辖26个镇,412个村,545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21.6万户,集体耕地总面积50.27万亩。近年来,我们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前提下,建立了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发展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士地承包关系在稳定上不断完善。至1998年9月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市大足区是全国33个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之一,大足区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路径,实现了就地入市和集中入市。截至今年7月,当地以出让和租赁2种方式成功入市交易土地共11宗,总面积244.96亩,其中出让土地的总成交价款逾8100万元。建立完善组织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了市、区、镇、村四级直通式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要求,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山东莒县积极探索,形成了两种改革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保障农民利益,建立起村集体、农户与工商资本三方共赢机制,让农村土地真正"活"起来。改革模式模式一:"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即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民合作社,村集体以基础设施入股合作社,实行股份  相似文献   

15.
正三河村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城乡结合带,原有9个社,受征地拆迁影响,现存竹林口、堰塘湾2个社,农户141户,农业户籍人口38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6人,全村党员54人,党员平均年龄60岁。全村水、电、气、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经营性实体经济项目,村集体主要经营性收入来源于村集体零星土地流转租金,年收入不足1万元。2017年,三河村实施"三变"改革,建立村级平台、引进项目开展合股联营。经过一年的发展,2018年可供分配的收益达到42.886万元,2020年,三河村收入再创新高,集体收入59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基本情况耿店村位于山东省茌平县贾寨镇境内,距聊城、茌平较远,是典型的农区村庄,现有人口180户、784人。该村集体资产总额850.8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86.5万元、非经营性资产764.3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968亩,其中农用地1671亩、建设用地297亩。近年来,耿店村立足鲁西平原乡村实际,坚持土地集  相似文献   

17.
一、康桥镇村级集体资产现状 康桥镇现有21个村,其中1个村已撤销机制,2个村已封账等待撤村,9个村已改为居委会,经济运作模式仍然与村一样.至2007年末村级集体资产总额为40403万元,净资产20634万元,村级固定资产原值7706:24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的现实必要性(一)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是明晰集体资产产权归属的需要。在国内宏观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地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迅速增长。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58.9万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不含土地等资源性资产)2.2万亿元,村均369.3万元。大城市郊区和东部发达地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特的不完全契约理论不仅可以用于解释微观经济问题,还可以解释土地承包制度变迁等宏观经济问题。土地承包制度变迁涉及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大部分文献只是从其中一个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农民负担过重、土地调整、征地冲突和农地确权等问题。文章运用"不完全契约—剩余控制权"分析框架,能够将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农民没有农业生产剩余的控制权,造成农民负担过重;村集体控制了农地调整所产生的剩余导致土地被频繁调整,造成农民承包土地产权安全性较低;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特性导致土地流出者和流入者在土地流转过程中都承担着风险,不能完全控制土地流转产生的剩余,从而限制了土地流转速度和流转规模;政府和村集体控制了征地所产生的剩余,造成农民利益在征地中被剥夺,引发了激烈的征地冲突。农地确权清晰界定了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土地权利边界,提高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限制了地方政府和村集体对土地的剩余控制权,降低了农地的交易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承包制的不完全契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10 个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产权共识。研究发现,农民对土地所有权存在以下产权共识:①尊重不同集体之间存在的人均土地资源和赋税的差异;②认同集体组织成员的资格与户籍相联系;③认同一定程度行政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