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蒙古财会》2001,(1):61-62
8月初,自治区政府召开全区农业综合开发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学习温家宝副总理在今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第三次联席会议上的讲话,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我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交流近年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标准和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做法和有益经验。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呼市的奶牛养殖项目、旭日生物公司、节水灌溉项目及内蒙古蒙丰种业公司特种基地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2.
哈尔滨市“十五”期间农业开发项目经国家立项,总投资近13亿元。其中完成中低产田改造近150万亩。造林近11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亿多公斤,新增肉、蛋、鱼近2亿公斤,新增优质果菜近3亿公斤,新增农业总产值33亿多元,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牵动、示范和辐射作用,对推动市域经济的发展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了贡献。哈尔滨市“十一五”期间农业开发项目经国家立项484个,总投资近54亿元,因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是造福人民的德政工程,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笔实实在在的投入。要管理好、使用好存量资金,积极争取增量资金,保证资金安全运行,发挥最佳效益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开发事业的成败。因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好财务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区的二期农业综合开发,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计划任务,并在近日通过国家验收。三年来年的农业开发,凝聚了各级党政领导、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2005年3月18日,甘肃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副省长冯健身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马自学做了题为“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为目标,努力做好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报告。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就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这个《决定》是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农业综合开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合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特点的专业法规和公共法规以及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也相继出台,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席卷全国,作为西部大省的内蒙古自治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同时,我区地税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也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和“十五”计划的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总结二期农业综合开发,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在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我们要认真总结吸取一期二期农业开发的经验教训,扎扎实实地把各项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8.
农业综合开发作为一项“惠农”政策,是顺应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关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论述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已经进入到对农业实施保护政策的阶段。在新的农业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尤其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2001年,广西工业实现了“十五”规划的良好开局2001年,全区经贸系统认真学习和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实施“十五”规划,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大经济运行综合协调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克服我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南丹“7.17”矿山透水事件和美国“9·11”事件对世界经济的负面效应等不利影响,使全区经贸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实现了“…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进而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1996年起步.迄今共投入开发资金4.3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2.18亿元.地方财政配套1.18亿元,  相似文献   

11.
近期我们对新疆“九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财政资金配套比例问题进行了调研,认为农业综合开发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完善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调整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政策,进一步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使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机制和投入政策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2.
耿来芳 《审计文汇》2006,(10):25-27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一项措施。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已成为农业综合开发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最稳定、最可靠的农业投资来源。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探化和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不断加大.审计机关如何积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效益审计,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根据“十一五”期间农业综合开发的特点,新一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审计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审计的范围有所扩大,审计的难度有所增加。笔者认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效益审计应加大以下四个方面的审计力度。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行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为发展我区“龙型经济”服务王选龄江泽民同志指出:“是不是真正把农业摆在首位,这是关系到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问题。不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下功夫解决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的问题,经济全局稳不住,还谈什么以经济为中心,还谈什...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李金华审计长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001年审计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明确了2002年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任务,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在新的一年里,我认为审计工作要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全区审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富民兴桂新跨越”战略部署作出新贡献。一回顾2001年我区审计工作所取得成绩是主要的。2001年是我国实施“十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第一年。我区各地各部门牢牢把握加快发展这个主题,紧紧抓住大开发的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进一步为我们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指明了方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才能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推动农业综合开发再上新台阶,即上增产、增效、增收的新台阶,上大农业产业化的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代西云 《西部财会》2008,(11):71-73
华县自1997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开发原则,按照建设塬区,开发沿河(渭河支流地带)的总体思路,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从建立健全资金运作机制入手,坚持抓项目必先抓资金管理的工作思路,以资金定项目,以资金管项目,管好资金促项目,积极探索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的途径,较好地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确保了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实现了财政资金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五年中我区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总规模达236.71亿元,许多项目陆续要进行竣工决算审计。面对如此众多的项目,水利审计部门如何做好竣工决算的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张涛 《内蒙古财会》2001,(11):41-42
1999年至2001年,我区连续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以旱灾为主的多种自然灾害,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也给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带来诸多困难。面对罕见旱情,鄂托克旗牢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狠抓,即以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中心,狠抓项目管理,狠抓科技推广,全面完成了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和建设任务,三年来,累计完成投资1521万元,其中完成财政投资815万元,草原建设总面积12.1万亩,建成多种经营龙头项目2个,创建家庭牧场示范户60户。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规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核算工作,财政部对1998年制定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试行)》(以下简称《试行制度》)作了重新修订,原《试行制度》同时废止,修订后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