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主力军,乡镇工业已占全国工业的半壁江山。正视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创新与调整步伐,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关键。乡镇企业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对农村的最大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2.
目前乡镇企业发展中存在结构布局、科技水平、产品档次、吸收劳动力能力、人才、资金等问题和障碍,乡镇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农村资源合理配置,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尽快提高竞争能力有和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增收,对如何构建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两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快速转移。农村非农产业及人口比例在不断扩张,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成长点和经济现象。但是,江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采取“离土不离乡”的方式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经济。劳动力转移的这一现象,可以从江苏户籍人口和常  相似文献   

4.
乡镇企业在80年代迅速发展时期,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人们曾经对于农村就地就业的潜力给予非常乐观的预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情况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1996年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曾达到1.36亿人,比1978年时的社队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了1亿以上.自1997年以来,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其自身也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2000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为1.2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7%.  相似文献   

6.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既是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难题,更是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变数。近些年,我国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已经明显下降,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据估计,  相似文献   

7.
对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有关问题的思考何频当前,股份合作企业正以旺盛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农村各地展开,特别是在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发展很快。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解决。一、乡镇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产权模糊,是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的主...  相似文献   

8.
“八五”以来,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1996年全国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为17700亿元,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56%,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特别是农村各种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1996年底,约达14.4万家,总资本金1245亿元,职工726万人,完成增加值1452亿元,利税总额482亿元。在温州、泉州等地各类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数量和产值已达80%以上。目前它已成为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比较引入关注的亮点。一、股份合作制是乡镇企业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作为乡镇经济的支柱以及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之一,在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小康、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实现共同富裕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乡镇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不仅关系到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改革发展和大局稳定。 一、当前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当前,制约我国乡镇企业发展的问题很多,但总结我们在发展进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体制问题 追溯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乡镇企业,并不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是计划经济占统治地位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乡镇企业”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农村土地、资本、劳动力的净流出20世纪80年代,由于土地、劳动力、资金三要素都在农村,当时的农村人均收入增幅速度高于城市。过去的城乡差别是1∶2,现在是1∶6左右;现在经济年增长达10%左右,新增就业岗位1000万;而80年代,乡镇企业年吸纳1000-1700万人就业。办乡镇企业,土地不要钱,农民进入乡镇企业,国家还对乡镇企业进行扶持。80年代,城乡收入缩小,内需扩大,农民手中有钱,甚至出现了短缺经济。当时的技术人员都是宝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我国广大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创立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它具有与我国现存企业制度相衔接,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特点;起步于农村乡镇企业,并快步走向了各个生产经营领域;可以说它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组织形式。深入研究,促其发展,对于加速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将有着重要的意义。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最初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出现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之中,即农民股份合作企业.1990年农业部制定的《农民股份合作企业暂行规定》中对农民股份合…  相似文献   

12.
浅析乡镇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面临的障碍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乡镇企业工业总值已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目标均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乡镇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实行有效知识管理,可以不断提升乡镇企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其工业化、信息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怎样进行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以及如何规避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的潜在危害,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出路,而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支柱、以中小城镇为主要方向、以实行人口迁移自由为根本保证的全方位推进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乡镇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新高涨的一支重要力量。”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吸纳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小康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长期方针和重大战略。从80年代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参考文献表明,农村存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影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了辽宁省二元经济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作用,并提出了应实现城市支持农业的战略转变,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及优化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浙江农村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大批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农村的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然而,近年来农村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速度相对放慢,而第一产业由于有大量新生劳动力注入而依然存在劳动力大量过剩。近年来,全国性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及“民工潮”的产生正是农村劳动力存在大量过剩矛盾的显露。因此,如何促进农村大量过剩劳动力加快转向二三产  相似文献   

17.
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实现了在农村以外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而且还日益成为连接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政治、社会问题,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关系到工农、城乡关系,关系到农村社会进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更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因此,认真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主要特征与问题,并就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对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频 《乡镇经济》1998,(6):27-27,5
近几年来,在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中,许多地方都对乡镇企业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改革,收到很好效果。但是,发展股份合作制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实践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许多现实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不断完善,本文拟在股权设置方面作些探讨。根据股份合作制的特点,本文认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应明确规定必须设置乡村集体股,职工股和劳动贡献股,还可吸收一部分社会法人股,社会个人股和外资股。由于乡镇企业资产形成过程比较复杂,有些资产难以划清投资主体,这就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搞好产权介定。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回流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早容  邓义 《乡镇经济》2009,25(7):66-68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影响巨大,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和外向型企业,几乎受到致命性打击。而这些企业是吸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遭遇空前困难,出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失业和回流现象,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和城市化的进程,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回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乡镇集体企业的体制缺陷已逐渐显露并束缚了乡镇企业的第二次飞跃。本在分析其体制缺陷的表现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结合农村特定的政治经济化环境剖析了其形成的具体原因。最后,在总结沿海发达地区乡镇企业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乡镇企业体制创新必须把握的着眼点、着力点、出发点和关节点等规律性的启示。乡镇企业集体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使其从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体制方面的缺陷,并制约着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乡镇集体企业普遍出现的发展速度回落,企业效益持续下降,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等问题,使它的体制缺陷更加显露无疑,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关系着乡镇集体企业能否第二次创业,而且还关系着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