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从理论上说,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睦相处,社会成员各尽所能,人民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究其本质,和谐社会的主要基础就是构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主要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理想社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赋予了“和谐社会”新的内涵:首先它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既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反映和兼顾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其次,它注重激发社会的活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依靠组织和行政的力量,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以党的思想理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去影响社会和凝聚群众。  相似文献   

4.
乔鹏云  薛正强 《活力》2007,(4):42-42
“和谐社会”是一个古已有之、东西横贯的理念。在我国古代,和谐社会就是一种理想的大同社会,在今天,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在西方,和谐思想被运用到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方方面面。和谐社会就是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5.
充分发挥工会维护职能,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社会的最基础的关系,就是劳动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社会的最基础工作,也必然是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会正是劳动关系的产物,我国工会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最重要的社会团体,在调整劳动关系方面有着必不可少作用。我们构建和谐的社会,首先要实现人民的温饱,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马子阳 《活力》2006,(9):49-5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郑重提出“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2005年的主要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这充分表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中国政府社会建设的新理念。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人民享有充分民主权利的社会。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社会关系,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公共部门之间的制约关系。作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关的审计部门,因其具有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职责,在调整这三个方面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将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上海房地》2005,(7):1-1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一个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进的社会,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房地产市场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社会必然应该形成和谐的房地产市场,这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和谐社会环境下,房地产市场应当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场,是与相关产业相协调的市场,是市场总量基本平衡、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的市场,是人民群众能够满足合理需求、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的市场。  相似文献   

9.
陈玲 《中国审计》2006,(2):9-10
和谐社会是现今社会最被广泛关注,最和广大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一个政治话题。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党一个重要目标提出,十六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六次会议提出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要求做到:一是民主法治,即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二是公平正义,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三是诚信友爱、即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四是充满活力,即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五是安定有序,即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六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通过制度安排体现和谐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东红 《活力》2006,(7):42-4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复杂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是极其艰巨的。但是。我们也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企业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在构建和谐杜会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和义务。企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要求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而和谐社会是由“和谐家庭”、“和谐学校”、“和谐社区”、“和喈企业”等众多“和谐细胞”组成的,企业是社会的一个细胞。  相似文献   

14.
黄朝华 《新远见》2012,(6):45-49
民生问题是事关国家大计,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建设应当“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特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目标体系,因此,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要求我们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即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康术军 《活力》2010,(4):121-121
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那么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就是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科学发展全面打造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  相似文献   

17.
张丽 《新远见》2011,(4):59-62
党的十六届五中强调,“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8.
朱永霖 《活力》2011,(3):181-18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各界关注的焦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正如《决定》所指出的: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并付出艰辛的劳动,也需要我们档案工作者为此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和谐消费”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么说,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充分的保护,是检验我国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社会是否和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在新形势下,如何消除消费领域中的不和谐因素,解决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实现“和谐消费”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与课题。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是和谐的,城市才能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才能实现。因此,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各方面利益都能够得到充分照顾,相对公平、公正、安定有序、诚信友爱、蓬勃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而构建和谐社区就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直致力于品牌营造,在社区综合质素建设中走在时代前列的舍生创展集团于6月2日正式启动了“优质和谐生活模式”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