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农业e时代     
从早年的"村村通工程",到后来的信息下乡,再到当下各地方兴未艾的"物联网"、3G、LTE、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下乡,我国的农业信息化经历了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再到实现智能生产和经营的发展历程。信息化已成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示范为引领,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行政管理高效透明、信息服务灵活便捷,我国农业信息化正朝着这个方向大幅迈进。  相似文献   

2.
任民 《农家之友》2014,(3):12-13
<正>所谓"智慧农业"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这种技术改变了千百年来种地靠人力的传统方式。那么,这种新的农业技术是什么样子?我们先到山  相似文献   

3.
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精准农业阶段——智慧农业。在智慧农业背景下,可以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挖掘农业产业链的信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提高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通过智慧农业的内涵及特征研究分析,探究了智慧环境下现代农业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结合未来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提升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智慧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经营,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服务全产业链智能化运行的新经济形态,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也是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高度融合和同步发展的产物。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既能补"短板",又能实现"弯道超车",还能创造新的需求。一、发展智慧农业势在必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的发  相似文献   

5.
正智慧农业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和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广义而言,智慧农业还包括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以2013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气候智慧农业"专著—《CSA-Climate-Smart Agriculture》为标志,"智慧农业"绝对称得上是个新事物。但如果从智慧农业的前身——精细农业追溯起,其发展实践已经有20多个年头了。从精细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现代农业就是依着这样一条现代的技术路径不断跃升嬗变。智慧农业  相似文献   

7.
智慧农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智能管理、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管理、农业供应链信息联通。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从国家政策、大数据平台和现代化农业科技企业快速崛起三个方向分析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现状,同时选取美国、德国和以色列智慧农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从而为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提出加快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建设资金,加快培育经营智慧农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高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等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农业物联网定义与研究背景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互联网和通信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通过感知识别、网络传输互联、计算处理等三层架构,实现了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及任何物体的连接,使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提升人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和精确管理的能力,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智能决策。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物联网成为全球瞩目的关  相似文献   

9.
正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从而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近年来,广西智慧农业发展迅猛,不断刷新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知。落户百色市田东县江城镇的天成农业综合体项目就是一个缩影,高智能自动化种苗中心、有机果蔬量化生产基地……不仅让人感受到智慧农业的魅力,还体会到其在当地产生的多重效应。"这样高端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智慧农业旅游的涵义,描绘了智慧旅游旳框架结构,以河南省为例构建了智慧农业旅游"云"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智能旅游云计算中心、智慧农业旅游信息公共"云"服务平台以及平台相关的服务体系构建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业土地规模经营中的问题,以智慧农业信息化建设为研究视角,构建保障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撑。运用实地调查法、规范分析法、信息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智慧农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有利于落实农村土地确权、调配农业专家资源、增强农业产业化活力、提升内部管理水准,并且在智能农业设施和物联网智能监控方面得到了成功运用,具有现实可行性。支撑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智慧农业信息功能模块体系设计主要体现在:农田信息监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效率,专家咨询服务系统保障规模生产人才素质,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系统保障土地流转权益,农业产业化管理保障规模经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正>"通过智能农业监管系统,如今只要点一下鼠标,即便是在广西上班的农业专家也能为远在柬埔寨金边的农业基地的农作物实施浇灌。"中国—柬埔寨农业促进中心执行主任兰晖焰说。广西的智慧农业科技如今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及多渠道的交流合作,已惠及东盟国家。广西来宾市"90后"女孩韦华婷就是一名智慧农业的实践者。2016年,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团场管理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当前正是生产建设兵团体制改革新时期,取消了"五统一",农户有了更大的经营自主权。为实现直观了解建设兵团农业的基本状况,科学决策指导农业生产,帮助农户提高种养殖能力和经济收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中心,利用"互联网+"和"农业大数据"的思想,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管理平台,真正实现智慧农业管理,打造服务于农业全产业链的大数据监测、预警、预测、决策、智能的平台,覆盖农业、林业、畜牧业等各行业,贯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全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帮助和指导兵团各单位各部门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能进行更加有效益的生产。  相似文献   

14.
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产物,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但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高素质农民匮乏、职业农民教育体系还未建立;科研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不力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农机设备现代化程度较低。亟需我国政府、企业和农业相关人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对智慧农业的投入,助力我国农业快速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4月20日对外发布《中国农业展望2015-2024》,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走势进行展望和预警预测,内容之丰富备受各方关注。开展农业展望,加强农业信息监测预警,是我国农业适应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我国现代农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利好"三农",利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当今世界,以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为先导的新科技革命,正深刻改变传统产业发展方式。信息日益成为新型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农业信息》(双月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全方位传播和刊载国内外农业信息科学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服务的理论、技术、系统集成、标准规范等方面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农业信息学科关键技术与产品的创新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示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遥感、农业传感器、农业信息智能处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系  相似文献   

17.
智慧农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形式,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相结合的产物,通过机械化生产、数据分析、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农业从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的智能化运营,提升农业运营效率。但是我国智慧农业起步晚,目前在农业科技、数据运营能力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通过政府、市场及农民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去促进智慧农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目前我国智慧农业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提出智慧农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农业部也于2014年启动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试点建设工作。近年来,湖北省依托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对全省12316平台进行了改造升级,形成了"五位一体"、"五级联动"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生活信息服务,畅通了"互联网+"现代农业智慧成果的共享渠道,还为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间牵起了"连心线",已成为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农业、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2日-5月8日,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在北京市昌平区草莓博览园举办。3月18日,记者来到嘉年华现场,亲身感受了将嘉年华的娱乐方式与农业相融合,体现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盛会。本届农业嘉年华的主题为"自然、融合、参与、共享",口号为"智慧农业,引领生活"。本届嘉年华分为"三馆、两园、一带、一谷",其中"三馆"是指精品农业馆、创意农业馆、智慧农业馆;"两园"是指主题狂欢乐园、农事体验乐园;"一带"是指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农业信息》(双月刊)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学会农业信息分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共同主办,是我国目前全方位传播和刊载国内外农业信息科学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服务的理论、技术、系统集成、标准规范等方面最新进展和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以及农业信息学科关键技术与产品的创新研发、集成推广和应用示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遥感、农业传感器、农业信息智能处理、精准农业/智慧农业、农业监测预警与信息服务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