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是平的     
《上海国资》2006,(10):82-82
一个美国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子没饭吃。”现在自己则说:“女儿啊,乖乖努力念书,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  相似文献   

2.
吃在狮城     
吃在狮城狮城—新加坡是一个多元化社会,饮食自然也是多元化的。除了西餐之外,最具传统文化特色莫过于印度咖哩鱼头、马来烤沙爹、华人的肉骨茶和海南鸡饭。提起印度菜,吃客第一个反应就是辣,其实,印度菜分南北两大类。南式印度菜以辣和素菜有名,北式印度菜则以精致...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说,山东菜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菜系之一。在中国北方,山东菜常常作为杰出菜系的代表。从宋代开始,山东菜就得到宫廷的青睐。大部分中国北方的美食,包括“北京烤鸭”,都起源于山东。而其余的美食也成为山东烹饪方式在全中国流行的使者。然而,山东菜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做到众所周知。因为在19、20世纪,大量流入西方的中国移民都来自广东或者福建。在英国或美国,广泛被熟知的“中国菜”都基于中国南方的广东菜系。相对中国北方的那些美食,除了颇有名气的北京烤鸭,并没有很好地被世界认知。  相似文献   

4.
世界是平的     
《上海国资》2006,(10):82
一个美国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常听爸妈说,“儿子啊,乖乖把饭吃完,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子没饭吃。”现在自己则说:“女儿啊,乖乖努力念书,因为中国跟印度的小孩正等着抢你的饭碗。”也许你有留意到,在这两三年间,常  相似文献   

5.
蔡凤琳 《中国西部》2012,(14):148-153
当我们为每年一度春运的拥挤不堪而苦恼的时候。同样人满为患的印度铁路却拥有了四项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赞叹:“伟大的印度铁路”。在交通运输功能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印度铁路带给中国许多启迪。  相似文献   

6.
早些年,人们一说到菜系,总是想到川,鲁、粤等少数几个菜系,这对于其他省市来说好像有点不公平。今天,象川菜、东北菜、湘菜、江西菜、贵州菜、上海菜、山东菜、湖北菜、新疆菜、泰国菜、日韩料理、俄国大餐等菜系,在许多城市都可以随意品尝到,要什么风味,有什么风味。记者从首届中国菜系文化认证专家会议上得知,中国菜系文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印度在软件出口方面取得的成绩,很多人提出,在软件方面要向印度学习.确实,印度为软件产业营造的良好环境和先进的软件工程管理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印度并不是一个软件大国,它的软件产业存在着很大的弱点.如果对中国和印度的软件产业从整体上加以比较,两者在产业规模上相差不多,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按照2000年的数据,在全球软件市场总额中,中国占1.2%,印度占1.48%,而第一位的美国要占40.2%.如果说,印度在软件出口方面做得比中国好,那么中国在软件产业的整体方面,在其对本国市场的支持方面做得比印度好.  相似文献   

8.
石光华 《中国西部》2009,(4):102-103
2007年,四川搞了一次川菜的评选,评出了传统川菜最受大众欢迎的十二品菜肴,结果,回锅肉高居榜首。刚评出来时,很多人嘀咕着,回锅肉多简单、多平常啊!川菜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粤、鲁、淮扬并称中国四大菜系,麻辣酸甜咸,百味争鲜,菜系内各种流派绝艺无穷,令人叫绝的菜式不下千种,怎么就轮得上一份小小的回锅肉独占川菜的鳌头?能用铲子在锅里捣腾几下的,谁还不会做回锅肉?  相似文献   

9.
曹谦 《中国经贸》2007,(5):90-90
中国食用黄豆有两千年的历史,并且可以把黄豆做成豆腐成了中国庞大菜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亚洲国家在哥本哈根联手 为了应对富裕国家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的大规模攻势,印度主动加入中国以及巴西和南非的发展中国家阵营。印度媒体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举动”。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举行关键峰会的前夕,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印度总理辛格单独会谈备受关注。《印度快报》称,印度发展了与中国的关系,并且找到了两个亚洲大国保持在一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2010,(6):75-75
印度财政部长日前宣布,印度要在4年内赶超中国,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中的软硬基础设施比较:中国应不应该向印度学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进行中、印经济发展模式对比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印度模式是否比中国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印度模式更强调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而软件基础设施会产生长期发展的动力,因而印度模式对中国是有借鉴意义的。如果中国改变过于注重对硬件基础设施投资的做法,而同时在软、硬件基础设施上投资,印度将很难超过中国。  相似文献   

13.
韩晓时 《辽宁经济》2005,(12):115-115
“辽菜”之称,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新崛起的地方菜系之一。1983年,全国举行首届烹饪大赛,辽宁的刘敬贤凭借四道辽菜一举夺冠,至此,辽菜被列为我国第九大菜系,辽菜的叫法也由此传开。其实,辽菜形成于清初,是在鲁菜等菜系基础之上结合东北的地域特点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菜系,它也是辽宁饮食文化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裴莹 《首都经济》2005,(2):24-25
首届“中国一印度软件产业合作高峰会”.一些国内媒体在不断询问“中印软件产业是竞争还是合作?”。“中国软件业能否赶上印度?”我们还在思考,还在疑虑.然而印度方面.已经在全球声名鹊起的四大软件巨头TCS、Infosys,Wipro和Satyam却是充满信心.有备而来.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中国与印度工商管理课程教育都已位列全球顶级名单。实际上,印度已经领先于世界,印度共有4000所商学院,每年培养35万名毕业生,超越了美国这个商学院教育的发源地。在中国,237所商学院每年培养了3.5777万名商学院毕业生,这些数字令人印象深刻-我们预计数字还将上升,尤其是在中国,趋势更加明显。中国自1991年发起商学院教育以来,已经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着中国人的面,印度人会微笑着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走向辉煌。当中国人一转身,印度人马上就改口说,21世纪一定属于印度。  相似文献   

17.
印度和中国相邻,又同属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两个国家在历史、资源及发展速度等方面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印度开展FDI的时间与中国相差无几,但在FDI的区位选择上有很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边晶晶 《环球财经》2009,(11):54-55
相比较中国日益走进老龄化社会,印度的婴儿潮却几乎没有停止。对于同走在通向未来世界的康庄大道上的两国,中国在未来30年后,可能因为劳动力问题而遭遇印度的翻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两年中印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不断增强。2003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其速度甚至超过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印同为世界上少有的几个经济高速增长,劳动力丰富的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伴随着印度和中国两国国内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印贸易发展业十分迅速。  相似文献   

20.
2000年3月6日,印度内政部长阿德瓦尼在安达曼群岛首府布莱尔港视察时宣称:"20世纪属于西方,但21世纪未来的岁月属于我们印度"。11月26日,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得斯在印度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会上说,下个世纪,印度将成为世界领袖之一……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我们应该特别研究一下中国,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