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金融是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高度融合。广东作为全国文化大省,文化产业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文化金融融合发展形成先发优势。“十四五”以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地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出了一条多元化、数字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之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进入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内涵型转变的新发展阶段,快速增长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与融资困难的矛盾日益凸显,亟需构建多元化的文化金融服务体系。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现实情况与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文化金融支持体系,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广东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成为我国人才集聚高地,与其人才保障性住房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紧密相关。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对区域人才保障性住房协同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在人才保障性住房协同治理方面形成了“省—市—合作区”三级协调的完整政策体系,并在合作区层面制定了各具特点的实施制度。在全面梳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保障性住房协同治理关键性举措的基础上总结其实施特色,以期为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地区人才住房协同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集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布局和产业关联水平进行分析,以及探究大湾区各城市的比较优势产业.分析发现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结构相似度较高,但各城市的细分行业特色鲜明,资源优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城市在优势行业的数量和分布上具有明显差距.进而提出从创建一体化大市场、建立...  相似文献   

4.
李静 《新经济》2022,(3):77-81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战略,智慧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性突破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既是我国湾区建设的当务之急,又能为全球城市群、湾区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通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方法,梳理并解构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的理论及现实挑战,即如何从哲学范畴深刻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5.
对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有效促进其协同发展的前提和指导。文章从时尚品牌、时尚消费、时尚创新、时尚政策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时尚产业发展指标因素识别以得到评价指标体系,引用犹豫模糊集来描述专家评价信息,并通过构建的以均值为参考标准的犹豫模糊MABAC-GRA方法评价协同发展水平。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整体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但具有上升发展趋势,从各指标因素看,时尚品牌协同水平低下且呈小幅度下降趋势,时尚消费、时尚创新协同水平相对较高且呈上升趋势,时尚政策环境协同水平最低,但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采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8—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及环珠三角6座城市)的合著论文构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的结构以及其演化情况,并且运用QAP(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回归分析探索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创新合作网络实现区域内全覆盖,网络通达度高,环珠三角6座城市在大湾区内仍处于边缘地位,逐步呈现"多中心"趋势;随着时间的演化,不同要素对协同创新的影响效果与程度有所不同,其中互联网通达度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经济纵横》2021,(2):97-104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为我国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打造"新样板"。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基础良好,涉海合作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产业合作互补性较强,海洋经济合作国际化程度高,但在海洋经济发展统筹规划、涉海生产要素流动、产业链延伸、社会文化等方面仍存在制约因素。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将重塑发展新动力,呈现海洋经济合作更加密切、海洋科技协同创新增强、涉海金融服务合作加速、海洋绿色共治协作深入等趋势。未来立足双循环,要以"共建、共治、共享"原则深化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共建涉海"硬件"的互联互通、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海洋科技创新生态网;陆海统筹共治海洋生态环境,健全多元化的协同共治投入渠道,提升全面开放与合作水平;共享海洋公共服务产品,促进"民心相通"。最终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真正形成海洋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湛江具有重大意义,湛江需要积极推进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因此需要加强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相关研究.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湛江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外部环境及条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湛江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优势及机遇,但也存在劣势和挑战.湛江要想更好地对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必须主...  相似文献   

9.
2019 年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及随后一行两会一局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推动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改革开放创新,推动个人和公司跨境资本账户的建设,促进大湾区跨境金融业务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系列对外开放新举措将导致与此对应的跨境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加.控制风险是银行业务发...  相似文献   

10.
覃剑 《新经济》2023,(4):66-73
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协同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展的重要表征。结合湾区内经济、人口、企业和城市联系分布特征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任务要求,粤港澳大湾区将依托大交通大联通形成纵横联动发展大格局、依托要素流动形成圈层嵌套三大发展带、依托三大极点扩容提质形成三大都市圈、依托战略平台建设塑造新空间增长极。顺应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演进趋势,聚焦建设创新活力发展空间、协调融合发展空间、绿色低碳发展空间、开放包容发展空间和共享共治优质空间的目标,应着力建立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空间发展观,弱化GDP导向强化空间综合价值,弱化行政边界强化功能区引领,弱化分割竞争强化分工合作,弱化空间距离强化响应速度,弱化制度差异强化规则对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贵州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分析,从体制机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相互融合的必要性;从政策、区位与交通、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文化资源、大数据产业、绿色农业等七个方面分析了贵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禀赋;从创新体制机制、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科技创新、整合旅游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贵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且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影响因素看,交通联结、政府作用和空间分异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协调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发展差距大及要素流动度相对较低是当前制约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应在双循环背景下推动区域协同关系转变,以“新基建”为支点保障区域要素流动,通过区域分工合作发挥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优势产业集聚重构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3.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具体科技发展情况而言,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以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独具广东特色;香港拥有世界级的优秀大学资源与学术资源,科研成果产出率可观,科研成果转化率较高;澳门高校在近年来得到质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发展新契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助推下,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将会...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以来,粤港澳大湾区逐渐成长为以广州、深港为两大发展极核,以佛山、东莞、中山为区域副中心的多中心城市群,积极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产业布局不断发生变化.大湾区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间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面临产业关联不强、城市间深度融合不够、第三梯队城市定位不清晰和人口及外贸红利逐渐消退等问题.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调发展,应加强区域产业关联,提高经济溢出效应;建立区域发展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明确第三梯队城市发展定位,加强外围地区与核心城市联动;利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激发新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人才资源的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明确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在国际人才竞争中仍处于不利地位,尚未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人才高地,因此,有必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人才高地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一国两制”为基本原则,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经济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子目标的10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研究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大湾区城市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大湾区9市2区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在3个子目标和综合水平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引领型突出且较少,中等型较多且比较接近,偏低型不少且个别优势突出,湾区城市群互补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创新发展综合水平高低,将9市2区划分为引领型、中等型和偏低型3种类型进行分析,深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特点,可为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一国两制”为基本原则,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持续深化粤港澳合作,打造世界一流创新经济湾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战略。通过构建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3个子目标的10个细化指标,利用熵权TOPSIS法研究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并深入分析大湾区城市群间的差异。结果发现:大湾区9市2区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在3个子目标和综合水平表现方面均存在差异,综合水平总体呈现“引领型突出且较少,中等型较多且比较接近,偏低型不少且个别优势突出,湾区城市群互补优势明显”的发展格局。按照高质量创新发展综合水平高低,将9市2区划分为引领型、中等型和偏低型3种类型进行分析,深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特点,可为协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创新发展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如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等.因此,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广东经济、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创新增长极,物流应该先行,实现物流融合带动城市融合发展,实现物流联动带动产业联动发展,进而为发挥"9+1+1>11"的效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萍 《当代经济》2021,(9):90-93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使得粤港澳大湾区内部方方面面的联系愈发紧密,而区域间产生的法律冲突也变得越发明显.国际湾区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上有很多共性,如都需要加强区域政府间的合作及协调,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新兴湾区更多体现的是个性.而国际其他湾区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上的经验对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本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及特点,在总结复合法域国家解决区际法律冲突模式及做法的基础上,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区际法律冲突的解决可从立法上与相关领域对口、设立专业委员会、加强区域合作及协调等方面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具备独特的优势,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统计数据资料,从研发经费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品贸易等方面定量分析香港特区科技创新活动总体特征及部门结构。研究发现,香港特区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高等教育机构科研水平高,是我国内地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但研发活动总体规模较小,产业创新能力薄弱。面向未来,香港特区需抓住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巩固自身优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体系,助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