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强调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树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而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的基层治理尤其重要,有助于解决基层和农民的矛盾,和谐基层关系,是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强调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发展力量、平衡机制、保障体系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提出了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基于农村人口承载力的乡村振兴多维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人口承载力的视角对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在农业农村占国民经济比重不断下降趋势下,依靠农业农村10%左右的GDP占比支撑总人口占比超过40%的农村居民实现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大体相当是异常困难的,乡村没有能力承担超过其人口承载能力的责任和功能。如果不能大幅度减少农业人口,乡村振兴的系列目标很难实现;要防止因为强调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在政策层面"农村一边倒"。要在城镇化大框架内通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推动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要素总量过剩但质量素质不高问题,一方面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变革吸引优质要素注入、优化乡村要素结构,提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另一方面应推动超出乡村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的存量要素转移和优化,将乡村闲置和低效生产要素转移到城市,挖掘提高农村存量要素的潜力和效率,逐步实现城乡产出、人口、要素的总量和结构均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不是乡村的单边战略,而是和城市融合实施,乡村振兴承担着城市功能互补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振兴关键在于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其中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健全发展是基本手段。目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年轻人或在城市购房定居,或常年在城市务工,使得农村人口城乡两栖成为常态。人口城乡两栖状态造成农村劳动力、人才、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流失,并制约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增加,对农村经济振兴构成冲击。对此,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应当充分重视,并采取对策予以化解。  相似文献   

5.
<正>县域是我国行政治理的基本单元,聚集了大部分农村人口,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和城乡互动的最前沿,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最终实现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江苏县域经济实力强,城乡发展比较协调,有基础有条件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走在前。  相似文献   

6.
郭晓鸣 《农村经济》2020,(4):143-144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经济社会迈向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构想,是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城乡关系变迁和乡村价值重现的时代回应和历史要求。乡村振兴的根基和底蕴在于乡村治理,后者也会制约着产权制度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特别是在治理结构、民众参与和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仍存进一步拓展深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付婷婷 《山西农经》2024,(2):150-152
2019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村产业转型、促进农村智能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此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推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政策,乡村劳动人口流向城镇,城镇因人来而兴,乡村因人去而衰,一切因人而起。本文研究了乡村劳动人口流动的特征、规模、推动力量以及对城乡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自开放以来,乡村就业人口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城镇就业人口则呈上升趋势的规律;城镇化背景下生产要素配置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双重力量引起乡村劳动人口理性单向外流;农村劳动人口外流促进了农村生产内部分工,进而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合理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引导资本在乡村投资,创造非农就业岗位,顺应农村劳动人口回流,乡村终将振兴。  相似文献   

9.
正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基础性制度保障,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现代财政制度时,财政要通过支持和引导行为的作用,发挥社会整合和价值引导作用,构建利益协调和稳定机制,最终形成包含政府、市场、社会、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和村委会等多元主体参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制度框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  相似文献   

10.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避免产生城乡之间新的不平衡。目前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并存的历史新阶段,要重新认识城乡不平衡的问题。首先要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要让有限的资源惠及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和绝大多数农民。当前国家政策的扶持使一些具有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的地区三产融合取得成功,但这种发展方式并不适用全国所有乡村,可能会出现新的乡村发展不平衡。其次,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形成大规模城市贫民窟。农村仍然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有必要继续为进城农  相似文献   

11.
钱程 《山西农经》2023,(18):40-42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乡村振兴效果。我国乡村治理主体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历史背景演变,一方面,治理模式的演变需要与乡村社会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需要逐步健全机制创新,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乡村社会治理,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有效促进乡村社会发展。文章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界定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中各主体的角色定位,深刻研究分析了多元主体参与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和城乡发展水平的一项综合性战略。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农村区域均衡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新闻传播媒介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传播媒介通过宣传报道、舆论引导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新闻传播媒介还发挥着信息传递的作用,将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科技创新、成功经验等传递给农民,帮助他们参与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大抓手,将贯穿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要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是由政府主导、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服务。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  相似文献   

14.
推进乡村治理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之一。新乡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对于促进乡村有效治理,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为背景,以有效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为目标,以新乡贤作为研究对象,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和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入研究,为新乡贤更好地参与乡村治理寻找最佳途径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已经开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静态变为动态,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进入发展新阶段,呈现阶段性新特点。要保持农村长治久安、和谐稳定,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当前在农村,自治有经验,关键是要适应新形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农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德治有传统,重点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乡村优秀文明,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法治有进步,但同现代  相似文献   

16.
正乡村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国5000多年的治乱历史经验昭示我们,基层治,则国家稳、百姓安;反之,就会国家动乱、民不聊生。乡村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决定着乡村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是巩固和完善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压舱"工作。党的十九大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  相似文献   

17.
正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藩篱,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一是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和乡村是互促互进、共生共存的。一方面,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稳定融入城镇。另一方面,要鼓励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培育造就一支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乡村人才质量;鼓励工商资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结构还会有变化,总的趋势是"城"的比重会上升,"乡"的比重会下降。"城"和"乡"都要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城乡结构不变,并不意味着城乡这两大板块维持现状。"乡"要现代化,很大程度上要靠"城"的现代化的带动。所以,我们提乡村振兴千万不要把人都留在乡村,把目前城乡板块结构固化。乡村振兴会涉及城乡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实现城乡的融合发展,集体所有制的社区封闭性和人的流动性这种平衡关系要把握好,农村的地要"用起来",而不是要"炒起来"。要防止把城市地价上涨、房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要振兴,土地该如何发挥促进作用?问题与分析乡村振兴中各类用地需求旺盛与农村土地粗放浪费现象并存。乡村振兴的推进,将带动乡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亟须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医疗、生活等需求,这涉  相似文献   

20.
<正>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推进乡村善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结构深刻变化,农村社会关系深刻调整,农村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农民利益诉求日益多样,乡村治理面临复杂的变化与严峻的挑战。农村生产方式由单一到复杂,既为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