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炜尔 《经济师》2012,(9):198-199,206
文章利用出口产品地区集中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等多种产品结构指标分析了浙江出口产品的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出口技术含量低、出口附加值低、出口集中于传统优势产品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浙江出口商品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助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中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多种空间计量模型和构建多种空间权重矩阵的方法,从来华留学生的视角研究了国际人才流入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国际人才流入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技术溢出特征。第二,相比于地理距离,社会经济距离成为阻碍国际人才空间技术溢出的首要因素。第三,国际人才流入主要通过人力资本效应、吸引外资效应以及贸易引致效应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因此,应当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有效利用国际人才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同时打破国际创新要素流动限制,增强不同发展水平地区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国际人才流入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根据相关经验研究及理论模型可知,国际人才流入可通过降低国际贸易壁垒提高贸易自由度。利用2006-2013年中国内地29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人才流入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人才流入与地区FDI水平显著正相关,但国际人才流入对FDI区位分布的影响存在一定区域差异。同时,国际人才流入与企业经营环境及地理集聚水平之间存在某种替代效应,即国际人才流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企业经营环境缺失和地理集聚水平低下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和较高的地理集聚水平也对FDI区位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上述结论对于我国进一步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国际竞争力及促进我国FDI区域分布平衡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其它新兴发展中国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基于2000-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除西藏外)数据,分析国际人才流入、社会资本对中间产出及最终产出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相比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②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且对中部(最终产出)、西部(中间产出)影响更大;③认知型社会资本对两类创新效率均呈显著负向影响,东中西部存在差异性,结构型社会资本对最终产出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东部则相反;④国际人才流入对两类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与认知型社会资本和结构型社会资本有关;⑤最终产出创新效率远低于中间产出创新效率,两者均呈东-中-西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整合两部门模型和企业微观模型,基于城乡产业和企业的角度试图对2001—2007年中国二元结构、人力资本转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二元结构缓解、人力资本改善以及二者交互项显著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二元结构变动和人力资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存在地区、所有制和行业差别;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作为二元结构与人力资本的机制路径,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姜伟 《时代经贸》2007,(2Z):63-64
本文分析了国际物流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并提出学校培养与企业在职培训模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8.
企业核心人才能力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春娣 《经济经纬》2004,(1):86-87,91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同于一般竞争力,是能不断提高顾客价值,确保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竞争优势。而企业核心人才及其能力的充分发挥,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营造企业核心人才能力应着力做好系统整合的工作,使核心人才能力尽力“放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竞争力结构的合理程度,是决定产业乃至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强弱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评价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优化竞争力结构的若干战略构想,以期能够促进中国外贸产业乃至国家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指出技术进步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后,分析了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技术进行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锦 《经济论坛》2006,(10):40-41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口额从1980年的193.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4000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26位上升到第3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出口市场中的大国,但我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出口产品结构不够优化,竞争力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国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的“瓶颈”。因此,不论是从我国贸易发展现状看,还是从加入W TO后我国面临的国际市场竞争态势来看,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出口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  相似文献   

13.
蒋晟  贺灿飞 《经济地理》2022,42(6):92-102
文章关注过往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中较少讨论的贸易中介。基于2002—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文章不仅关注贸易中介对于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的影响,也对这种影响的异质性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贸易中介能帮助企业与海外客户建立联系,进而促使企业学习海外产品知识,推动企业的出口产品拓展。(2)贸易中介能帮助企业与本地其他企业建立联系,进而促使企业学习本地产品知识,推动企业出口产品拓展。(3)一般型贸易中介对于企业拓展低技术复杂度产品的促进作用更强,而专精型贸易中介则更有助于企业拓展高技术复杂度产品。在理论层面,研究一方面为经济地理学理解企业出口产品多样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另一方面也丰富了经济地理学对于中介主体,尤其是贸易中介影响的认识。而在现实层面,研究也为政府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促进贸易中介的发展,推动本地企业的出口产品拓展。  相似文献   

14.
拓展人才引入渠道,实现人才来源的多样化,改善人才结构,是高校科技企业人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科技企业人才来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高校科技企业人才构成具有以下特点:过去人才结构单一的局面已经初步改变,相当多的企业已实现了人力资源体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建立了多样化的人才引进渠道;但企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人员之间、不同人员规模的企业之间,人才结构多样化程度不均衡性依然存在。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人才储备战略对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特点与人才储备现状,首先识别大型国际工程企业的关键岗位,然后根据关键岗位建立人才测评指标体系,为企业的人才选拔与储备提供参考,最后给出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建立了大型国际工程企业人才储备策略流程,为企业的人力资源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6.
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基于制度环境视角,利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和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在企业层面研究了要素价格扭曲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提高,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当要素价格扭曲达到一定门槛值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下降。第二,要素价格扭曲因企业贸易方式、技术水平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呈现不同特征。其中,一般贸易企业、高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在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下,才会达到拐点位置,从而抑制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第三,企业成本加成率和国内中间投入比例是要素价格扭曲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中介因素。要素价格扭曲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其会降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高国内中间投入比例,进而阻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第四,制度环境在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产生调节作用,在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要素价格扭曲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倒U型曲线更加平缓。  相似文献   

17.
正墨西哥是中国较早建交的拉美国家之一,但从2003年起中墨经贸关系发展遇到了一些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墨双边投资的开展。随着2012年底墨西哥新总统涅托上台执政,中墨双边关系开始回暖,出现了乐观发展的局面。此后,包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联合声明》、召开中墨企业家高级别工作组首次会议等在内的一系列行动,让无数中国企业看到了中墨经济合作的巨大商机。本文探  相似文献   

18.
19.
现有文献倾向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一是因为国际资本的流入可以被视为是接受国的资本和技术的"净增加",它直接参与接受国的国内资本形成,二是因为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国际资本的流入具有技术"溢出效应"。然而这两方面都没有得到中国现实数据的较好支持。对中国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作进一步的Malmquist指数分解可以发现,工业企业总体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而非来自于外商投资的技术溢出。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与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平行发展仅说明,中国经济的增长拉动了国际资本的流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资本流入:周期变动、冲击因素及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VEC模型,对1982年~2008年间中国资本流入与国内经济增长存在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资本流入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同周期变动;国内经济增长率、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国内股票收益率与房地产价格变动对中国资本流入的规模和速度会产生较强冲击;国际资本流入的周期变动能引发人民币出现新一轮内外价值偏离,能延缓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还能放大外汇储备贬值风险,甚至增强宏观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